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节叉、转向轴、转向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234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节叉、转向轴、转向系统及车辆,转向节叉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连接部和转动部连接,连接部具有连接孔,连接孔的周壁上具有在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连接部的缺口,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有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分别位于缺口两侧且与缺口相邻的两个内键齿的靠近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节叉、转向轴、转向系统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叉、转向轴、转向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纵向转向管柱与横向转向器连接的下端紧固点的紧固效果对汽车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现有技术一般采用下节叉与小齿轮轴间以花键齿啮合连接,通过增设额外结构来增强紧固力同时避免带来异响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生锈腐化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转向节叉,所述转向节叉节省了用于加强连接部紧固效果的额外结构,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减少异响,不易生锈。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转向轴,包括上述的转向节叉。
[0005]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转向系统,包括上述的转向轴。
[0006]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系统。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节叉,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周壁上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缺口,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有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两侧且与所述缺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内键齿的靠近所述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节叉,通过设置连接部和转动部,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周壁上设置在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连接部的缺口,在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且分别位于缺口两侧且与缺口相邻的两个内键齿的靠近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优化了内键齿的分布范围,从而优化连接孔的紧锁状态,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通过紧固件使得缺口缩小,从而使得连接孔缩小,与需要配合的部件抱紧,实现转向节叉和齿轮轴的连接,同时转向节叉节省了用于加强连接部紧固效果的额外结构,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减少异响,不易生锈。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具有参考面,所述参考面过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且与所述缺口的轴线垂直,所述缺口两侧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缺口一侧的内键齿的数量为3

5个。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内键齿关于所述缺口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方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内键齿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所述
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相对设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子转动部和第二子转动部,所述第一子转动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子转动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部分连接,所述第一子转动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子转动部的另一端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轴,包括上述转向节叉和连接节叉,所述连接节叉与所述转向节叉通过十字轴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轴,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节叉,通过设置连接部和转动部,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周壁上设置在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连接部的缺口,在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且分别位于缺口两侧且与缺口相邻的两个内键齿的靠近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优化了内键齿的分布范围,从而优化连接孔的紧锁状态,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通过紧固件使得缺口缩小,从而使得连接孔缩小,与需要配合的部件抱紧,实现转向节叉和齿轮轴的连接,同时转向节叉节省了用于加强连接部紧固效果的额外结构,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减少异响,不易生锈。
[00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包括十字轴万向节;转向管柱,所述转向管柱的下端与所述十字轴万向节的上节叉连接;转向传动轴内管,所述转向传动轴内管的上端与所述十字轴万向节的下节叉连接;上述的转向轴,所述转向传动轴内管的下端与所述连接节叉连接;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与所述转向节叉连接且插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齿轮轴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所述内键齿配合的外键齿。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轴,在转向轴上设置上述的转向节叉,通过设置连接部和转动部,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周壁上设置在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连接部的缺口,在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且分别位于缺口两侧且与缺口相邻的两个内键齿的靠近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优化了内键齿的分布范围,从而优化连接孔的紧锁状态,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通过紧固件使得缺口缩小,从而使得连接孔缩小,与需要配合的部件抱紧,实现转向节叉和齿轮轴的连接,同时转向节叉节省了用于加强连接部紧固效果的额外结构,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减少异响,不易生锈。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转向系统。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转向系统,在转向系统上设置上述的转向轴,在转向轴上设置上述的转向节叉,通过设置连接部和转动部,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孔,在连接孔的周壁上设置在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连接部的缺口,在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置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且分别位于缺口两侧且与缺口相邻的两个内键齿的靠近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优化了内键齿的分布范围,从而优化连接孔的紧锁状态,在连接部上设置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通过紧固件使得缺口缩小,从而使得连接孔缩小,与需要配合的部件抱紧,实现转向节叉和齿轮轴的连接,同时转向节叉节省了用于加强连接部紧固效果的额外结构,结构简单,紧固效果好,减少异响,不易生锈。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系统立体图;
[0023]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轴的立体图;
[0024]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节叉的主视图;
[0025]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向节叉的立体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00、转向系统;
[0028]10、转向轴;
[0029]1、转向节叉;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叉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周壁上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缺口,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上设有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内键齿,分别位于所述缺口两侧且与所述缺口相邻的两个所述内键齿的靠近所述缺口的边缘之间的圆心角为90

150
°
,其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连接缺口两侧部分的紧固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具有参考面,所述参考面过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且与所述缺口的轴线垂直,所述缺口两侧位于所述参考面的靠近所述缺口一侧的内键齿的数量为3

5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叉,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内键齿关于所述缺口的轴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叉,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孔的周向方向,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内键齿之间的距离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叉,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