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吊装置及其幕墙清洗机器人,悬吊装置包括:主体部(300)、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300)的第一拉绳(210)、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300)的第二拉绳(220)、用于调整的第一拉绳(210)长度的第一拉绳控制单元、用于调整的第二拉绳(220)长度的第二拉绳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和第二拉绳控制单元的动作,以分别改变所述第一拉绳(210)和第二拉绳(220)的绳长的中央控制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吊装置及其幕墙清洗机器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幕墙清洗机器人,一般都采用悬吊的方式进行作业。现有的悬 吊装置,一般都采用单线悬吊的方式进行工作,即通过吊绳的长度来控制被悬吊物的垂直 位置,而通过改变上部吊臂的水平位置来改变被悬吊物的水平位置。 由于悬吊是一个较危险的作业,由于吊臂需要频繁运动,则对吊臂的安装要求很 高,成本和安装难度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简便,能够不需要可运动 的吊臂即可在垂直平面内任意动作的悬吊装置及其幕墙清洗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悬吊装置,包括主体部、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拉绳、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拉绳、用于调整的第一拉绳长度的第一拉绳控制单元、用于调整的第二拉绳长度的第二拉绳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和第二拉绳控制单元的动作,以分别改变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绳长的中央控制单元。 当上述悬吊装置悬吊安装于其所要工作的运动区域,例如建筑物的幕墙的时候,则,该悬吊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其运动区域顶部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主体部、两端分别耦合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和主体部的第一拉绳、两端分别耦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端和主体部的第二拉绳、用于调整的第一拉绳长度的第一拉绳控制单元、用于调整的第二拉绳长度的第二拉绳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和第二拉绳控制单元的动作,以分别改变所述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绳长的中央控制单元。 其中,当所述悬吊装置悬吊安装于其所要工作的运动区域,例如建筑物的幕墙的时候,从几何学上可以清楚的知道,分别通过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的垂线的所确定的运动区域以内,被悬吊的主体部的位置,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长度有一个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这样只要分别确定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长度,就能够确定主体部的位置。 这样,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的中央控制单元,就能方便的控制主体部的位置及其动作轨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需要安装可以移动的吊臂,就能够方便的实现被悬吊物的 动作。安装更加简便,成本也会更低。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主体部位置的主体部位置模块,用 于测量所述第一固定端位置的第一固定端位置模块,以及,用于测量所述所述第二固定端 位置的第二固定端位置模块。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只要分别确定主体部、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的位3置,即可获知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的绳长,便于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一绕线盘,和用于 驱动所述第一绕线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其另一 端绕于所述第一绕线盘。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一拉绳的长度。其中,电机可以选择 较易控制其转动幅度的步进电机。 相应的另一种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上 的第一绕线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绕线盘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拉绳一端固定于所 述主体部,其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绕线盘。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的第二绕线盘(920), 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绕线盘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拉绳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端, 其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绕线盘。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方便的控制第二拉绳的长度。其中,电机可以选择 较易控制其转动幅度的步进电机。 相应的另一种优选例中,所述第二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端上 的第二绕线盘,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绕线盘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拉绳一端固定于所 述主体部,其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绕线盘。 优选的,所述的悬吊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相连 接的斜度测量单元。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方便控制主体部的姿态。其实,不光主体部的位置 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有关系,其姿态,如倾斜度,也与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有关系。 优选的,所述的悬吊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吸盘,以及,活动连接 于所述所述主体部,并能够与所述吸盘的动作轨迹平行动作的支架。 进一步采用上述技术措施,如在幕墙作业时候,能够方便的贴附于或离开于幕墙, 便于作业。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的悬吊装置的幕墙清洗机器人,包括设置在所述主 体部上的清洗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安装简便,能够不需要可运动的吊臂即可在 垂直平面内任意动作。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幕墙清洗机器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幕墙清洗机器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幕墙清洗机器人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幕墙清洗机器人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为一种采用悬吊装置的幕墙清洗机器人,其悬吊在玻璃幕墙500上。 其中,悬吊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其运动区域顶部的第一固定端110和第二 固定端120、主体部300、两端分别耦合于所述第一固定端110和主体部300的第一拉绳 210、两端分别耦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端120和主体部300的第二拉绳220、用于调整的第一 拉绳210长度的第一拉绳控制单元、用于调整的第二拉绳长度220的第二拉绳控制单元,以 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和第二拉绳控制单元的动作,以分别改变所述第 一拉绳210和第二拉绳220绳长的中央控制单元。 其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测量所述主体部300位置的主体部位置模块,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固定端iio位置的第一固定端位置模块,以及,用于测量所述所述第二固定端120位置的第二固定端位置模块。 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00上的第一绕线盘910,和用于 驱动所述第一绕线盘910转动的第一电机911。所述第一拉绳210 —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 定端110,其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一绕线盘910。 述第二拉绳控制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300上的第二绕线盘920,和用于驱 动所述第二绕线盘920转动的第二电机922 ;所述第二拉绳220 —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 端120,其另一端绕于所述第二绕线盘920。 在所述主体部300上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空压机310、高压泵 320、水箱330、油压泵340、超声波发生器350和水泵360。 如图3和图4所示,在玻璃幕墙500上往往设置有用于阻水的障碍物510。在悬 吊过程中为了躲避障碍物510,悬吊移动的时候,悬吊装置与玻璃幕墙500必须保持一定距 离,但是清洗作业的时候,就必须稳定的贴近玻璃幕墙。 为此,悬吊装置还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300的吸盘810,以及,活动连接于所述所述主体部300,并能够与所述吸盘810的动作轨迹平行动作的支架82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300)、一端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300)、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300)的第一拉绳(210)、一端耦合于所述主体部(300)的第二拉绳(220)、用于调整的第一拉绳(210)长度的第一拉绳控制单元、用于调整的第二拉绳(220)长度的第二拉绳控制单元,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拉绳控制单元和第二拉绳控制单元的动作,以分别改变所述第一拉绳(210)和第二拉绳(220)的绳长的中央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浩,
申请(专利权)人:刘太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