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423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1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多个气囊;第一高度传感器和第二高度传感器,第一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车架的第一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一高度,第二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车架的第二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二高度;压力传感调控模块,与多个气囊连接,用于获取各气囊的气压,以及调整各气囊的气压;控制器,分别与压力传感调控模块、第一高度传感器、第二高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压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控制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车架高度在第二设定范围内且各气囊的气压相等。本申请的方案能够使得各个气囊受力均匀,使得各气囊的寿命一致,提高了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减振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车辆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车辆的减振系统对于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振系统能够缓解不平整的路面对车辆所带来的冲击,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从而提高车辆的驾驶平稳性及乘坐舒适性。
[0003]传统技术中,采用空气悬架作为车辆的减振系统。
[0004]然而,传统技术中的空气悬架的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寿命更长的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6]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包括:多个气囊,设置在车辆的车桥和车架之间;至少一个第一高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高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以所述车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车架的第一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车架的第二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二高度;压力传感调控模块,与所述多个气囊连接,用于获取各气囊的气压,以及调整各气囊的气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各气囊的气压均大于设定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控制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在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车架高度在第二设定范围内且各气囊的气压相等;其中,所述车架高度为所述第一高度或所述第二高度。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气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侧气囊和至少一个第二侧气囊,所述第一侧气囊和所述第二侧气囊以所述车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包括:储气罐;第一侧电磁阀,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工作口与各第一侧气囊连通,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第二侧电磁阀,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与各第二侧气囊连通,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连通,用于按照预设的时序,周期性的依次采集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工作口的压力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的压力;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侧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
状态,以及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各第一侧气囊和各第二侧气囊的气压。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还包括:通气电磁阀,所述通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通气电磁阀的工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气电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气电磁阀的工作状态。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还包括:溢流阀,设置在所述通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用于在开启时导通所述通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之间的通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溢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根据各气囊的气压控制所述溢流阀的开闭状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排气口、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罐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气囊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的鞍座下方的鞍座气囊;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鞍座气囊的气压确定所述车辆的鞍座上的第一载荷变化量;根据所述第一载荷变化量和所述车辆空载时的鞍座上的载荷,确定当前的鞍座载荷。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载荷变化量、沿车辆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鞍座气囊与所述车辆后轴之间的距离、沿车辆中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所述车辆的前轴和后轴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车辆前轴上的第二载荷变化量;根据所述第二载荷变化量和所述车辆空载时的前轴上的载荷,确定当前的前轴载荷。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前轴载荷和所述鞍座载荷,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承载的第一重量;接收用户输入的包括车辆当前承载的货物的第二重量的车辆载荷指令;若所述第一重量与所述第二重量的差值在第三设定范围外,则发出报警信号;所述车辆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报警信号时发出警报。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空气悬架系统还包括:多个减振器,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桥和车架之间,所述多个减振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5]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车辆包括多个设置在车桥和车架之间气囊,所述方法包括:
[0016]获取车架的第一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一高度和车架的第二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二高度;
[0017]在各气囊的气压均大于设定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
[0018]在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时,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车架高度在第二设定范围内且各气囊的气压相等;其中,所述车架高度为所述第一高度或所述第二高度。
[0019]上述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和车辆空气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在车辆的车桥和车架之间设置多个气囊,从而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提高了车辆的驾驶舒适性。通过在车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高度传感器,从而能够分别获取车架左右两侧的高度,便于后续根据车架左右两侧的高度差来判断车辆的倾斜情况。通过设置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能够获取各个气囊的气压,还能够调整各个气囊的气压,实现了对各个气囊的气压的监控。通过设置处理器,
当各个气囊的气压都大于设定值时,则代表各个气囊均承担了车辆的一部分负重,各气囊的受力是相对均匀的,此时根据车架左右两侧的高度差来调整各气囊的气压,使得车架左右两侧的高度差在第一设定范围内,保证车辆的平衡,提高了车辆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当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压小于或等于设定值时,则代表该气囊受力过小,由于总负荷是不变的,因此相对的其他的气囊的受力会过大,从而多个气囊的受力不均匀,会导致气囊超负荷从而降低气囊的寿命,并且也会导致多个气囊的寿命不一致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此时将各个气囊的气压调节为相等,从而使得各个气囊的受力均匀,并且将车架的其中一侧的高度保持在第二设定范围内,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证了车辆的驾驶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也能够使得各个气囊受力均匀,使得各气囊的寿命一致,提高了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气囊,设置在车辆的车桥和车架之间;至少一个第一高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第二高度传感器,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以所述车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车架的第一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一高度,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车架的第二侧相对于地面的第二高度;压力传感调控模块,与所述多个气囊连接,用于获取各气囊的气压,以及调整各气囊的气压;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所述第一高度传感器、所述第二高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在各气囊的气压均大于设定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控制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所述第一高度和所述第二高度的差值在第一设定范围内;在至少一个气囊的气压小于或等于所述设定值时,控制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调节各气囊的气压以使车架高度在第二设定范围内且各气囊的气压相等;其中,所述车架高度为所述第一高度或所述第二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气囊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侧气囊和至少一个第二侧气囊,所述第一侧气囊和所述第二侧气囊以所述车辆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包括:储气罐;第一侧电磁阀,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工作口与各第一侧气囊连通,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第二侧电磁阀,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与各第二侧气囊连通,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排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压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连通,用于按照预设的时序,周期性的依次采集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工作口的压力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口的压力;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侧电磁阀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及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各第一侧气囊和各第二侧气囊的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调控模块还包括:通气电磁阀,所述通气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通气电磁阀的工作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侧电磁阀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二侧电磁阀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通气电磁阀的控制端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通气电磁阀的工作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杰胡雪琪刘伟刘艺君吴晓涛王莉祝洪滨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