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78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包括中空的轴承体;轴承体的内腔中心位置具有横向分布的转子轴;转子轴的径向外壁从左到右分别安装有环绕分布的压气机叶轮、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和引流式止推轴承;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的径向四周外侧环绕地安装有引流式封油盖;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的左端径向外侧面在与引流式封油盖的配合处环绕地设置了多个密封环槽;每个密封环槽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密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密封环、引流式封油盖和引流式止推轴承的结构相互配合,能够将流经压气机端的润滑油快速带离,从而实现大幅度降低润滑油在压气机端聚集程度的目的,有效提高压气机的密封性能。密封性能。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各种动力装置对动力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要求发动机不断提高其强化程度,而增压器的作用是给发动机提供强大的空气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动力输出。
[0003]涡轮增压器是现代发动机提高功率、节油降耗和改善排放必不可少的重要零部件,在发动机小型化、降低燃油消耗率、降低排放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0004]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长时间怠速工况或低速工况时,由于增压压力较低,甚至压气机出现负压工况,容易导致压气机发生漏油问题,这对涡轮增压器如何提高压气机的抗负压能力提出了要求。
[0005]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优化压气机端零部件的结构、数量、材料,增加密封环的数量或调整密封环的使用材料、规格等方法,实现压气机的密封性能提升,但是,对于小型涡轮增压器,其压气机端的密封结构极为紧凑,仅仅通过增加密封环的数量来提高压气机的密封性能是极为有限,故而现有的技术方案,已经无法满足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轴承体(2),以及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密封环(5)、引流式封油盖(61)和引流式止推轴承(71);轴承体(2)的内腔中心位置,具有横向分布的转子轴(11);转子轴(11)的径向外壁,从左到右分别安装有环绕分布的压气机叶轮(9)、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和引流式止推轴承(71);其中,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的径向四周外侧,环绕地安装有引流式封油盖(61);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的左端径向外侧面,在与引流式封油盖(61)的配合处,环绕地设置了多个密封环槽(4106);每个密封环槽(4106)内,分别安装有一个密封环(5);所述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横向贯穿的轴封套安装孔(4100);自吸引流泵油式轴封套(41)的右端径向四周外壁,环绕地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导油支撑部(400);导油支撑部(400)的左端在轴封套主体(100)的径向四周方向,环绕地设置有第一导油槽(401);导油支撑部(400)的径向四周外壁,环绕地设置有内凹的变径孔导油槽(4105);导油支撑部(400)的右端四周边缘沿着圆周方向,环绕地设置有等直径孔导油槽(4104);第一导油槽(401)与变径孔导油槽(4105),通过多个变径斜通孔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变径斜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一个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和一个组合式变径排油孔(4103);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的内侧端开口设置在第一导油槽(401)的径向四周外侧壁上;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的内侧端开口与第一导油槽(401)的内腔相连通;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的外侧端与组合式变径排油孔(4103)的内侧端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变径斜通孔,其上的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和组合式变径排油孔(4103)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组合式变径排油孔(4103)的直径,大于组合式变径自吸斜通孔(4102)的直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引流泵油式压气机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变径斜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菲王祺刘蕊王雅玲石海涛张卓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