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302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反应釜和卸车系统,两个反应釜分别为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出口共同连接干燥釜的进口,干燥釜的出口依次连接成品罐、切片机和包装机;每个反应釜均设置真空泵,真空泵与冷却槽相连,冷却槽再与冷凝池相连,每个反应釜均设置喷淋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增设卸车系统,解决了槽车卸料不干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应釜内部增设喷淋器,保证了反应釜内部物料混合均匀,提高了反应效率,通过增设冷凝池,从而冷却真空泵,延长了真空泵的使用寿命,增设的卸车系统,节约了原料,增加了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环氧乙院卸车系统的聚竣酸单体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甲基烯丙醇与环氧乙烷进行反应。由于甲基烯丙醇带有双键、易聚合,沸点低、易气化等特点,其生产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反应过程控制难度较大。在反应过程中反应釜内易超压、超温,且物料反应不均匀,严重则会导致生产事故,给生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另外,在原料环氧乙烷卸车的过程中,随着环氧乙烷慢慢进入原料储罐,环氧乙烷在原料车中越来越少,当环氧乙烷在原料车内少到一定程度后,其压力减小,原料车中剩余的环氧乙烷不能够进入原料储罐,只能留存于原料车内部返回到原料供应商处,给企业造成了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反应均匀、节约原料的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包括两个反应釜和卸车系统,两个反应釜分别为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第一反应釜和第二反应釜的出口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反应釜和卸车系统,两个反应釜分别为第一反应釜(5)和第二反应釜(8),第一反应釜(5)和第二反应釜(8)的出口共同连接干燥釜(4)的进口,干燥釜(4)的出口依次连接成品罐(3)、切片机(2)和包装机(1);第一反应釜(5)连接第一真空泵(10),第二反应釜(8)连接第二真空泵(12),第一真空泵(10)和第二真空泵(12)分别放置于第一冷却槽(9)和第二冷却槽(13)中,第一冷却槽(9)与第二冷却槽(13)通过冷却水管(11)相连接,第一冷却槽(9)与冷凝池(16)进口相连,第二冷却槽(13)与冷凝池(16)出口相连,冷凝池(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环氧乙烷卸车系统的聚羧酸单体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反应釜和卸车系统,两个反应釜分别为第一反应釜(5)和第二反应釜(8),第一反应釜(5)和第二反应釜(8)的出口共同连接干燥釜(4)的进口,干燥釜(4)的出口依次连接成品罐(3)、切片机(2)和包装机(I); 第一反应釜(5)连接第一真空泵(10),第二反应釜(8)连接第二真空泵(12),第一真空泵(10)和第二真空泵(12)分别放置于第一冷却槽(9)和第二冷却槽(13)中,第一冷却槽(9)与第二冷却槽(13)通过冷却水管(11)相连接,第一冷却槽(9)与冷凝池(16)进口相连,第二冷却槽(13)与冷凝池(16)出口相连,冷凝池(16)内部设有螺旋状冷凝水管(15),冷凝水管(15)两端分别设有冷凝水进口( 17)和冷凝水出口( 14); 第一反应釜(5)内部设置第一喷淋器(6),第一喷淋器(6)通过管路与第一反应釜(5)底部相连,管路上设置第一循环泵(18);第二反应釜(8)内部设置第二喷淋器(7),第二喷淋器(7)通过管路与第二反应釜(8)底部相连,管路上设置第二循环泵(19);第一喷淋器(6)与第二喷淋器(7)结构相同; 卸车系统包括槽车(21),槽车(21)连接氮气罐(20)和输送泵(22),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王双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卓星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