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7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涉及发动机轮系技术领域。包括:解耦皮带轮、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上惰轮、下惰轮及多楔带;解耦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皮带轮本体内设有执行器和至少一根弹簧,执行器与皮带轮本体转动配合,执行器由外接轴驱动;执行器至少设有两个叶片,弹簧卡设于皮带轮本体内部且与皮带轮本体的内壁紧密抵接,相邻叶片能够抵接弹簧两端。本申请的解耦皮带轮具有原油泵皮带轮的驱动功能,还通过具有刚度和阻尼的弹簧,吸收大部分由曲轴齿轮传递来的扭振能量,降低主动轮的3阶扭振,使皮带动态张力大幅降低、附件轴承载荷降低、打滑率降低,提高系统相关附件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


[0001]本申请涉及发动机轮系的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柴油机的排放改进,发动机的缸内峰值压力和输出扭矩均有增大的趋势,导致发动机曲轴的3阶扭振幅值增大。通过齿轮系统传递给原皮带轮系主动轮的扭振,由于升速的速比被进一步放大,使原轮系的皮带动态张力增大、附件的轴承载荷增加,打滑率变大、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0003]原轮系的主动轮是油泵皮带轮,油泵皮带轮是通过以曲轴齿轮为主动轮的齿轮系统驱动的,而且是升速驱动。通过齿轮系统传递给原皮带轮系主动轮的扭振,由于升速的速比被进一步放大,使原轮系的皮带动态张力增大、附件的轴承载荷增加,打滑率变大、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即:通过齿轮系统传递给原皮带轮系主动轮的扭振,由于升速的速比被进一步放大,使原轮系的皮带动态张力增大、附件的轴承载荷增加,打滑率变大、相关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空调压缩机皮带轮、自动张紧轮、上惰轮、下惰轮以及多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还包括:解耦皮带轮;所述解耦皮带轮、所述发电机皮带轮、所述水泵皮带轮以及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的外侧皮带轮槽由所述多楔带包络;所述水泵皮带轮和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布置在所述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的一侧,所述解耦皮带轮和所述发电机皮带轮布置在所述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的另一侧;所述上惰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水泵皮带轮与所述发电机皮带轮之间的所述多楔带的外侧,所述上惰轮用以向内侧张紧所述多楔带;所述自动张紧轮和所述下惰轮均转动设置在所述解耦皮带轮与所述空调压缩机皮带轮之间的多楔带的外侧,所述自动张紧轮和所述下惰轮均用以向内侧张紧所述多楔带;所述解耦皮带轮包括皮带轮本体,所述皮带轮本体内设置有执行器和至少一根弹簧,所述执行器与所述皮带轮本体转动配合,所述执行器与外接轴相连接且由该外接轴驱动;所述执行器至少设置有两个叶片,所述弹簧卡设于所述皮带轮本体内部且与所述皮带轮本体的内周壁紧密抵接,并且,相邻的所述叶片能够抵接所述弹簧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执行器中心的方向,所述叶片的宽度逐渐增加,所述叶片呈现为类等腰梯形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解耦皮带轮的发动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两端均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惠蛟谢英祺杨宁王传宾范岚岚张治强刘迪刘宁童尚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