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及采用该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84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7
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及采用该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属于火焰检测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紫外光电管与系统连接时加工成本高、结构易损坏的问题。紫外光电管的尾部插装在浇注槽内,且光电管引脚通过浇注槽的底部与电路板固接,所述电路板贴合在浇注槽的底端,插针引脚并排布置且每个插针引脚依次插装在电路板及浇注槽内,所述浇注槽内填充有弹性材料,所述紫外光电管、浇注槽及插针引脚通过所述弹性材料固接为一体。通过向浇注槽内浇注弹性材料,有效增加了紫外光电管整体的强度,且将一部分焊接产生的热量导走,减少焊接温度过高的风险。电路板通过插针引脚与检测线缆采用插拔的方式连接,制作成本低,安装与维护方便,易操作。易操作。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及采用该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及采用该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属于火焰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火焰检测器是燃气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油气化工、电力、钢铁、化工行业。紫外光电管是其中关键部件,当光照射到光阴极时,光阴极向管中激发出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由于途中与管中气体原子碰撞而发生电离现象,并在电离过程中形成新的电子与光电子一起都被阳极接收,正离子却向相反方向运动被阴极接收。因此在整个电路内,形成有数倍于真空光电管的光电流。紫外光电管主要应用的是金属的光电效应和气体的倍增效应,能很好的探测185nm~300nm光谱范围的紫外线辐射,并产生光电流。
[0003]紫外光电管与系统一般采用管座连接方式或者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正常工作寿命为一年,属于易损件。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电管实物图,引脚为图中金属线,管脚为金属线与玻璃管连接处。
[0004]光电管与系统采用管座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时,管座需与检测线缆连接焊接到一起,受连接座外形尺寸影响,周围结构件特征复杂,加工成本高,且插入或拔出管座时,必须与管座呈垂直方向用力,硬掰、硬扭会对管座造成损坏;
[0005]若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需特别注意管脚处的焊接温度不得超过250℃,否则将可能导致玻璃管炸裂,管脚间的玻璃突出部位(排气管)不得受力、碰撞,以免玻璃管漏气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紫外光电管与系统连接时加工成本高、结构易损坏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及采用该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
[0007]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包括紫外光电管、浇注槽、电路板及两个插针引脚,其中所述紫外光电管的尾部插装在浇注槽内,且光电管引脚通过浇注槽的底部与电路板固接,所述电路板贴合在浇注槽的底端,插针引脚并排布置且每个插针引脚依次插装在电路板及浇注槽内,所述浇注槽内填充有弹性材料,所述紫外光电管、浇注槽及插针引脚通过所述弹性材料固接为一体。
[0009]进一步地,浇注槽的槽底部沿其轴向加工有两个第一通孔和两个第二通孔,电路板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和两个第四通孔,其中紫外光电管的两个光电管引脚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一通孔及两个第三通孔内,两个插针引脚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四通孔及两个第二通孔内。
[0010]进一步地,插针引脚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的内壁面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
[0011]进一步地,插针引脚与电路板之间以及光电管引脚与电路板之间的固接方式均为
焊接。
[0012]一种采用上述光电管浇注模块的快换结构,包括快换主体、光电管浇注模块、端盖及电缆固定头,其中所述光电管浇注模块穿装在所述快换主体内,端盖的一端抵设在光电管浇注模块的端部且端盖与快换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螺钉固接,所述电缆固定头与端盖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且通过螺纹套设在电缆固定头上的锁紧螺母限位,快换主体上开设有视窗。
[0013]进一步地,所述视窗上安装有玻璃挡板。
[0014]进一步地,快换结构还包括压环,所述压环压设在玻璃挡板上且通过第二螺钉与快换主体固接,压环上开设有第五通孔,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视窗正对布置。
[0015]进一步地,玻璃挡板与快换主体之间安装有第一O型密封圈。
[0016]进一步地,光电管浇注模块的端部与端盖之间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光电管浇注模块中的紫外光电管与快换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
[0017]进一步地,所述快换主体内部加工有台阶面,光电管浇注模块中的浇注槽卡装在所述台阶面上。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0019]本申请中通过向浇注槽内浇注弹性材料,有效增加了紫外光电管整体的强度,且将一部分焊接产生的热量导走,减少焊接温度过高的风险。
[0020]电路板通过插针引脚与检测线缆采用插拔的方式连接,制作成本低,安装与维护方便,易操作。
[0021]本申请中将光电管采用模块化设计,保证其安装可靠性,通过本申请的快换结构,能够实现紫外光电管的快速更换。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中光电管浇注模块的第一爆炸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中光电管浇注模块的第二爆炸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中光电管浇注模块的主剖视示意图;
[0025]图4为本申请中快换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中快换结构的主剖视示意图;
[0027]图6为现有技术中的光电管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包括紫外光电管1、浇注槽2、电路板3及两个插针引脚4,其中所述紫外光电管1的尾部插装在浇注槽2内,且光电管引脚通过浇注槽2的底部与电路板3固接,所述电路板3贴合在浇注槽2的底端,插针引脚4并排布置且每个插针引脚4依次插装在电路板3及浇注槽2内,所述浇注槽2内填充有弹性材料5,所述紫外光电管1、浇注槽2及插针引脚4通过所述弹性材料5固接为一体。所述紫外光电管1用于检测紫外光。通过电路板3将紫外光电管1与插针引脚4焊合。
[0029]装配时,先将插针引脚4焊接到电路板3上,将焊合件插入浇注槽2,使插针引脚4插装在浇注槽2内,然后将紫外光电管1引脚插入浇注槽2内,并穿过浇注槽2插入插针引脚4上对应的引脚孔内,调整插入长度后向浇注槽2内浇注弹性材料5。
[0030]通过向浇注槽2内浇注弹性材料5,将紫外光电管1、电路板3及插针引脚4浇注到一起,形成模块。在浇注完成后,将紫外光电管1引脚与电路板3焊接到一起,由于浇注材料包裹在光电管引脚与插针引脚4根部,有效增加了紫外光电管1整体的强度,且将一部分焊接产生的热量导走,减少焊接温度过高的风险。弹性材料5可以为中性硅胶密封胶。
[0031]电路板3通过插针引脚4与检测线缆采用插拔的方式连接,制作成本低,安装与维护方便,易操作。
[0032]浇注槽2的槽底部沿其轴向加工有两个第一通孔2

1和两个第二通孔2

2,电路板3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3

1和两个第四通孔3

2,其中紫外光电管1的两个光电管引脚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一通孔2

1及两个第三通孔3

1内,两个插针引脚4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四通孔3

2及两个第二通孔2

2内。两个第一通孔2

1与两个第三通孔3

1正对布置,两个第二通孔2

2与两个第四通孔3

2正对布置。
[0033]插针引脚4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紫外光电管(1)、浇注槽(2)、电路板(3)及两个插针引脚(4),其中所述紫外光电管(1)的尾部插装在浇注槽(2)内,且光电管引脚通过浇注槽(2)的底部与电路板(3)固接,所述电路板(3)贴合在浇注槽(2)的底端,插针引脚(4)并排布置且每个插针引脚(4)依次插装在电路板(3)及浇注槽(2)内,所述浇注槽(2)内填充有弹性材料(5),所述紫外光电管(1)、浇注槽(2)及插针引脚(4)通过所述弹性材料(5)固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浇注槽(2)的槽底部沿其轴向加工有两个第一通孔(2

1)和两个第二通孔(2

2),电路板(3)上开设有两个第三通孔(3

1)和两个第四通孔(3

2),其中紫外光电管(1)的两个光电管引脚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一通孔(2

1)及两个第三通孔(3

1)内,两个插针引脚(4)对应且依次插装在两个第四通孔(3

2)及两个第二通孔(2

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插针引脚(4)的外表面与第二通孔(2

2)的内壁面之间填充有弹性材料(5)。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光电管浇注模块,其特征在于:插针引脚(4)与电路板(3)之间以及光电管引脚与电路板(3)之间的固接方式均为焊接。5.一种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旭东秦旭东南俊峰桑俊宝王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沃森能源技术廊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