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446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跳伞台,所述跳伞台的顶部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端设有前置板,所述立板与前置板之间设有跳伞组件,所述跳伞台上设有前凸跳台,所述跳伞台的底端设有风力模拟组件。该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体验者在跳伞门上跳跃后,跳伞门瞬间打开,此时由于失去了跳伞门的支撑,体验者可以瞬间体验到跳伞后,没开伞前的失重和在自由落地的感觉,当体验者受到缓冲绳的回弹拉力,瞬间让体验者速度降低,即可最真实的模拟出体验者在开伞后,受降落伞的阻力影响,从而降低下落速度的过程,让体验者的感受更加真实。让体验者的感受更加真实。让体验者的感受更加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伞降模拟
,具体为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展了利用伞降模拟器进行跳伞训练的研究,例如现有技术中的某些伞降模拟器,主要将跳伞背带悬挂在训练装置的顶部,通过独立控制两侧支立的气缸的上下运动来控制背带系统的高低,从而模拟不同的空中姿态。但气缸的运动较为迟缓,并且由于气缸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使得伞降模拟器整体高度不可能太高,例如,只能支立具备3

4米的伞降训练装置,如果需要更高的训练装置则会提高成本和控制难度,此外,一旦两壁制造完成后不能根据训练场所的室内高度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0003]现有技术中伞降模拟训练还需要能够实时采集受训者对降落伞的操纵,并将该操纵信息传递给训练系统,从而使得训练系统能够根据受训者的对降落伞的操纵来来改变VR头盔、跳伞平台以及风机等的工作状态,从而更逼真的模拟跳伞者的受训过程。
[0004]利用伞降模拟器进行跳伞训练,还要全方位的模拟跳伞中的模拟下落、空中体感等等各种感受。
[0005]因此,如何改变载人运动平台的控制方式,并解决好新的控制方式中的各种问题,能够实时的采集受训者对降落伞的操纵,以及逼真的模拟跳伞各个阶段的情况、以及空中开伞的风阻等体感成为现有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及其使用方法,具备真实还原度高等优点。
[0008]为实现上述真实还原度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跳伞台,所述跳伞台的顶部设有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设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前端设有前置板,所述立板与前置板之间设有跳伞组件,所述跳伞台上设有前凸跳台,所述跳伞台的底端设有风力模拟组件;
[0009]所述跳伞组件包括设置在跳伞台内侧壁和前置板之间的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的表面设有降落机构,所述降落机构上设有伞带机构;
[0010]所述前凸跳台包括焊接在跳伞台右侧的前凸板,所述前凸板的表面设有走道板,所述前凸板的内部且位于走道板的末端设有跳伞门;
[0011]所述风力模拟组件包括安装在基座顶部且位于跳伞台内侧的支撑柱板,所述支撑柱板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跳伞台内顶斜壁固定连接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侧向风管,所述基座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侧向风机,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垂直风机,两个所述隔离板之间且位于垂直风机
的上方设有防护网板,两个所述隔离板之间且位于防护网板的上方设有缓冲绳网。
[0012]进一步,所述跳伞台的高度不低于13米,跳伞台和立板的俯视形状均为倒“匚”形,跳伞台的顶部且靠近前凸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挡板,围挡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过人缺口,跳伞台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旋转梯。
[0013]进一步,所述立板的内部且位于跳伞台的左侧开设有进入口,跳伞台的右侧开设有出口,出口与缓冲绳网平齐。
[0014]进一步,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滑杆、滑座、基板、牵引绞盘以及牵引绳,
[0015]其中,在立板和前置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机架,而在两个机架上均安装有一台牵引绞盘,两个牵引绞盘中均延伸出来有牵引绳,
[0016]其次,滑杆焊接在立板和前置板相对的一侧且位于机架的下方,滑座滑动套设在滑杆的表面,而滑座的底部则与基板焊接在一起,
[0017]而滑座则设置有4个,并且以矩阵形式分布在基板顶部的四周,4个滑座两两为一组,同时,滑杆则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杆分布穿过两组滑座,
[0018]最后,在基板顶部的中部则焊接有两个牵引座,两个牵引座分别与两个牵引绞盘内延伸出来的牵引绳固定连接。
[0019]进一步,所述降落机构包括安装板、电机控制器、调整电机、调正绳以及调整板,
[0020]其中,安装板通过焊接架焊接在基板的下方,调整电机设置有4个,并两两为一组分布在安装板顶部的左右两侧,每个调整电机的输出轴上均配备有收缴盘,每个收缴盘上均缠绕有调正绳,而在调正绳的另一端则与调整板连接在一起,
[0021]另外,在安装板的顶部安装有与4个调整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机控制器。
[0022]进一步,所述伞带机构包括4个一矩阵形式固定在调整板底部的缓冲绳,在4个缓冲绳的底端通过连接环共同连接着降落伞固定带,降落伞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操作绳,而在操作绳的另一端则连接操作杆,
[0023]其中,缓冲绳的长度为0.7

1.2米,缓冲绳由4根弹跳绳编织而成,缓冲绳的最大称重量介于80

100KG,
[0024]其次,操作杆包括焊接在操作绳底端的护手框,护手框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手握杆,手握杆的一端安装有操作按钮。
[0025]进一步,所述跳伞台两侧的内壁均开设由内陷槽,而隔离板与内陷槽的内壁之间为侧向风力输送空间,两侧隔离板上的侧向风管均是由外向内并朝上方倾斜,侧向风管分布在隔离板离地三分之一处。
[0026]进一步,所述跳伞台的背面开设有与垂直风机适配的进风口,防护网板为钢制格栅网,缓冲绳网与防护网板的距离为1.1

1.4米,缓冲绳网设置有4层,每一层的缓冲绳网的间距为8

13厘米,跳伞台右侧的出口处固定安装有出口板,出口板与旋转梯对接。
[0027]进一步,所述走道板位于前凸板的中心位置,并与过人缺口对接,前凸板的长度为4

6米,跳伞门的长度为2

2.2米,宽度为1.5米,跳伞门为双开门,
[0028]其中,在前凸板的右端开设有与跳伞门适配的跳伞口,跳伞门的底壁设有电控锁,同时,在跳伞门的底壁且位于电控锁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防护墩,防护墩的厚度大于电控锁的厚度,
[0029]其次,在跳伞台两侧的内壁且位于跳伞门的下方开设有与防护墩适配的卡槽,卡
槽的深度小于防护墩的厚度。
[003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1]1)首先,体验者通过旋转梯走上跳伞台从进入口进入到跳伞台的内部;
[0032]2)在工作人员的安排下,让体验者穿戴好降落伞固定带,并带上专用的VR头盔;
[0033]3)随后,体验者从围挡板中心的过人缺口沿着走道板慢步前进,直至完全站立在跳伞门的中心,在体验者前进的过程这种,安装在前置板内侧的牵引绞盘同步启动,利用牵引绳牵引着降落机构同步前行;
[0034]4)随着VR头盔影像的播放,在体验者做出跳跃动作时,跳伞门瞬间打开,随后体验者通过跳伞门坠落,当体验者受到缓冲绳的回弹时,瞬间让体验者速度降低的过程,用以模拟出体验者在跳伞后,开伞后,受降落伞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设置有跳伞台(2),所述跳伞台(2)的顶部设有立板(21),所述立板(21)的顶部设有顶板(4),所述顶板(4)的前端设有前置板(41),所述立板(21)与前置板(41)之间设有跳伞组件(5),所述跳伞台(2)上设有前凸跳台(6),所述跳伞台(2)的底端设有风力模拟组件(7);所述跳伞组件(5)包括设置在跳伞台(2)内侧壁和前置板(41)之间的牵引机构(51),所述牵引机构(51)的表面设有降落机构(52),所述降落机构(52)上设有伞带机构(53);所述前凸跳台(6)包括焊接在跳伞台(2)右侧的前凸板(61),所述前凸板(61)的表面设有走道板(62),所述前凸板(61)的内部且位于走道板(62)的末端设有跳伞门(63);所述风力模拟组件(7)包括安装在基座(1)顶部且位于跳伞台(2)内侧的支撑柱板(71),所述支撑柱板(71)的顶部设有支撑板(72),所述支撑板(7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跳伞台(2)内顶斜壁固定连接的隔离板(73),所述隔离板(73)的内部设有若干个侧向风管(74),所述基座(1)的顶部且位于支撑板(72)的两侧均设有侧向风机(75),所述支撑板(72)的顶部设有垂直风机(76),两个所述隔离板(73)之间且位于垂直风机(76)的上方设有防护网板(77),两个所述隔离板(73)之间且位于防护网板(77)的上方设有缓冲绳网(7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跳伞台(2)的高度不低于13米,跳伞台(2)和立板(21)的俯视形状均为倒“匚”形,跳伞台(2)的顶部且靠近前凸板(6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围挡板(22),围挡板(2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过人缺口,跳伞台(2)的外围固定安装有旋转梯(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1)的内部且位于跳伞台(2)的左侧开设有进入口,跳伞台(2)的右侧开设有出口,出口与缓冲绳网(79)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51)包括滑杆(511)、滑座(512)、基板(513)、牵引绞盘(514)以及牵引绳(515),其中,在立板(21)和前置板(41)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机架,而在两个机架上均安装有一台牵引绞盘(514),两个牵引绞盘(514)中均延伸出来有牵引绳(515),其次,滑杆(511)焊接在立板(21)和前置板(41)相对的一侧且位于机架的下方,滑座(512)滑动套设在滑杆(511)的表面,而滑座(512)的底部则与基板(513)焊接在一起,而滑座(512)则设置有4个,并且以矩阵形式分布在基板(513)顶部的四周,4个滑座(512)两两为一组,同时,滑杆(511)则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杆(511)分布穿过两组滑座(512),最后,在基板(513)顶部的中部则焊接有两个牵引座(516),两个牵引座(516)分别与两个牵引绞盘(514)内延伸出来的牵引绳(515)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落机构(52)包括安装板(521)、电机控制器(522)、调整电机(523)、调正绳(524)以及调整板(525),其中,安装板(521)通过焊接架焊接在基板(513)的下方,调整电机(523)设置有4个,并两两为一组分布在安装板(521)顶部的左右两侧,每个调整电机(523)的输出轴上均配备有收缴盘,每个收缴盘上均缠绕有调正绳(524),而在调正绳(524)的另一端则与调整板(525)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安装板(521)的顶部安装有与4个调整电机(523)电性连接的电机控制器
(5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真度高的伞降模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带机构(53)包括4个一矩阵形式固定在调整板(525)底部的缓冲绳(531),在4个缓冲绳(531)的底端通过连接环共同连接着降落伞固定带(532),降落伞固定带(532)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操作绳(533),而在操作绳(533)的另一端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亮梁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