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单体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701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单体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CF-[2]=CFCF-[2]CF-[x]Cl-[3]-x为起始原料,通过氧气、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氧化转变成环氧化物,经叔胺催化重排生成相应的羧酸酰氟,再与全氟环氧丙烷反应和在无水碳酸钠上脱羧裂解,生成分子式为:CF-[2]=CFO[CF-[2]-CFO]-[n]CF-[2]CF-[2]CF-[2]CF-[x]Cl-[3]-x|CF-[3]的全氟羧酸树脂单体,其中n=0,1、2x=1、2.(*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单体的合成方法。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是制备全氟离子交换膜(电解食盐生产高纯烧碱的电解槽隔膜)的关键材料。它通常是由含羧酸脂基的合氟烷基乙烯基醚CF2=CF-O-RF-CO2-CH5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由于含酯基的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合成中一般需用碳原子数3-5的全氟二元羧酸酰氟(或相应的内酯),其合成和处理都较困难〔Brit.1,145,445;Ger.Offen.2,708,667〕。而且在合成路线一开始,分子中便含有较活泼的羧酸酯基,则在合成过程的各步反应和聚合过程中容易引起付反应而降低得率。本专利技术应用一种隐性羧基,即在合成的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共聚单体中,並不含羧酸酯官能团,而是包含着一种化学稳定性较羧酸酯高,但经过适当的化学转化又能顺利地转变成羧酸或羧酸酯的基团。这种化学转化可在聚合以后,甚至在加工成膜以后再进行。本专利技术以氟氯甲基-CFxCl3-x,其中X=0,1,2,为隐性羧基,以氟氯烯烃CF2=CF-CF2-CFxCl3-x为原料,经环氧化、环氧化物经催化重排成相应的羧酸酰氟、羧酸酰氟与全氟环氧丙烷加成,以及加成物的脱羧裂解,制备一类具有如下通式的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单体,即分子式为CF2=CF-O- -nCF2-CF2-CF2-CFxCl3-x(以下简称为Ⅰ)其中n=0,1,2,X=0,1,2,的全氟乙烯基烷基醚。在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全氟乙烯基烷基醚(Ⅰ)与四氟乙烯共聚制备相应的共聚物,此共聚物或由此共聚物加工成的薄膜,经过适当的化学转化,转变成相应的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膜。本专利技术中的环氧化反应是将分子式为CF2=CF-CF2-CFxCl3-x(以下简称为Ⅱ)的氟氯烯烃用氧气、次氯酸钠或过氧化氢等环氧化方法,生成分子式为 (以下简称Ⅲ)的环氧化物。上述用次氯酸钠的环氧化反应中,用水一乙腈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3℃到-10℃,次氯酸钠与(Ⅱ)的克分子比为2∶1-5∶1。(Ⅱ)用氧气进行的环氧化反应在100°-300℃温度范围内进行,反应中可不用溶剂,也可用1,2,2-三氯-1,1,2-三氟乙烷为溶剂,反应中使用过量的氧气。在(Ⅱ)用过氧化氢进行的环氧化反应中,用氢氧化钾的甲醇溶液,反应温度为10℃到-40℃,过氧化氢与(Ⅱ)的克分子比为2∶1-10∶1。(Ⅱ)的过氧化氢氧化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0℃到7℃,在此温度下可制得纯的(Ⅲ),得率65%。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分子式为(Ⅲ)的环氧化物用叔胺为催化剂进行重排,使其转变成分子式为 (以下简称Ⅳ)的羧酸酰氟,所述的叔胺可以是三乙胺,也可以用吡啶。这种催化剂的用量为(Ⅲ)重量的1-10%,重排反应在0°-10℃进行,(Ⅳ)的得率达90%。本专利技术中将(Ⅳ)在二乙二醇二甲醚或四乙二醇二甲醚中,在少量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铯、氟化钾、或四甲基氟化铵的催化下,在0℃到-30℃与全氟环氧丙烷反应,生成分子式为 ,其中n=0,1,2;X=0、1,2的全氟烷基醚羧酸酰氟(以下简称Ⅴ)。反应中根据需要控制(Ⅳ)与全氟环氧丙烷的克分子比,可生成不同n数的羧酸酰氟(Ⅴ)。在本专利技术中将(Ⅴ)与过量氢氧化钠作用,使(Ⅴ)转变成相应的羧酸钠盐,再将此羧酸钠盐干燥成无水结晶,在180-230℃减压下加热脱羧即生成相应的(Ⅰ),得率50%。在本专利技术中最佳的裂解脱羧生成(Ⅰ)的方法,是在氮气流下将(Ⅴ)的蒸汽通过加热到180-300℃的无水碳酸钠、无水磷酸钠或两者的混合物,(Ⅴ)直接转变成(Ⅰ),得率70-80%。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氟氯甲基-CFxCl3-x较甲酯基-CO2-CH3对酸、碱、高温等反应条件具有高得多的化学稳定性,因此在合成(Ⅰ)的各步反应中,氟氯甲基始终保持不变。实例1.在反应瓶内加入5毫升乙腈、30毫升次氯酸钠(浓度13.5%)。搅拌下滴入10克Ⅱ(其中X=2),将反应混合物搅拌2小时,分出下层液体,重6.5克,气体色谱分析证明Ⅲ(其中X=2)的含量为70%。2.在1立升三颈园底烧瓶上装低温温度计,滴液漏斗、搅拌器和冷凝管,瓶中加入100毫升甲醇和80克Ⅱ,(其中X=1)将烧瓶置于-40℃到-45℃干冰一丙酮冷浴中搅拌,待内温降至-20℃到-30℃时,滴入130毫升过氧化氢(含量30%),搅拌下将由56克氢氧化钾、22毫升水和70毫升甲醇的溶液滴入反应瓶中,约一小时滴完。移去冷阱,分液漏斗中分出下层液体,重69克,气体色谱分析证明含Ⅲ(其中X=1)为70%。3.在烧瓶内加入370克Ⅲ,(其中X=1),将反应瓶在冰水溶中冷却,慢慢滴入5毫升三乙胺,搅拌片刻即有激烈反应发生,待反应平缓后,进行常压蒸馏,得30克Ⅳ(其中X=1)沸点70-74℃,得率88%,无色透明液体,空气中冒烟。4.在烧瓶内加入200克Ⅲ,(其中X=2),将反应瓶在冰水溶中冷却,慢慢滴入3毫升三乙胺,待放热反应结束后,继续搅拌30分钟经蒸馏得150克Ⅳ,(其中X=2),沸点56-60℃。5.在烧瓶中加入35毫升二乙二醇二甲醚,2克氟化钾和20克Ⅳ,(其中X=1),将反应瓶置于干冰-丙酮浴中,保持内温20℃,通入13克全氟环氧丙烷,将反应混合物常压蒸馏,收集120-160℃馏份,分去溶剂后得15克Ⅴ(其中X=1,n=0,1)。6.50克V(其中X=1,n=0)慢慢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中使其全部转变成钠盐,用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蒸去乙醚后的残留物溶于甲醇中,慢慢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和到中性,蒸去甲醇,白色固体物经于燥脱水后,在180-200℃减压下加热。冷阱中收集到25克分子式为 的(Ⅰ),沸点119-120℃。上述(Ⅰ)(其中X=1 n=0)的红外吸收光谱中1835Cm-1吸收为CF2=CFO一的特征吸收峰,其中F19-NMR化学位移(CF3-CO2-H外标)为F1,38.5PPm(1F);F2,45.7PPm(1F);F3,59.3PPm(1F);F483PPm(2F);F544.5PPm(2F);F6,38.0PPm(2F);F7,5.3PPm(1F)。7.50克Ⅴ(其中X=2,n=1)慢慢加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中,使其全部转变成钾盐,用盐酸酸化,用乙醚提取,蒸去乙醚后的残留物溶于甲醇中,慢慢用氢氧化钠甲醇溶液中和到中性,蒸去甲醇,白色固体物经干燥脱水后,在180-200℃减压加热,冷阱中收集到15克分子式为 (其中X=2,n=1)。上述(Ⅰ)的红外吸收光谱1830Cm-9吸收峰为CF2=CFO-的特征吸收,它的F19-NMR化学位移(CF3-CO2H外标)为F1,39.5PPm(1F);F2,46.7PPm(1F);F3,60.5PPm(1F);F2,47PPm(2F);F3,69.0PPm(1F);F6,41PPm(3F);F7,87PPm(2F);F8,45.5PPm(2F),F3,38.9PPm(2F);F102.4PPm(1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产分子式为***(Ⅰ)的多氟烷基全氟乙烯基醚,其中n=0,1,2;X=0,1,2,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分子式为CF↓[2]=CF—CF↓[2]—CF↓[X]Cl↓[3-X](Ⅱ),其中X=0,1,2的氟氯烯烃为起始原料,(Ⅱ)经环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分子式为***(Ⅲ、其中X=0,1,2)的环氧化物,(Ⅲ)经叔胺催化重排转变成分子式为***(Ⅳ,其中X=0,1,2)的全氟羧酸酰氟,(Ⅳ)与全氟环氧丙烷加成,生成分子式为***(Ⅴ,其中X=0,1,2;n=0,1,2)的加成物,(Ⅴ)经裂介脱羧生成相应的(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分子式为的多氟烷基全氟乙烯基醚,其中n=0,1,2;X=0,1,2,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分子式为CF2=CF-CF2-CFX-Cl3-X(Ⅱ),其中X=0,1,2的氟氯烯烃为起始原料,(Ⅱ)经环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分子式为(Ⅲ、其中X=0,1,2)的环氧化物,(Ⅲ)经叔胺催化重排转变成分子式为(Ⅳ,其中X=0,1,2)的全氟羧酸酰氟,(Ⅳ)与全氟环氧丙烷加成,生成分子式为(Ⅴ,其中X=0,1,2;n=0,1,2)的加成物,(Ⅴ)经裂介脱羧生成相应的(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多氟烷基全氟乙烯基醚(Ⅰ)的方法,其中分子式为CF2=CF-CF2-CFx-Cl3-x(Ⅱ)的氟氯烯烃起始原料,通过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或氧气环氧化生成分子式为(Ⅲ)的环氧化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产全氟乙烯基多氟烷基醚(Ⅰ)的方法,分子式为CF2=CF-CF2-CFxCl3-x(Ⅱ)的氟氯烯烃用过氧化氢环氧化成分子式为(Ⅲ)的环氧化反应中,反应温度在10℃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昌明马敬骥黄浩强戴行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