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213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模具同一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分布方式,将每个成型零件以适于形成在一个工具电极的搭配结构进行组合,以确定工具电极所需加工的总的电火花加工数量,电火花加工数量以行、列或区为加工单位;确定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其中,电极孔数量的单位与所述电火花加工数量的加工单位一致;根据已确定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建模出电极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一种工具电极就可以电加工完成整套塑胶模具中所有带有凸台的成型零件,节约了工具电极材料和制造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塑胶注塑模具中,有一类应用于大型计算机中央处理器上的高速通信连接器塑胶接插件产品,这类塑胶接插件产品上分布有非常多的形状不规则的小型通孔,不同的塑胶接插件产品上孔的大小和间距是不一样的,这些小孔的大小一般在0.2mm~0.35mm之间,孔之间的距离由最初的≥0.4mm调整到了0.18mm~0.30mm之间,所有孔的内角上都有R0.05mm的圆角,而且这些孔的尺寸和表面都有严格要求。
[0003]在对应的塑胶注塑模具中,成型部分由上下模组成,上模和下模分别需要被拆分成上百个长、宽不一样的单个成型零件,这些成型零件上则分布着间距<0.4mm、个数不一样、大小在0.2mm~0.35mm之间的细小凸台,这也在成型零件加工制造方面增加了难度。
[0004]申请号为“200910059266.2”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利用高速铣削对具有精密细小特征的模具加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可直接加工出成型零件上的凸台形状,但此种方法只适合加工凸台之间间距≥0.4mm的模具成型零件。
[0005]目前,对于凸台之间间距<0.4mm的成型零件只能由成型电火花加工完成,但成型电火花加工难度很高、加工的表面有细微的凹坑,而且很容易产生倒斜,对于这类产品会严重影响脱模,从而影响产品的平面度、几何尺寸等;由于成型零件上凸台的最大横截面尺寸≤0.35mm,所以与之对应的工具电极上电加工区域需要拆分成两部分才能完成同一凸台的电火花加工;另外,上模和下模中不同成型零件对应有不同的工具电极,这样就导致需要加工制作出非常多的不同工具电极才能够完成整套模具中的成型零件的电火花加工,完成电加工后的成型零件之间的品质差异较大,很难满足要求;而且这些工具电极的加工制作数量多、难度高、时间长、成本也非常高、品质也不好控制,这也使得整个成型零件的加工制造周期增长,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以实现通过一个电极工具便能够加工同一成型部位的多个不同成型零件。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模具同一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分布方式,将每个成型零件以适于形成在一个工具电极的搭配结构进行组合,以确定工具电极所需加工的总的电火花加工数量,电火花加工数量以行、列或区为加工单位;确定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其中,电极孔数量的单位与所述电火花加工数量的加工单位一致;
根据已确定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通过三维软件建模出与所述工具电极相匹配的电极三维模型,电极三维模型至少具有装夹部;加工出与所述电极三维模型的对应的电极工具;进行成型零件上凸台的电加工。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将同一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按照上述的方法搭配组合,组合后的排布结构能够集中到一个电极工具上,这样便能够以同一种电极工具就可完成模具同一成型部位所有凸台成型零件的加工,节约了工具电极的材料和制造成本,并且如果模具具有多个成型部位且凸台的结构相同,那么就可以一次性加工出多个同一种电极工具,更为方便实用,如具有相同凸台结构的上模和下模。
[0009]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分布方式为成列分布且每个成型零件具有至少一列凸台,每个凸台的形状一致,每列相邻的两个凸台间距相等;所述电火花加工数量的单位为列;将每个成型零件以适于形成在一个工具电极的搭配结构进行组合,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第一个成型零件,从同一成型部位长宽不一的成型零件中选出一个长度最长、凸台个数最多的成型零件作为第一个电加工对象;搭配组合成型零件,以第一个成型零件为参照,分别将至少一个成型部位的所有带有凸台的成型零件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搭配组合,搭配组合后形成多列成型零件,每列成型零件的每个凸台在长度方向上需要对齐、间距保持一致,且每列成型零件上最长一列的凸台个数要小于等于第一个成型零件上最长一列的凸台个数;确定电火花加工数量,以同一成型部位的每列成型零件上凸台列数的总和为电火花电加工数量。
[0010]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电火花加工数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某一个成型零件的个数为Qk、凸台列数为Ck,该成型零件需要电火花电加工的数量为Tk=Qk
×
Ck,其中k为1、2、3......的自然数。
[0011]分别计算出上模中所有成型零件需要成型电火花电加工的数量;计算上模中总的电火花电加工的数量T,T=T1+T2+T3+...... TN,计算下模中总的电火花电加工的数量t=t1+t2+t3+...... tN;其中,重新搭配组合的成型零件按照组合后的零件个数和凸台列数进行计算。
[0012]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通过公式S≤(F

0.09)/2求得电加工间隙,其中,S为电加工间隙且选择范围0.03mm~0.10mm,F为成型零件上凸台之间的最小间距,0.09mm为工具电极上电极孔之间的最小厚度。
[0013]确定工具电极的高,通过公式D≤(W+S)

0.06可确定圈定钻头直径,并根据钻头直径确定钻削深度,其中,D为钻头直径,W为成型零件上的凸台最大横截面宽,0.06mm为钻削加工后工具电极上电极孔的余量,S为电加工间隙;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根据总的电火花加工数量和完成所有成型零件的成型电火花机床台数可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
[0014]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中,工具电极具有可降面使用次数,可降面使用次数通过计算公式G=(H

2)/h可求得,其中,G为可降面使用次数,H为工具电极的高度,h为成型零件上凸台的高度。
[0015]这样一来,通过根据工具电极的可降面使用次数确定工具电极上的电机孔列数,可得到可便于降面使用的电极孔列数。
[0016]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中将可降面使用次数纳入计算后,单支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的计算公式为:N=[[T/(G+1)]/B/2]+3
×
C或N=[[t/(G+1)]/B/2]+3
×
C;其中,公式中T和t根据确定电火花加工数量的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选择值最大的一个,B为工具电极支数,B值取2或4,C为上述所选第一个电加工成型零件上的凸台列数,N为单支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N的计算结果取偶数。
[0017]在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具具有两个成型部位且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由多个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模具同一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分布方式,将每个成型零件以适于形成在一个工具电极的搭配结构进行组合,以确定工具电极所需加工的总的电火花加工数量,电火花加工数量以行、列或区为加工单位;确定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其中,电极孔数量的单位与所述电火花加工数量的加工单位一致;根据已确定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通过三维软件建模出与所述工具电极相匹配的电极三维模型,电极三维模型至少具有装夹部;加工出与所述电极三维模型的对应的电极工具;进行成型零件上凸台的电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部位的每个成型零件的凸台分布方式为成列分布且每个成型零件具有至少一列凸台,每个凸台的形状一致,每列相邻的两个凸台间距相等;所述电火花加工数量的单位为列;将每个成型零件以适于形成在一个工具电极的搭配结构进行组合,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第一个成型零件,从同一成型部位长宽不一的成型零件中选出一个长度最长、凸台个数最多的成型零件作为第一个电加工对象;搭配组合成型零件,以第一个成型零件为参照,分别将至少一个成型部位的所有带有凸台的成型零件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搭配组合,搭配组合后形成多列成型零件,每列成型零件的每个凸台在长度方向上需要对齐、间距保持一致,且每列成型零件上最长一列的凸台个数要小于等于第一个成型零件上最长一列的凸台个数;确定电火花加工数量,以同一成型部位的每列成型零件上凸台列数的总和为电火花电加工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用于电火花加工的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高度和电极孔数量,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工具电极的电加工间隙,通过公式S≤(F

0.09)/2求得电加工间隙,其中,S为电加工间隙且选择范围0.03mm~0.10mm,F为成型零件上凸台之间的最小间距,0.09mm为工具电极上电极孔之间的最小厚度;确定工具电极的高,通过公式D≤(W+S)

0.06可确定圈定钻头直径,并根据钻头直径确定钻削深度,其中,D为钻头直径,W为成型零件上的凸台最大横截面宽,0.06mm为钻削加工后工具电极上电极孔的余量,S为电加工间隙;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根据总的电火花加工数量和完成所有成型零件的成型电火花机床台数可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工具电极上电极孔列数中,工具电极具有可降面使用次数,可降面使用次数通过计算公式G=(H

2)/h可求得,其中,G为可降面使用次数,H为工具电极的高度,h为成型零件上凸台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火花加工精密细小凸台类成型零件的加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模具具有两个成型部位且分为上模和下模,上模和下模均由多个具有若干个凸台的成型零件组成,上模和下模上的凸台间距小于0.4mm,成型零件上凸台的最大横截面尺寸小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兵崔育曾连全万有军邓仕平席振寰郭芝忠林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