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325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属于拉簧生产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包括:上衬板、下衬板、若干个固定立柱及若干个活动立柱,上衬板与下衬板相对布置,上衬板及下衬板上分别沿其外侧开设有一一对应布置的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上拉钩的上卡槽及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下拉钩的下卡槽;各个固定立柱及各个活动立柱均分别与容置空间对应布置并分别对应设于容置空间的两侧,且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靠近容置空间的端面形成供以与拉簧侧面抵触的限位面;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拉簧淬火质量可靠,并避免了拉簧用铁丝绑扎中出现的种种人为差错和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拉簧的热处理质量。了拉簧的热处理质量。了拉簧的热处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拉簧生产辅助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拉簧在高温加热时发生氧化脱碳,一般采取如公开号为CN213570627U提供的一种弹簧生产用淬火装置对其进行淬火加热并油冷,再通过回火调节强度或硬度来满足图纸对组织和性能要求。拉簧按两端拉钩相对位置分为A型或B型,A型簧两端拉钩相互垂直,B型簧两端拉钩相互平行,无论是A型簧还是B型簧,由于拉钩的存在均无法象压簧一样通过穿芯轴来控制淬火变形。为了减少淬火变形对拉簧通常的做法是沿拉簧轴向用铁丝绑扎两股或三股,给拉簧簧丝一个轴向并紧力,让簧丝紧密接触来预防变形并防止簧丝之间间距扩大(俗称散圈)。
[0003]拉簧淬火加热分为轴向水平加热和轴向垂直加热两种。轴向水平加热时拉簧不容易散圈但是容易发生轴向弯曲,弯曲后在弹力作用下校直拉簧将十分困难;轴向垂直加热其直线度保持较好但是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导致弹簧散圈,而散圈后弹簧簧丝之间间距超标会直接报废。目前依靠沿轴向绑扎两股或三股铁丝的办法是通行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存在诸多缺点:
[0004]1)用铁丝绑扎拉簧,缺乏轴向定位装置,不能保证拉簧直线度要求;
[0005]2)铁丝绑扎本身很困难。拉簧长度有长有短,簧丝直径有粗有细,最短的拉簧仅10mm左右,最长的拉簧有250mm左右,簧丝直径最粗的有5mm,最细的仅0.5mm,导致绑扎拉簧本身就是一个高难度的工作。而且铁丝也有粗细,较细的铁丝便于绑扎但是力量不足不能实现轴向扎紧的作用,太粗的铁丝无法弯折导致扎紧困难;
[0006]3)铁丝绑扎无论绑扎两股、三股,高温加热时在绑扎应力作用下铁丝会先于弹簧实现软化,在加热时并不能起到防止弹簧变形的作用;
[0007]4)铁丝的绑扎由于每股绑扎力无法控制,其中部分绑扎较紧会导致拉簧轴向力较大,而绑扎较松会导致拉簧轴向力很小,使在绑扎后拉簧轴向受力不均,高温加热时在热应力作用下带来拉簧发生较大弯曲变形;
[0008]5)铁丝绑扎拉簧两端拉钩角度无法控制,两端拉钩会自由变形并超出标准要求;
[0009]6)拉簧绑扎生产效率低,淬火变形严重,弹力值波动大,严重时半数以上力值不合格,导致其报废率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11]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包括:上衬板、下衬板、若干个固定立柱及若干个活动立柱,
[0012]上衬板与下衬板相对布置,上衬板及下衬板上分别沿其外侧开设有一一对应布置的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上拉钩的上卡槽及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下拉钩的下卡槽,上卡槽及下卡槽之间形成有供以容纳拉簧的容置空间,下衬板的端面与容置空间相对位置均形成供以与拉簧的端面贴紧的承重面;
[0013]各个固定立柱及各个活动立柱均分别与容置空间对应布置并分别对应设于容置空间的两侧,且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靠近容置空间的端面形成供以与拉簧侧面抵触的限位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衬板及下衬板均呈环形结构设置,上卡槽由上衬板的外侧向上衬板的中心延伸形成,下卡槽和与其对应的上卡槽相垂直交错布置。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立柱位于上衬板及下衬板之间的内侧,活动立柱位于上衬板及下衬板之间的外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衬板及下衬板贴合滑动连接。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均呈“L”形结构设计,固定立柱与活动立柱形状结构相同。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布置的固定立柱与活动立柱的两侧之间预留有间隙。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侧导流孔,上衬板及下衬板的中部均开设有通槽。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卡槽、下卡槽、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均设置有八个。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衬板上与上卡槽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与上卡槽相垂直的上导流孔,下衬板上与下卡槽对应位置均开设有与下卡槽相垂直的下导流孔,下导流孔的一端延伸至突出于下衬板的外侧。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导流孔及下导流孔的宽度均大于上卡槽及下卡槽的宽度。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的上衬板、下衬板、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固定立柱及活动立柱的设置实现了拉簧的轴向定位,以保证拉簧的直线度要求;通过设置的上卡槽及下卡槽以实现对拉簧两端拉钩的定位,以保证拉簧变形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拉簧的下端面与下衬板表面紧贴,以克服拉簧加热时受重力影响导致直线度超差或簧丝散圈问题;
[0024]通过设置若干个固定立柱、活动立柱、上卡槽及下卡槽,使该装置能够通过实现对多个拉簧的定位固定,摒弃了拉簧沿轴向绑扎的落后生产方式,提供更先进可靠的拉簧装夹模式,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淬火质量;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力值稳定且符合标准要求,拉簧淬火质量可靠,并避免了拉簧用铁丝绑扎中出现的种种人为差错和不利影响,有效提高了拉簧的热处理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的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的俯视剖面的装配示意图;
[0028]图3是图1中的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的下衬板的俯视剖面图;
[0029]图4是图1中的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的上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图1中的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的固定立柱的立体图。
[0031]图中:
[0032]1、上衬板;11、上卡槽;12、上导流孔;
[0033]2、下衬板;21、下卡槽;22、下导流孔;23、承重面;24、通槽;
[0034]3、固定立柱;31、限位面;32、侧导流孔;
[0035]4、活动立柱;
[0036]5、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包括:上衬板1、下衬板2、若干个固定立柱3及若干个活动立柱4。
[0039]上衬板1与下衬板2相对布置,上衬板1及下衬板2上分别沿其外侧开设有一一对应布置的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6的上拉钩的上卡槽11及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6的下拉钩的下卡槽21,上卡槽11及下卡槽21之间形成有供以容纳拉簧6的容置空间,下衬板2的端面与容置空间相对位置均形成供以与拉簧6的端面贴紧的承重面23。
[0040]各个固定立柱3及各个活动立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衬板、下衬板、若干个固定立柱及若干个活动立柱,所述上衬板与所述下衬板相对布置,所述上衬板及所述下衬板上分别沿其外侧开设有一一对应布置的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上拉钩的上卡槽及若干个供以容纳拉簧的下拉钩的下卡槽,所述上卡槽及下卡槽之间形成有供以容纳拉簧的容置空间,所述下衬板的端面与容置空间相对位置均形成供以与拉簧的端面贴紧的承重面;各个所述固定立柱及各个所述活动立柱均分别与容置空间对应布置并分别对应设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且所述固定立柱及所述活动立柱靠近所述容置空间的端面形成供以与拉簧侧面抵触的限位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衬板及所述下衬板均呈环形结构设置,所述上卡槽由所述上衬板的外侧向所述上衬板的中心延伸形成,所述下卡槽和与其对应的所述上卡槽相垂直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立柱位于所述上衬板及所述下衬板之间的内侧,所述活动立柱位于所述上衬板及所述下衬板之间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簧淬火防变形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瑞志叶振鹏邹友才杨安国赵建勇饶翔张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