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58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系统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低温散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热交换回路、热泵换热回路和发动机换热回路;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热交换回路连接,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低温散热回路连接;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热交换回路、第一控制阀连接;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热泵换热回路与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暖风模块和第一换热模块连接;该系统还包括与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机和变速器油冷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新能源车辆中能量的利用率及整车续航能力。中能量的利用率及整车续航能力。中能量的利用率及整车续航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当前汽车行业均致力于车辆能源降低的研究。其中,新能源车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0003]目前,在新能源车辆技术中,冬季纯电车的续航里程衰减一直时困扰着主机厂的问题,而续航里程主要受电池电量的限制。但在新能源车辆中,电池的加热、乘员舱的加热等所需的能量均来自于电池,进而使本身并不多的储能更加捉襟见肘。因此,如何提高新能源车辆中能量的利用率,使车辆在等同电量时具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对提高产品竞争力及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新能源车辆的能量利用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低温散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热交换回路、热泵换热回路和发动机换热回路;
[0006]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低温散热回路连接;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暖风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连接;
[0007]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机和变速器油冷器。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包括电机模块,所述低温散热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
[0009]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低温散热回路连接,包括:
[0010]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阀口、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
[0011]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
[0013]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机和变速器油冷器,包括:
[0014]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阀口连接。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模块;
[0016]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包括:
[0017]所述电池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另一端连接。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热泵换热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
[0019]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包括:
[0020]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截止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0021]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四端与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二阀口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还与第三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的另一端一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另一路通过第三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包括发动机模块和高温散热器;
[0023]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暖风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连接,包括:
[0024]所述发动机模块的一端与所述高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高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阀口、第一阀口与所述暖风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暖风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还通过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三阀口、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四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发动机模块的另一端之间。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6]获取车辆参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所需工况;
[0027]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述所需工况。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
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述所需工况,包括:
[0029]若所需工况为电机蓄热,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使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与所述热交换回路的连接断开,并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使所述电机模块与所述低温散热回路的连接断开,以使电机蓄热;
[0030]若所需工况为电池均温,则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连接均断开,以使电池自循环均温。
[00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的导通方向,以使整车热管理系统工作于所述所需工况,包括:
[0032]若所需工况为热泵吸收电机废热同时电池均温,则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使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与所述热交换回路导通,并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阀使所述电池换热回路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连接均断开,以通过所述热交换回路使所述热泵换热回路和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连接,以在电池自循环均温的同时,使热泵吸收电机废热;
[0033]若所需工况为发动机废热加热电池,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换热回路、低温散热回路、电池换热回路、热交换回路、热泵换热回路和发动机换热回路;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低温散热回路连接;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热交换回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模块和第二换热模块;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所述发动机换热回路通过第四控制阀分别与暖风模块和所述第一换热模块连接;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机和变速器油冷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包括电机模块,所述低温散热回路包括低温散热器;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热交换回路连接,所述电机换热回路通过第二控制阀与所述低温散热回路连接,包括: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阀口、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阀口、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低温散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五控制阀;所述整车热管理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电机换热回路中的电机模块并联的车载充电机和变速器油冷器,包括: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阀口与所述车载充电机的一端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的另一端与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变速器油冷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电机模块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四阀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回路包括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换热回路通过第三控制阀分别与所述热交换回路、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包括:所述电池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阀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三阀口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四阀口与所述电池模块的另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换热回路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所述热泵换热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连接,包括:所述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
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截止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还通过第二截止阀、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模块的第四端与第六控制阀的第一阀口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三阀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控制阀的第二阀口连接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还与第三截止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的另一端一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康孙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