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31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及其干燥方法,包括干燥箱体、设置在干燥箱体内部底面的放置组件和装配于干燥箱体内壁的烘干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底面连接有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并带动放置组件旋转;所述烘干组件与设置在干燥箱体内的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瓷胚的外形轮廓并将形状信息发送给烘干组件,烘干组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其中的加热源与瓷胚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承接环、承接盘、动力箱和安装座,所述承接盘位于承接环的内环侧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承接环和承接盘轮流支撑瓷胚,使得陶胚底面被挡住的地方不再被挡住,减少局部受热不均产生破裂,提高了陶瓷干燥的优品率。瓷干燥的优品率。瓷干燥的优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属于陶瓷加工


技术介绍

[0002]陶瓷,即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在陶胚制作完毕后,需要进行干燥。
[0003]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209751624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包括烘干桶和瓷胚本体,所述烘干桶左侧的中部连接有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热风箱,所述热风箱的右侧与烘干桶的左侧焊接,所述热风箱的内壁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热风箱右侧的顶部与底部均连通有热气导管,所述热气导管的右侧贯穿烘干桶的左侧并延伸至烘干桶的内腔中。此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配重轮依次将梯形块下压,进而使梯形块拉动升降杆向下移动,从而使承托板向下移动,进而使承托板离开瓷胚本体,从而使瓷胚本体的底部可方便的进行烘干,进而使此装置可方便快速的对瓷胚进行充分烘干,使陶瓷加工的成品率大幅提高,上述装置虽然可以对陶瓷的底部进行干燥,但是因为陶瓷需要放置,放置的地方就会被阻挡,阻挡的地方会影响干燥,且无法避免不同形状的陶瓷对干燥过程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体、设置在干燥箱体内部底面的放置组件和装配于干燥箱体内壁的烘干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底面连接有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并带动放置组件旋转;所述烘干组件与设置在干燥箱体内的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瓷胚的外形轮廓并将形状信息发送给烘干组件,烘干组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其中的加热源与瓷胚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承接环、承接盘、动力箱和安装座,所述承接盘位于承接环的内环侧中部,所述安装座装配在动力组件的顶端,所述承接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设置于安装座的顶面,所述承接盘与动力箱顶部相连接,所述动力箱内的动力机构带动承接盘进行循环升降运动,所述承接盘上升至最高点时高于承接环的顶面,所述承接盘下降至最低点时低于承接环的底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箱内装配有凸轮,所述凸轮由外部的第一电机提供动力,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移动座,所述凸轮位于移动座的下方,所述移动座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的顶壁与承接盘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盘上分布开通有若干个透热孔,若干个透热孔呈中部密集向四周分散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环的顶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承
接块、弹簧和若干导杆,所述承接环的顶面开设有与承接块形状相同的缓冲槽,所述导杆滑动设置在缓冲槽底面,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承接块的底面侧端连接,所述弹簧装配在缓冲槽底面与承接块底面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组件由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所述第一烘干机构设置于干燥箱体内顶部,且位于瓷胚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置于干燥箱体内侧端,且位于瓷胚的侧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干机构包括一组烤灯装置,所述第二烘干机构包括至少三组烤灯装置,所述烤灯装置由红外线烤灯和气缸,所述红外线烤灯装配在气缸的活塞杆上并通过气缸启动实现移动,所述气缸与检测单元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盘的直径为承接环内环直径的三分之二。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3]S1、将干燥箱体预热,保持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在40摄氏度;将陶瓷瓷胚置放到承接环上并压缩缓冲组件;
[0014]S2、检测单元对陶瓷瓷胚的表面轮廓进行非接触检测,并将轮廓信息发送至烘干组件,第一烘干机构上的红外线烤灯下降至瓷胚的泥胚口内,第二烘干机构对比接收的检测数据与当前对应的瓷胚表面,调节第二烘干机构上的各个红外线烤灯位置;
[0015]S3、承接环旋转带动瓷胚慢速旋转均匀受热,在承接环旋转一定时间后承接盘开始上升,承接盘上升与瓷胚底面接触并继续带动瓷胚脱离承接环,承接盘承接瓷胚旋转一定时间后承接盘开始下降;
[0016]S4、重复步骤3,持续干燥35

55分钟,将瓷胚含水率降至1%以下,再将干燥箱体内的温度冷却至40度,静置30分钟后取出。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烘干机构上红外线烤灯的温度为50
‑‑
70度,所述第二烘干机构上红外线烤灯的温度为60

70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承接环每旋转一圈,承接盘开始一次上升或下降动作,所述承接环旋转一圈的时间为3分钟。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不断旋转的放置组件使得陶瓷胚体表面的受热均匀,且通过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的内、外烘干组件的结构设计,有利于使得瓷胚内部和外部的空气热度处于平衡状态,减少局部受热不均产生破裂;
[0021]利用承接环和承接盘轮流支撑瓷胚,使得陶胚底面被挡住的地方不再被挡住,使得陶胚可以均匀的干燥,提高了陶瓷干燥的优品率。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的主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的放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的放置组件剖视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的放置组件俯视图。
[0028]图中:干燥箱体

1、放置组件

2、烘干组件

3、动力组件

4、承接环

21、承接盘

22、动力箱

23、安装座

24、凸轮

25、第一电机

26、移动座

27、连接杆

28、透热孔

29、缓冲组件

30、承接块

301、弹簧

302、导杆

303、缓冲槽

304、第一烘干机构

31、第二烘干机构

32、红外线烤灯

34、气缸

3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箱体、设置在干燥箱体内部底面的放置组件和装配于干燥箱体内壁的烘干组件,所述放置组件的底面连接有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并带动放置组件旋转;所述烘干组件与设置在干燥箱体内的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瓷胚的外形轮廓并将形状信息发送给烘干组件,烘干组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控制其中的加热源与瓷胚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承接环、承接盘、动力箱和安装座,所述承接盘位于承接环的内环侧中部,所述安装座装配在动力组件的顶端,所述承接环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设置于安装座的顶面,所述承接盘与动力箱顶部相连接,所述动力箱内的动力机构带动承接盘进行循环升降运动,所述承接盘上升至最高点时高于承接环的顶面,所述承接盘下降至最低点时低于承接环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箱内装配有凸轮,所述凸轮由外部的第一电机提供动力,所述动力箱内设置有移动座,所述凸轮位于移动座的下方,所述移动座的顶面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动力箱的顶壁与承接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盘上分布开通有若干个透热孔,若干个透热孔呈中部密集向四周分散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环的顶面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承接块、弹簧和若干导杆,所述承接环的顶面开设有与承接块形状相同的缓冲槽,所述导杆滑动设置在缓冲槽底面,所述导杆的另一端与承接块的底面侧端连接,所述弹簧装配在缓冲槽底面与承接块底面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加工用瓷胚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组件由第一烘干机构和第二烘干机构,所述第一烘干机构设置于干燥箱体内顶部,且位于瓷胚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烘干机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