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夹持元件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88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掌上型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及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具有与本体相连的第一部分和与本体相隔一段距离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本体共同形成第一空间,供容纳使用者的手指之用并可将手指夹在夹持元件与本体之间,借以支撑掌上型电子装置。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掌上型电子装置时,使用者不必紧握电子装置,甚至在张开手掌作任何动作或手势时,掌上型电子装置也不会轻易滑落。因而使用起来非常安全、方便。(*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掌上型电子装置(hand-held electronic apparatus),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夹持元件的掌上型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掌上型电子装置,如手机、相机、简报(报告)用指示器、遥控器、个人数字助理(PDA)、鼠标等等在无桌面状况下使用时需将它们紧握在手中,故此,手难以同时进行其它动作。举例而言,如使用者进行简报(报告)时,若需用双手作手势,就会因为一手要握紧鼠标或指示器而产生不便。又如一般常见的手机滑落现象,譬如使用者在一只手提重物而另一只手握手机并进行按键操作时,往往容易因遭受轻微的外力碰撞而使手机滑落。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夹持元件的掌上型电子装置来有助于使用者握持,以解决所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克服所述缺陷的掌上型电子装置。解决此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使掌上型电子装置具有本体及夹持元件。夹持元件具有与本体相连的第一部分及与本体相隔一段距离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本体共同形成第一空间,以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并可将手指实质地夹在夹持元件与本体之间,借此支撑该掌上型电子装置。本技术的掌上型电子装置还包括用以收纳夹持元件的第二空间以及枢接元件,该枢接元件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本体与夹持元件,以使夹持元件能够相对于本体展开或缩合,从而可选择地使夹持元件与本体形成第一空间,或将夹持元件收纳于第二空间中。与现有的掌上型电子装置相比,使用本技术的掌上型电子装置时,使用者不必紧握该电子装置,甚至可以张开手掌作任何动作或手势,此掌上型电子装置也不会轻易滑落。因而使用起来非常安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以鼠标为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鼠标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使用者操作图1所示的鼠标的示意图;图3为使用者操作图1所示的鼠标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鼠标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鼠标的另一内部结构的透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本体11底部平面12第二空间13枢接元件20夹持元件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23浅沟槽30第一空间40滚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掌上型装置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鼠标、手机、相机、报告用指示器、遥控器、个人数字助理(PDA)、及具以上功能的任意组合的各种装置,以下仅以鼠标为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鼠标100包括本体10和连接本体10的夹持元件20,其中,夹持元件20与本体10的底部平面11共同形成第一空间30。第一空间30供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之用。第一空间30为本体10与夹持元件20之间形成的空间,其形成方式可有多种。举例而言,如图1,夹持元件20具有与本体10连接的第一部分21、及与底部平面相隔一段距离d的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相连。如此,第一部分21、第二部分22、以及底部平面11共同界定第一空间30,其中,优选距离d的大小约为手指的宽度,手指优选为中指、食指、或无名指。换言之,优选将距离d的宽度设计成可使夹持元件20与本体10实质地夹紧使用者的手指,也就是说,使用者不必紧握鼠标100,甚至可以张开手掌作任何动作或手势鼠标100也不会轻易滑落,如图2所示。图3为使用者握持鼠标1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空间30可容纳使用者的手指,借此将手指夹持在本体10与夹持元件20之间。使用者可安心地以大姆指操作鼠标100的滚轮40或其它输入键,而无需紧握鼠标100。应注意的是,夹持元件20亦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其作用在于可以弹性地调整第一空间30的大小,使之适用于各种不同大小的手指。现进一步说明夹持元件20与本体10的连接关系。如图4所示,本体10还可包括第二空间12及枢接元件13。第二空间12用以收纳夹持元件20,枢接元件13则以可枢转的方式与夹持元件20相连。借助于枢接元件13,可使夹持元件20相对于本体10展开(如图4所示)或收纳于第二空间12中(如图5所示)。应注意的是,在此优选实施方式中,夹持元件20的第一部分21的大小可依据第二空间12的开口的大小来设计,以便在夹持元件20被收藏于第二空间12中时,第一部分21恰可作为第二空间12的开口的上盖。此外,如图5所示,第一部分21还可包括浅沟槽23,用以方便使用者以其手指尖将夹持元件20自第二空间12中抠出。通过以上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可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与构思,但上面所披露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反之,在本技术的构思和保护范围内可对其作出各种改变或等同变换。因此,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应根据所述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和等同变换。权利要求1.一种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用以收纳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以将手指夹持在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本体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用以收纳所述夹持元件的第二空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夹持元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夹持元件的枢接元件,使所述夹持元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展开或缩合,以便有选择地使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或将所述夹持元件收纳于所述第二空间中。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还包括浅沟槽,以有助于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空间中取出所述夹持元件。6.如权利要求1所述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包括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本体相隔一段距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连,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约为手指的宽度,以使手指可被所述夹持元件和所述本体夹住。8.一种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底部平面的本体;及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包括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部分及与所述底部平面相隔一段距离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相连,所述底部平面与所述第一部份及所述第二部份共同形成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用以容纳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以支撑所述掌上型电子装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约为手指的宽度,以使该手指被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底部平面夹住。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用以收纳所述夹持元件的第二空间。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元件为弹性材料制成的夹持元件。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枢接元件,其可枢转地与所述夹持元件连接,使该夹持元件相对于所述本体展开或缩合,以有选择地使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底部平面共同形成所述第一空间区,或将所述夹持元件收纳于所述第二空间中。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还包括浅沟槽,以有助于使用者自所述第二空间中取出所述夹持元件。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掌上型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连接的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与所述本体共同形成第一空间,该第一空间用以收纳使用者的至少一个手指,以将手指夹持在所述夹持元件与所述本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中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