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181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其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果地降低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从而可实现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用于将油引导至车辆(1)的被冷却部(41)的冷却油路(L1)包括:轴心冷却油路(L12),向搭载于车辆的电动马达(11)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以及冷却油路用换档阀(84),对是否向轴心冷却油路(L12)供给油进行切换,由此,可仅在必要的情况下向电动马达(11)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达(11)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达(11)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不仅包括与设置于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离合器的油室连接的离合器油路,而且包括用于将油引导至被冷却部的冷却油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作为搭载于车辆的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油压回路。所述专利文献1的油压回路包括: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与离合器的油室连接的离合器油路、用于将油引导至被冷却部的冷却油路、对从油泵喷出的油进行调压的调压阀、以及对由调压阀调压后的油的路径进行切换的换档阀,且构成为通过调压阀及换档阀的切换来对向离合器油路或冷却油路的油的供给进行切换。而且,在所述油压回路中,冷却油路向车辆驱动用的电动马达(牵引马达)及发电用的电动马达(发电机)供给冷却用的油。
[0003]且说,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油压回路所包括的冷却油路是如下结构:使用由空冷式的油冷却器(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油,始终对电动马达的定子与转子进行冷却。然而,在所述结构中,由于始终供给用于对电动马达的旋转轴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的油,因此无法实现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的充分降低,这有可能妨碍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另外,由于利用空冷式的油冷却器始终对油进行冷却,有可能将油的油温上升抑制在必要程度以上,由此,由于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阻力(摩擦)持续比较高的状态,故而也有可能妨碍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

774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其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果地降低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从而可实现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包括:油泵OP1、OP2,将油喷出;离合器油路L31、L32,与设置于将来自车辆的动力源10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20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离合器21、22的油室连接;冷却油路L1,用于将油引导至车辆的被冷却部41;调压阀61,对从油泵OP1、OP2喷出的油进行调压;以及换档阀81、82、83,对由调压阀61调压后的油的路径进行切换,且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构成为通过调压阀61及换档阀81、82、83的切换来对向离合器油路L31、L32及冷却油路L1的油的供给进行切换,且所述
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的特征在于,冷却油路L1包括:轴心冷却油路L12,向搭载于车辆的电动马达11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以及冷却油路用换档阀84,对是否向轴心冷却油路L12供给油进行切换。此处,所述电动马达11理想的是将动力传递至车辆的驱动轮20的驱动用的电动马达。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由于构成为通过冷却油路用换档阀的切换而选择性地将油供给至向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的轴心冷却油路,因此与现有结构的油压回路相比,无需追加用于对油压回路的换档阀进行切换的新的电磁阀等构成元件,可仅在必要的情况下向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因此,例如,可自由地控制在利用电动马达的动力的车辆的行驶中(在电动模式下的行驶中)是否进行电动马达的轴心冷却(是否向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油)。另外,在车辆的高速巡行行驶时等不使用电动马达而仅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行驶时,能够停止冷却用的油向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心的供给而不进行轴心冷却。由此,可有效果地降低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因此可实现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
[001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油压回路中,所述油泵OP2可为伴随车辆的车轮20的旋转而被驱动的一个油泵(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油泵OP2),所述油压回路可还包括由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10或电动马达11驱动的另一个油泵(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油泵OP1),冷却油路用换档阀84可构成为利用从一个油泵OP2供给的油的油压进行切换。
[0013]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冷却油路用换档阀构成为利用从伴随车辆的车轮的旋转而被驱动的一个油泵供给的油的油压进行切换,因此可将与车速联动的油压供给至冷却油路用换档阀。由此,例如,即便在电动马达的负载比较低的高速行驶时等,设想由于电动马达的转速变高而电动马达的铁损变多从而需要转子及旋转轴的冷却的情况,结果在此种情况下也可适当地进行电动马达的冷却。因此,能够不对车辆追加新的构成元件,而通过将零件个数抑制得少的简单的结构,在以设想必要状况的车速行驶时进行电动马达的轴心冷却。
[001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油压回路可包括:水冷式的油冷却器44,利用车辆的冷却水对在冷却油路L1中流通的油进行冷却;第一温度传感器95,对在冷却油路L1中流通的油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切换阀46,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95的检测温度来对是否向油冷却器44供给冷却水进行切换。
[0015]在包括利用车辆的冷却水对在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进行冷却的水冷式的油冷却器的情况下,若利用冷却水始终对油进行冷却,则油压回路内的油的温度难以上升,由此,由在油压回路及冷却油路中流通的油引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摩擦)持续高的状态,从而有妨碍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的担忧。与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结构中,通过包括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对是否向油冷却器供给冷却水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可仅在必要的情况下利用油冷却器进行油的冷却。因此,可将车辆用驱动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动作阻力(摩擦)抑制得低,从而可实现车辆的燃油效率的提高。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油压回路可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96,对贮留于车辆的积油部51的油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控制部件,用于对切换阀46的故障进行探测,控制部件可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95与第二温度传感器96的检测温度来对切换阀46的故障进行探测。
[0017]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基于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对切换
阀的故障进行探测,即便在万一切换阀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地对所述故障进行探测。
[0018]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油压回路中,第一温度传感器95可设置于冷却油路L1中的油冷却器44的下游侧。
[0019]以往,预测向电动马达供给的油的温度来进行是否需要基于电动马达的冷却的保护控制的判断,与此相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结构,通过包括对通过冷却油路中的油冷却器后的油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可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基于电动马达的冷却的保护控制。因此,可提高是否需要利用电动马达的冷却进行保护控制的判断精度(电动马达的磁铁温度推定的精度)。由此,可实现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包括:油泵,将油喷出;离合器油路,与设置于将来自车辆的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驱动轮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离合器的油室连接;冷却油路,用于将油引导至所述车辆的被冷却部;调压阀,对从所述油泵喷出的油进行调压;以及换档阀,对由所述调压阀调压后的油的路径进行切换,且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构成为通过所述调压阀及所述换档阀的切换来对向所述离合器油路及所述冷却油路的油的供给进行切换,且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路包括:轴心冷却油路,向搭载于所述车辆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心供给冷却用的油;以及冷却油路用换档阀,对是否向所述轴心冷却油路供给油进行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是伴随所述车辆的车轮的旋转而被驱动的一个油泵,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路还包括由作为所述车辆的动力源的发动机或所述电动马达驱动的另一个油泵,所述冷却油路用换档阀构成为利用从所述一个油泵供给的油的油压进行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油压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井寛大本浩丈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