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运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9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维运动平台,涉及多轴多维运动平台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位底板、固定在工位底板顶部两端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之间滑动连接有X轴底板,X轴底板上滑动连接有Y轴底板,还包括X轴动力源和Y轴动力源,Y轴底板上设置有旋转伸出电机,旋转伸出电机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传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柱,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柱远离Y轴底板的一端进行支撑的辅助稳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伸出电机和辅助稳定结构的设置,有效提高了传动轴升降和旋转运动的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维运动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多轴多维运动平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维运动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处理,因此加工头(切刀、研磨头、焊枪等装置)与工件之间应当能够形成自由的相对运动能力,该运动的方向通常包括X轴、Y轴、Z轴及可绕Z轴的轴线转动的U轴,这一过程目前主要由运动平台实现。
[0003]公开号为CN103817688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多功能单芯片键合作业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作业手爪、显微视觉、XYZ轴运动平台、旋转轴运动平台、支撑体,XYZ轴运动平台为3维坐标运动机构,用于带动显微视觉和作业手抓做3维运动;旋转轴运动平台与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相连接,用于带动作业手抓实现旋转运动;作业手爪位于旋转轴运动平台下方,用于实现芯片的抓取;显微视觉与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相连接,用于实现芯片位姿捕捉,进而为作业手抓提供芯片位姿信息;支撑体用于支撑所述XYZ轴运动平台。
[0004]上述方式中,通过将旋转轴运动平台与XYZ轴运动平台的Z轴相连接,实现Z轴运动和旋转运动,这样使其Z轴方向和旋转方向无法做到同轴,导致运动平台的精度不高,并且旋转轴处于悬空状态,运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进而使得工件加工的精度不高。
[000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运动平台,解决了传统的运动平台稳定性较差,工作精度不高的问题。/>[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维运动平台,包括工位底板、固定在工位底板顶部两端的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有X轴底板,所述X轴底板上沿Y轴方向滑动连接有Y轴底板,还包括X轴动力源和Y轴动力源,所述Y轴底板上朝向工位底板设置有旋转伸出电机,所述旋转伸出电机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柱,所述X轴底板和Y轴底板上贯穿设置让位槽,所述旋转伸出电机固定在位于让位槽内的所述Y轴底板上,所述多维运动平台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柱远离Y轴底板的一端进行支撑的辅助稳定结构,所述辅助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在Y轴底板上的辅助支架以及沿纵向滑动连接在辅助支架内侧的随动架,所述随动架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柱穿过转动槽,并在连接柱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柱和转动槽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转动槽过盈配合,内圈与连接柱过盈配合。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板与X轴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轨副,所述第一导轨副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固定于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二导轨固定于侧板的侧壁,所述X轴底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导轨滑动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X轴底板上固定有动力板,所述动力板上设置有与第二导轨滑动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X轴动力源为位于
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固定在侧板的侧壁上的X轴直线模组,所述X轴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动力板固定连接。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Y轴底板通过第二导轨副与X轴底板滑动连接,所述Y轴动力源为沿第二导轨副的长度方向固定在X轴底板上的Y轴直线模组,所述Y轴直线模组的输出端与Y轴底板固定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随动架通过第三导轨副与辅助支架滑动连接。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馈系统,所述反馈系统包括用于检测X轴底板运动情况的第一光栅反馈单元、用于检测Y轴底板运动情况的第二光栅反馈单元以及用于检测随动架运动情况的第三光栅反馈单元。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Y轴底板上设置旋转伸出电机,其中旋转伸出电机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和传统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旋转轴和Z轴在同一轴心线上,具有较好的同轴度,工作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辅助稳定结构的设置,使得连接柱远离Y轴底板的一端不会因悬臂过长而发生抖动的现象,可以进一步提高传动轴升降和旋转运动的精度,进而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多维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多维运动平台中辅助稳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多维运动平台中第一导轨副和动力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工位底板;2、侧板;3、X轴底板;4、Y轴底板;5、旋转伸出电机;6、连接柱;7、辅助稳定结构;71、辅助支架;72、随动架;73、轴承;74、第三导轨副;8、连接块;9、第一导轨副;91、第一导轨;92、第二导轨;10、第二导轨副;11、X轴动力源;12、动力板;13、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维运动平台,包括工位底板1、固定在工位底板1顶部两端的两个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有X轴底板3,所述X轴底板3上沿Y轴方向滑动连接有Y轴底板4,还包括X轴动力源11和Y轴动力源。所述Y轴底板4上朝向工位底板1设置有旋转伸出电机5,所述旋转伸出电机5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柱6。所述X轴底板3和Y轴底板4上贯穿设置让位槽,所述旋转伸出电机5固定在位于让位槽内的所述Y轴底板4上。所述多维运动平台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柱6远离Y轴底板4的一端进行支撑的辅助稳定结构7,所述辅助稳定结构7包括固定在Y轴底板4上的辅助支架71以及沿纵向滑动连接在辅助支架71内侧的随动架72,辅助支架71的底部设置有供随动架72伸出的升降槽,所述随动架72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柱6穿过转动槽,并在连接柱6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块8,
所述连接柱6和转动槽之间设置有轴承73,所述轴承73的外圈与转动槽过盈配合,内圈与连接柱6过盈配合。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位于X轴底板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顶板1313。
[0019]需要注意的是,旋转伸出电机5采用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做赘述。
[0020]上述运动平台使用时,根据使用需求在工位底板1上安装相应的工件底座,并在连接块8上安装相应的加工头,X轴底板3、Y轴底板4、旋转伸出电机5分别沿X轴、Y轴、Z轴和旋转轴做四轴运动以实现工件的加工。
[0021]上述方式,通过在Y轴底板4上设置旋转伸出电机5,其中旋转伸出电机5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和传统方式相比,本技术的旋转轴和Z轴在同一轴心线上,具有较好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维运动平台,包括工位底板(1)、固定在工位底板(1)顶部两端的两个侧板(2),两个所述侧板(2)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侧板(2)之间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有X轴底板(3),所述X轴底板(3)上沿Y轴方向滑动连接有Y轴底板(4),还包括X轴动力源(11)和Y轴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底板(4)上朝向工位底板(1)设置有旋转伸出电机(5),所述旋转伸出电机(5)具有可沿Z轴升降和沿Z轴的轴向旋转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固定有连接柱(6),所述X轴底板(3)和Y轴底板(4)上贯穿设置让位槽,所述旋转伸出电机(5)固定在位于让位槽内的所述Y轴底板(4)上,所述多维运动平台还包括用于对连接柱(6)远离Y轴底板(4)的一端进行支撑的辅助稳定结构(7),所述辅助稳定结构(7)包括固定在Y轴底板(4)上的辅助支架(71)以及沿纵向滑动连接在辅助支架(71)内侧的随动架(72),所述随动架(72)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柱(6)穿过转动槽,并在连接柱(6)的端部固定有连接块(8),所述连接柱(6)和转动槽之间设置有轴承(73),所述轴承(73)的外圈与转动槽过盈配合,内圈与连接柱(6)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维运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板(2)与X轴底板(3)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导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爱峰姜颍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纳博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