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88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涉及升降取车支撑架领域。该装置包括基台,基台的上部设置有车库主体,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控制架滑动设置在滑轨处,支撑架主体,设置在控制架的一侧,滑道,开设在支撑架主体的上表面,移动平台,滑动设置在滑道处,驱动轮,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部且限位滑动在滑道的内部。该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通过在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润滑轮,润滑轮滑动在支撑架主体表面开设的滑道处,使得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润滑轮涂抹在滑道的内部,增加滑道与驱动轮之间的连接顺畅性,以便对车辆进行稳定的移动停放。以便对车辆进行稳定的移动停放。以便对车辆进行稳定的移动停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取车支撑架
,具体为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中所能应用于车辆停车的面积范围有限,较多的私家车面临着无地停车的问题,因此目前相对应的智能化的巷道堆垛车库出现,立体式的停车场大大增加了停车场地单位面积的车位密度。
[0003]巷道堆垛车库主要是在两组车库之间设置支撑架,支撑架通过升降机进行上下移动,以将车辆搬运至车库的指定层,且支撑架上设置有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可将停放在支撑上的车辆移动停放至车库处,但移动平台通过驱动轮沿着支撑架处的滑道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存在移动卡顿的情况,影响车辆的顺畅稳定停放。
[0004]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支撑架处的滑道处没有设置任何用于润滑的装置,而驱动轮长期与滑道之间接触移动,使得其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以致滑道或者驱动轮出现磨损,进而使得其之间连接时的阻力较大,影响移动平台在支撑架处移动过程中的顺畅性,且支撑架处设置的滑道处于直接暴露的状态,长时间下,在空气中水汽等外部因素的侵蚀下,支撑架滑道处容易出现锈蚀的情况,使得也会对驱动轮在滑道处滑动顺畅性造成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移动平台通过驱动轮沿着支撑架处的滑道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存在移动卡顿的情况,影响车辆的顺畅稳定停放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包括:
[0009]基台,所述基台的上部设置有车库主体;
[0010]控制架,所述基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所述控制架滑动设置在滑轨处;
[0011]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架主体处;
[0012]支撑架主体,设置在控制架的一侧;
[0013]滑道,开设在支撑架主体的上表面;
[0014]移动平台,滑动设置在滑道处,所述移动平台的上部设置有吸附盘,所述移动平台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机械手;
[0015]驱动轮,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部且限位滑动在滑道的内部;
[0016]所述移动平台靠近驱动轮的一处设置有润滑机构,用于对移动平台的移动路径进
行润滑;
[0017]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储油箱,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表面;
[0018]连接箱,设置在移动平台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箱的下表面设置有漏板;
[0019]润滑轮,设置在驱动轮的一侧且限位滑动在滑道处,所述润滑轮的外表面与漏板的下表面相抵;
[0020]第一输送管,设置在储油箱和连接箱之间;
[0021]上料口,开设在储油箱的一侧。
[0022]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驱动轮设置在连接座处。
[0023]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处设置有安装机构,用于润滑轮的安装,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杆、安装板和紧固螺栓。
[0024]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在连接座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安装板,所述润滑轮转动设置在安装板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侧与安装板的侧面相抵。
[0025]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外表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杆开设有螺纹槽的一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002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组固定块,所述安装板靠近固定杆的一端侧面开设有与固定块相适应的限位孔,所述安装板的一端通过限位孔和固定块与固定杆之间限位连接。
[0027]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内部设置有上料机构,用于将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一输送管上料至连接箱的内部,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控制泵和第二输送管。
[0028]优选的,所述连接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控制泵设置在第一凹槽处,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与控制泵相连接,所述控制泵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管,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与漏板之间相靠近。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0]1、该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通过在驱动轮的一侧设置润滑轮,润滑轮滑动在支撑架主体表面开设的滑道处,使得储油箱内部的润滑油先上料粘附在润滑轮的表面,润滑轮在驱动轮移动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相同的移动,以便润滑轮将其外表面粘附的润滑油涂抹在滑道的内部,增加滑道与驱动轮之间的连接顺畅性,以便对车辆进行稳定的移动停放。
[0031]2、该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润滑轮处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连接座一端设置的固定杆处,从而将润滑轮安装在设置有驱动轮的连接座的一侧,以便润滑轮对驱动轮的移动轨迹进行润滑,即对驱动轮限位移动的滑道内部进行润滑,避免滑道内部出现锈蚀情况对支撑架与移动平台之间连接顺畅性造成影响。
[0032]3、该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通过远程控制设备启动连接箱内部设置的控制泵,控制泵通过其处连接的第一输送管将储油箱的内部润滑油抽送上料至控制泵靠近连接箱内部第二凹槽处设置的第二输送管处,使得润滑油通过第二输送管被输送上料至连接箱内部的第二凹槽处,接着第二凹槽处存放的润滑油通过连接箱第二凹槽底
部设置的漏板出料粘附在与漏板相接触的润滑轮的外表面,进而使得润滑油通过润滑轮涂抹在滑道内部,增加滑道与驱动轮之间的连接顺畅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架和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和移动平台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架和移动平台结构爆炸图;
[0037]图5为本专利技术移动平台下部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专利技术润滑轮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本专利技术储油箱和连接箱内部结构剖面图
[0041]图9为本专利技术储油箱和连接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2]图中:1、基台;101、车库主体;102、滑轨;103、控制架;104、控制器;105、支撑架主体;106、滑道;2、移动平台;201、吸附盘;202、机械手;203、连接座;204、驱动轮;3、润滑机构;301、储油箱;302、连接箱;303、漏板;304、润滑轮;305、第一输送管;306、上料口;4、安装机构;401、固定板;402、固定杆;403、固定块;404、安装板;405、限位孔;406、紧固螺栓;5、上料机构;501、第一凹槽;502、第二凹槽;503、控制泵;504、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包括:基台(1),所述基台(1)的上部设置有车库主体(101);控制架(103),所述基台(1)的上表面开设有滑轨(102),所述控制架(103)滑动设置在滑轨(102)处;控制器(104),设置在控制架主体(103)处;支撑架主体(105),设置在控制架(103)的一侧;滑道(106),开设在支撑架主体(105)的上表面;移动平台(2),滑动设置在滑道(106)处,所述移动平台(2)的上部设置有吸附盘(201),所述移动平台(2)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机械手(202);驱动轮(204),设置在移动平台(2)的下部且限位滑动在滑道(106)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靠近驱动轮(204)的一处设置有润滑机构(3),用于对移动平台(2)的移动路径进行润滑;所述润滑机构(3)包括储油箱(301),设置在移动平台(2)的下表面;连接箱(302),设置在移动平台(2)的下表面,所述连接箱(302)的下表面设置有漏板(303);润滑轮(304),设置在驱动轮(204)的一侧且限位滑动在滑道(106)处,所述润滑轮(304)的外表面与漏板(303)的下表面相抵;第一输送管(305),设置在储油箱(301)和连接箱(302)之间;上料口(306),开设在储油箱(30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2)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座(203),所述驱动轮(204)设置在连接座(203)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车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03)处设置有安装机构(4),用于润滑轮(304)的安装,所述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板(401)、固定杆(402)、安装板(404)和紧固螺栓(4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巷道堆垛车库交换升降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水文张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合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