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244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有一电路板,于其上设有多数个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两端分别设置一金属延伸片,各金属延伸片与一散热件连接,于散热件上以适当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贯通的散热孔,以此,可使发光二极管(LED)于发光后所产生的热,经由电路板、金属延伸片热传导至散热件上,并可由散热件上的多数个散热孔,达到确实的散热目的,以防止发光二极管(LED)快速老化。(*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散热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当发光二极管于发光时所使用的自动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的耗电量低,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照明用途上。发光二极管省电、寿命长,以单颗组件而言,亮度不足以提供照明用途,必需将使用的发光二极管增加至一定数量以上,才可将亮度提高至一定程度,以当作照明用,但必需要考虑的是,发光二极管于工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虽比一般灯泡低很多,但复数组件同时工作,其热能则十分可观,因此,要如何使发光二极管于工作时产生的热能,能够有效的散热,则为相当重要。以多数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发光二极管而言,当多数个发光二极管于发光后所产生的热,会经由金属延伸片热传导至散热件上,由于散热件为实心的片体;其缺点在于由于散热件为实心的片体,其散热功效并不足够,不能将散热件上的热快速导出,因而,无法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会造成发光二极管快速老化,实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散热装置,以使发光二极管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并可防止发光二极管快速老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散热装置,具有一电路板,于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数金属延伸片,其一侧与电路板连接;条片状的散热件,其连接于金属延伸片另侧;其于散热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散热孔。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中散热孔呈矩形,于散热孔的各边处分别形成有连续的凸、凹部。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中散热孔为圆形的散热孔,于散热孔的圆周上以间隔距离形成数个连续的凸、凹部。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中散热孔为三角形的散热孔,于散热孔的三个边上以间隔距离形成连续的凸、凹部。由本技术的实施,可以获得的具体功效增进包括可以使发光二极管达到快速散热目的,并可防止发光二极管快速老化由于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电路板上,发光二极管于发光后产生的热会由金属延伸片热传至散热件处,于散热件上设置多数个散热孔,藉由各散热孔的设置,可以使冷空气进入,并将散热件上的热带离,以达到自动散热及快速散热目的,并可防止发光二极管快速老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散热件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散热件的俯视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种散热件的立体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种散热件的俯视平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三种散热件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三种散热件的俯视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有一电路板(10),于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复数个发光二极管(LED)(11),发光二极管(LED)(11)可以发光;数金属延伸片(20),其一侧与电路板(10)连接;一呈条片状的散热件(30),其连接于金属延伸片(20)另侧,于散热件(30)上以适当的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散热孔(31),散热孔(31)呈矩形,于散热孔(31)的各边处分别形成有连续的凸、凹部(311),以增加散热面积。如图1至图3所示,由上述结构的组合于使用时,当发光二极管(LED)(11)于发光后所产生的热,会传导至电路板(10)处,再经由金属延伸片(20)传导至散热件(30)处,由于散热件(30)上的间隔距离设置数个散热孔(31),散热孔(31)的各边分别形成连续的凸、凹部(311),以增加散热面积,由于冷空气可由散热孔(31)进入,再将传导至散热孔(31)处的热,将热快速的朝上带离,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以防止发光二极管(LED)(11)因过热而发生快速老化的问题。如图4中所示,大部份相同于图1至图3中所示的构造,其不同处在于电路板(10)与多数发光二极管(LED)(11)分别设置于散热件(30)下侧,其同样可以达到快速散热目的,并可防止发光二极管(LED)(11)因过热而发生快速老化。如图5、图6中所示,大部份相同于图2、图3中的散热件(30),图5、图6中的散热件(30A)上所设置的散热孔(31A),亦可为圆形的散热孔(31A),于散热孔(31A)的圆周上以间隔距离形成数个连续的凸、凹部(311A),其同样可以达到相同于前述目的。如图7、图8中所示,大部份相同于图2、图3中的散热件(30),图7、图8中的散热件(30B)上设置的散热孔(31B),亦可为三角形的散热孔(31B),于散热孔(31B)的三个边上以间隔距离形成连续的凸、凹部(311B),同样,可以达到相同前述的创作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散热装置,具有一电路板,于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数金属延伸片,其一侧与电路板连接;条片状的散热件,其连接于金属延伸片另侧;其特征在于于散热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散热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散热孔呈矩形,于散热孔的各边处分别形成有连续的凸、凹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散热孔为圆形的散热孔,于散热孔的圆周上以间隔距离形成数个连续的凸、凹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散热孔为三角形的散热孔,于散热孔的三个边上以间隔距离形成连续的凸、凹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动散热装置,包括有一电路板,于其上设有多数个发光二极管(LED),电路板两端分别设置一金属延伸片,各金属延伸片与一散热件连接,于散热件上以适当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贯通的散热孔,以此,可使发光二极管(LED)于发光后所产生的热,经由电路板、金属延伸片热传导至散热件上,并可由散热件上的多数个散热孔,达到确实的散热目的,以防止发光二极管(LED)快速老化。文档编号H05K1/00GK2930231SQ20062012447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宋慧玲 申请人:泰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散热装置,具有一电路板,于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复数个发光二极管;数金属延伸片,其一侧与电路板连接;条片状的散热件,其连接于金属延伸片另侧;其特征在于:    于散热件上以间隔距离设置多数个散热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泰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