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板显示卡的存储器总线布线结构与布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500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窄板显示卡的存储器总线布线结构与布线方法,其主体结构包括:具有多层结构的基板主体、显示芯片、多个存储器及信号线等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系此种布线方法运用于窄板规格的显示卡电路板,其显示芯片与该多个存储器之间的总线信号线,藉由等距且对调式的布线方式,以避免因总线信号线交错而产生交错信号,并有效的抑制噪声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窄板显示卡具有128比特存储器总线宽度,可有效提升窄板显示卡的总线频宽,以改善目前窄板显示卡的总线频宽不足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存储器总线布线结构与布线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实施于窄板显示卡的等距布线结构与布线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产业的进步,人们对于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多,往往为符合轻巧、便利、不占空间及讲求效率…等特性,故计算机结构愈来愈小,而且,随着电子装置愈来愈复杂,因此,对于电路基板的设计,尤其针对于信号线的布线方式是主要课题之一。若使用者为使用迷你型计算机或其它机壳内部空间较小的计算机,往往会因为现有窄板显示卡的存储器容量及存储器频宽不足,而无法使用部分计算机软件。按目前窄板(low profile)显示卡的布线技术,其存储器设置于基板主体的正面的或反面的,因为受限于电路基板结构的窄板规格、电子零件的配置及信号线布线的技术,故常规存储器其多层板的结构无论为4层或6层板面大多只能配置64比特(bit)存储器总线,其显示卡存储器容量的规格为16MB/16bit或8MB/16bit存储器总线,换言之,是指显示芯片与多个存储器之间的总线信号线,具有64条信号连接线,以传送显示芯片与多个存储器之间的数据。图1和图2为常规技术的电子零件设置位置与布线的示意图,其主体构件包括基板主体1,2、显示芯片15,16、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0,21、视频输出连接端口5,6及系统总线10,11等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显示芯片15,16设置于基板主体1,2正面的的左侧,为处理视频的组件,而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0,21设置方式是横向排列于显示芯片15,16的右侧;而且,视频输出连接端口5,6设置于基板主体1,2的左侧,是将视频输出至显示器。系统总线10,11则位于基板主体1,2的下侧边缘。由于图1和图2中存储器零件设置位置及窄板电路基板的限制,先前技术以最短短距离实施布线,会使得总线信号线的布线方法为非等距的布线方法,这不但容易引起噪声干扰,而且在超高频的操作下,总线信号线之间可能因不等距的线长而造成时间差,故上述两种常规的布线技术皆受限于窄板的电路基板结构,且无法提升显示卡的存储器容量及存储器总线频宽,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较慢。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窄板显示卡的存储器总线布线结构,藉由等距布线方法运用于窄板结构,即显示芯片与多个存储器之间的总线信号线等长,藉此布线方式以达到信号线等距而使数据传输同步,以达到传递信号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施于窄板显示卡的对调式等距布线方法,其中在布线层的总线信号线,是以对调式布线方式达到等长的目的,能成功处理信号线长短差距过大,不易等长的困难。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窄板显示卡的布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主体,其为一多层板结构;一显示芯片,具有多条数据线,且该显示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主体的一侧面;以及多个存储器,每一存储器具有多条数据线且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主体的两侧面,而该存储器位于两侧面的相对应位置;其中,靠近该显示芯片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远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而距离该显示芯片较远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近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当较短的数据信号线与较长的数据信号线在同一布线层发生冲突时,将较短的数据信号线走线或绕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存储器总线布线方法,其实施于一窄板显示卡,该窄板显示卡包括一多层板结构的基板主体,且该基板主体的表面设置一显示芯片与多个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分布于该基板主体的两侧面相对应位置,上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决定该显示芯片与存储器在该基板主体的两侧面的位置;预估该显示芯片与存储器间数据信号线的最长与最短的布线长度,以决定一设定长度使其介于该最长与最短的布线长度之间;调整较长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趋近于该设定长度;以及,调整较短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趋近于该设定长度。藉由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一种,可以提升显示卡存储器容量及存储器总线频宽,使得数据处理的速率增加以获得更好的视频效果。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说明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常规技术的电子零件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2为常规技术的电子零件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3A~B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设置位置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布线的示意图。图中1、2、3、4基板主体5、6、7、8视频输出连接端口10、11、12、13系统总线15、16、17、18显示芯片20、21、22、23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4反面的多个存储器30第一层板32第二层板34第三层板36第四层板38第五层板40第六层板42走线穿孔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为达到上述目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设置位置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距布线的多层板结构,其中主体构件包括基板主体3、显示芯片17、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2、反面的多个存储器24、视频输出连接端口7及系统总线12等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3A~B所示,该基板主体3的正面及反面为零件设置区域,其中显示芯片17设置于基板主体3的左侧,而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2及反面的多个存储器24设置方式,是分布于基板主体3的两侧面的相对应位置,且位于显示芯片17的右侧。而且,视频输出连接端口7设置于基板主体3的左侧,其将视频输出至显示器,系统总线12设置于基板主体3的下方。其中,基板主体在各层间有走线穿孔42,该走线穿孔42贯穿该多层板结构,以作用为传送各层间信号。而且,本专利技术等距布线方法是传递显示芯片17与正面的多个存储器22及反面的多个存储器24之间,总线信号线的布线方法。在两者之间计算最长与最短的布线长度并取一参考线长,该参考线长介于最长与最短的布线长度之间。在实施存储器总线布线时,调整较长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趋近于该参考线长,换言之,减少大于该参考线长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调整较短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趋近于该参考线长,换言之,增加小于该参考线长的数据信号线的布线长度;当较短的数据信号线与较长的数据信号线在同一布线层发生冲突时,将较短的数据信号线走线或绕线,其中数据信号线走线是指经过走线穿孔42至不同层,而数据信号线绕线是指在同一层布线。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对调式布线方式是靠近该显示芯片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远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而距离该显示芯片较远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近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信号线的布线方式采用等距布线且为对调式布线方式,以传递显示芯片与多个存储器之间的总线信号线,以避免交错信号产生,并使信号线达到信号同步的特点,避免信号异步所造成数据传递的错误,并有效的抑制噪声干扰。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基板布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可应用于印刷电路基板的多层板形式,其多层板结构包括第一层30为布线层、第二层32为接地面、第三层34为布线层及接地面、第四层36和第五层38为电源面及第六层40为布线层。其中第一层30的布线层设置为如图3所描述的零件位置,而第六层40布线层设置为如反面的多个存储器24相对于基板主体4的正面的位置。而各层布线层30、34、40定义为传送显示芯片18与多个存储器23、24或其它组件之间的数据,且各层接地面32、34定义为与基板主体4外部的接地端有电性连接,并可加强避免各层之间信号干扰;而且,各层电源面36、38定义为与基板主体4外部的供应电源有电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窄板显示卡的布线结构,包括:一基板主体,为一多层板结构;一显示芯片,具有多条数据线,且该显示芯片设置于该基板主体的一侧面;以及多个存储器,每一存储器具有多条数据线且分别设置于该基板主体的两侧面,而该存储器位于两侧 面的相对应位置;其中,靠近该显示芯片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远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而距离该显示芯片较远的存储器的数据线连接到距离较近的显示芯片的数据线,当较短的数据信号线与较长的数据信号线在同一布线层发生冲突时,将较短的数据信号 线走线或绕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吉赖恩赐彭成国
申请(专利权)人:撼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