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A和CD3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构建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1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2
本申请涉及BCMA和CD3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构建体。本申请提供特异性Fc模式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其特征在于包含结合到BCMA的第一结构域、结合到人和/或猕猴CD3ε链的细胞外表位的第二结构域;以及第三结构域,其是所述特异性Fc模式。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编码所述抗体构建体的多核苷酸、包含这种多核苷酸的载体、表达所述构建体的宿主细胞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物组合物。物组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CMA和CD3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构建体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2月2日,申请号为201780010011.X,专利技术名称为“BCMA和CD3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构建体”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双特异性抗体衍生的分子,例如(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抗体构建体是由两个柔性连接的抗体衍生的结合结构域制得的重组蛋白构建体。抗体构建体的一个结合结构域对于靶细胞上所选择的肿瘤相关表面抗原具有特异性;第二结合结构域对CD3(即T细胞上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亚单位)具有特异性。通过其特定设计,抗体构建体独特地适于瞬时连接T细胞与靶细胞,并同时强效地活化T细胞针对靶细胞的固有细胞溶解潜力。随着AMG 103和AMG 110是在CD3ε链的N

末端结合到上下文独立表位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的供应(WO 2008/119567),第一代的抗体构建体的重要的进一步发展(参见WO 99/54440和WO 2005/040220)发展成临床。结合到这个所选择表位的抗体构建体不仅显示了人和狨毛猴(Callithrixjacchus)、绒顶柽柳猴(Saguinus oedipus)或松鼠猴(Saimirisciureus)CD3ε链的种间特异性,而且,由于认识到这种特异性表位(而非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分子中的先前描述的CD3的表位结合剂)不会非特异性活化T细胞至与前一代T细胞接合抗体所观察到的程度相同的程度。T细胞活化的这种降低与患者中较少或减少的T细胞重新分布相关,后者被鉴定为副作用的风险。r/>[0004]如WO 2008/119567中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可能遭受从身体快速清除;因此,虽然其能够快速到达身体的大部分部位,并且产生迅速并且更容易处理,但是其体内应用可能受到其在体内的短暂持续性的限制。由于这种小的单链分子的体内半衰期短,因此使用通过连续静脉内输注的长期施用来实现治疗效应。然而,所述连续静脉输注分类为对患者不方便,并且因此,如果更方便的替代治疗方法,阻碍选择证实在治疗各种疾病中更有效的化合物。因此,本领域需要保留类似治疗功效并具有直接产生的格式、并且具有有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包括更长的半衰期)的双特异性治疗剂。
[0005]延长的半衰期通常可用于免疫球蛋白、特别是抗体并且最特别是小尺寸的抗体片段的体内应用。在本领域中描述的来实现所述效应的方法包括将小的双特异性抗体构建体融合到较大的蛋白质,其优选地不干扰的的治疗效应。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器的这种进一步发展的实例包括例如在US 2014/0302037、US 2014/0308285、WO 2014/144722、WO 2014/151910和WO 2015/048272中描述的双特异性Fc分子。另一替代策略是使用与双特异性分子融合的HSA或仅与人白蛋白结合肽融合(参见例如WO2013/128027、WO2014/140358)。
[0006]BCMA(B细胞成熟抗原、TNFRSF17、CD269)是属于TNF受体超家族的跨膜蛋白。由于其可能与其配体BAFF(B细胞活化因子,也称为TALL

1或TNFSF13B)和APRIL(增殖诱导配体)的必需相互作用,其被确立为B细胞发育和体内稳态所必需的B细胞标记物(Schliemann等,(2001)Science 293(5537):2111

2114)。
[0007]BCMA表达限于B细胞谱系并且主要存在于浆细胞和浆母细胞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记忆B细胞上,但在外周和幼稚B细胞上实质上不存在。BCMA也在多发性骨髓瘤(MM)
细胞上表达并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连同其家族成员TACI(跨膜活化剂和亲环素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物)和BAFF

R(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也称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3C),BCMA调节体液免疫、B细胞发育和体内稳态的不同方面。BCMA的表达在B细胞分化中表现得相当晚,并且有助于骨髓中浆母细胞和浆细胞的长期存活。小鼠中BCMA基因的靶向缺失导致骨髓中长寿浆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指示BCMA对其存活具有重要性。
[0008]根据这一发现,BCMA还支持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生长和存活。Novak等发现MM细胞系和新鲜分离的MM细胞在其细胞表面上表达BCMA和TACI蛋白,并在其细胞表面上具有BAFF

R蛋白的可变表达(Novak等,(2004)Blood 103(2):689

694)。
[0009]多发性骨髓瘤(MM)是第二常见的血液恶性病,并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MM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并且大部分由染色体易位引起,尤其t(11;14)、t(4;14)、t(8;14)、del(13)和del(17)。由于骨髓浸润、骨破坏、肾衰竭、免疫缺陷和癌症诊断的心理负担,患MM的患者可能会经历各种疾病相关的症状。
[0010]骨髓瘤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其通常会伴随复发过程,许多患者(pts)需要多线疗法。RRMM的结果仍然很差,特别是在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或免疫调节药物(IMiD)的治疗失败后。
[0011]MM仍然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并且仍然不可治愈。其通常伴随复发过程,许多患者需要多线疗法。诸如化学疗法和干细胞移植方法的疗法正在变得可用并且具有改善的存活率,但通常带来不想要的副作用。迄今为止,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两种最常用的治疗选项是类固醇、沙利度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或各种细胞毒性剂的组合,以及对于年轻患者使用自体干细胞移植的高剂量化学疗法概念。
[0012]大多数移植是自体类型的,即,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所述移植虽然不可治愈,但已被证明可以延长所选择患者的生命。其可以在新诊断患者中作为初始疗法进行或在复发时进行。有时,在所选择患者中,可能会推荐一个以上移植来充分控制疾病。由于年老、存在其他严重疾病或其他身体限制,干细胞移植可能并非许多患者的选项。化学疗法仅部分控制多发性骨髓瘤,其很少导致完全缓解。复发难治性MM的结果仍然很差,特别是在基于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或免疫调节药物的治疗失败后。因此,迫切需要新的创新治疗。
[0013]Bellucci等(Blood.2005年5月15日;105(10))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供体淋巴细胞输注后鉴定到BCMA特异性抗体。这些患者的血清能够通过ADCC和CDC介导BCMA特异性细胞溶解,并且仅在具有抗肿瘤应答的患者中检测到(4/9),但在无应答患者中未检测到(0/6)。作者推测BCMA特异性抗体的诱导有助于消除骨髓瘤细胞和长期缓解患者。Ryan等(Mol Cancer Ther.2007年11月;6(11):3009

18)报道了拮抗性BCMA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其阻止与正常和恶性B细胞中强效的促存活信号传导途径相关的NF

κB活化。
[0014]尽管BCMA、BAFF

R和TACI(即属于TNF受体超家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体构建体,其包含:
·
结合到BCMA的第一结构域,
·
结合到人和/或猕猴CD3ε链的细胞外表位的第二结构域;和
·
包含两个多肽单体的第三结构域,各多肽单体包含铰链、CH2结构域和CH3结构域,其中所述两个多肽单体通过肽接头彼此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抗体构建体是单链抗体构建体。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第三结构域以氨基至羧基的顺序包含:铰链

CH2

CH3

接头

铰链

CH2

CH3。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与选自由SEQ ID NO:17

24组成的组的序列至少90%相同的氨基酸序列。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多肽单体中的每一个具有选自由SEQ ID NO:17

24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CH2结构域包含结构域内半胱氨酸二硫桥。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i)所述第一结构域包含两个抗体可变结构域,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域包含两个抗体可变结构域;(ii)所述第一结构域包含一个抗体可变结构域,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域包含两个抗体可变结构域;(iii)所述第一结构域包含两个抗体可变结构域,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域包含一个抗体可变结构域;或(iv)所述第一结构域包含一个抗体可变结构域,并且所述第二结构域包含一个抗体可变结构域。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中所述第一结构域和所述第二结构域通过肽接头与所述第三结构域融合。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以氨基至羧基的顺序包含:(a)所述第一结构域;(b)具有选自由SEQ ID NO:1

3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肽接头;(c)所述第二结构域;(d)具有选自由SEQ ID NO:1、2、3、9、10、11和12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肽接头;(e)所述第三结构域的第一多肽单体;(f)具有选自由SEQ ID NO:5、6、7和8组成的组的氨基酸序列的肽接头;和(g)所述第三结构域的第二多肽单体。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抗体构建体,其以氨基至羧基的顺序包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安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