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77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井管端部加厚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包括壳管、夹紧头和安装螺栓,所述壳管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沿径向被一分为二,所述壳管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壳管的前端设置有楔形的向内凹陷的导向坡,所述夹紧头为“L”形板状结构且后部设置有楔形的楔形瓣,所述楔形瓣与导向坡适配并与油管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夹紧头的前部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壳管固定连接,相比于传统的内壁光滑的夹紧模具,通过设置楔形的夹紧头和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套可以保证模具可以稳定夹持油管,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管体发生后退,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油井管端部加厚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油井管管端加厚一般采用模锻,管端部分经加热,然后送入加厚设备的模堂中,再由冲头与加厚模配合实现管端加厚。在这一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模具部分,那就是夹紧模,加热过的管端在模堂中,通过冲头使加热部分形变,就得有夹紧装置死死抱住管体,让管体不得后退,否则,管体在模堂内打滑后退,就会严重影响加厚成型。目前,夹紧模内壁多采用光滑弧面,使用一段时间后,加厚过程中就出现管体打滑后退,导致冲型不满,反复处理更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包括壳管、夹紧头和安装螺栓,所述壳管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沿径向被一分为二,所述壳管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壳管的前端设置有楔形的向内凹陷的导向坡,所述夹紧头为“L”形板状结构且后部设置有楔形的楔形瓣,所述楔形瓣与导向坡适配并与油管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夹紧头的前部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壳管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壳管内设置有弹性夹持套,所述弹性夹持套的内壁设置有多道平行设置的弹性的鳍片,所述弹性夹持套通过鳍片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且与所述壳管可拆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套后部的鳍片外端面连接有弹性膜,所述弹性夹持套后部的端面封闭,所述弹性膜与鳍片配合形成多个分隔的气囊。/>[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套上的所述鳍片的分布前部密集而后部稀疏,所述鳍片的长度前部大于后部。
[0009]优选的,所述楔形瓣的末端还设置有推动瓣,所述推动瓣与所述弹性夹持套的前端接触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夹紧头的内壁涂有耐磨的弹性涂层。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0012]相比于传统的内壁光滑的夹紧模具,通过设置楔形的夹紧头和可以弹性变形的弹性夹持套可以保证模具可以稳定夹持油管,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管体发生后退,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壳管,11

导向坡;
[0015]2‑
弹性夹持套,21

鳍片,22

弹性膜,23

气囊;
[0016]3‑
夹紧头,31

楔形瓣,32

推动瓣,
[0017]4‑
安装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照图1所示,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相比于传统的内壁光滑的夹紧模具,可以有效地避免打滑,可以较为稳定的对油管夹持,具体结构包括:壳管1、夹紧头3和安装螺栓4,壳管1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沿径向被一分为二,壳管1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壳管1的前端设置有楔形的向内凹陷的导向坡11,夹紧头3为“L”形板状结构且后部设置有楔形的楔形瓣31,楔形瓣31与导向坡11适配并与油管外壁压紧连接,夹紧头3的前部通过安装螺栓4与壳管1固定连接。
[0022]工作原理:
[0023]1.安装时操作人员将两侧的壳管1和起,从两侧夹持油管,然后将壳管1送入加厚设备的模膛中。
[0024]2.由于此时模膛对壳管1夹紧,壳管1无法分开,此时操作人员将夹紧头3从导向坡11深入壳管1和油管的缝隙中,然后通过旋转安装螺栓4使得楔形瓣31钻入壳管1和油管的缝隙中,楔形瓣31的结构作用为楔子,可以有效地避免油管的后退。
[0025]3.当加工完后,操作人员先将壳管1从模膛中推出,然后分开壳管1,最后取下安装螺栓4,从而避免夹紧头3因为受力过大,当安装螺栓4拆卸下来后直接飞出击伤操作人员。
[0026]本模具通过设置楔形的夹紧头3可以保证模具可以稳定夹持油管,避免在加工的过程中管体发生后退,结构简单且成本低,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壳管1内设置有弹性夹持套2,弹性夹持套2的内壁设置有多道平行设置的弹性的鳍片21,弹性夹持套2通过鳍片21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且与壳管1可拆卸连接。
[0029]弹性夹持套2后部的鳍片21外端面连接有弹性膜22,弹性夹持套2后部的端面封闭,弹性膜22与鳍片21配合形成多个分隔的气囊23。设置气囊23的作用是当鳍片21发生形变后,气囊23被压缩从而使得弹性膜22向外鼓出形成褶皱,从而更好的箍紧油管,增加对油管的摩擦力。
[0030]弹性夹持套2上的鳍片21的分布前部密集而后部稀疏,鳍片21的长度前部大于后部,该种设置是为了节约成本,当受到的冲击较小,仅通过前部的鳍片21即可实现对油管的
夹持,而当受力较大时,弹性夹持套2变形较大,可以通过气囊23进行缓冲,同时气囊23的变形可以更好的对油管进行夹持,保证了夹持的稳定,避免油管后退。
[0031]实施例三
[0032]参照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在于,楔形瓣31的末端还设置有推动瓣32,推动瓣32与弹性夹持套2的前端接触连接,当操作人员将楔形瓣31推入时,会通过推动瓣32推动弹性夹持套2变形,从而保证对油管的夹持效果。
[0033]夹紧头3的内壁涂有耐磨的弹性涂层。
[0034]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变化后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包括壳管、夹紧头和安装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为中空管状结构且沿径向被一分为二,所述壳管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壳管的前端设置有楔形的向内凹陷的导向坡,所述夹紧头为“L”形板状结构且后部设置有楔形的楔形瓣,所述楔形瓣与导向坡适配并与油管外壁压紧连接,所述夹紧头的前部通过安装螺栓与所述壳管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井管端夹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管内设置有弹性夹持套,所述弹性夹持套的内壁设置有多道平行设置的弹性的鳍片,所述弹性夹持套通过鳍片与油管的外壁压紧连接且与所述壳管可拆卸连接。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德炽丁英杰高健曹景强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孚瑞特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