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扣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70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器扣合装置,包括一压制体、两操作体及两扣合体。该压制体设有若干悬臂,每一悬臂两侧缘分别设有一支撑座,每一支撑座上均设有一第一通孔。该两操作体各设有两连接部,每一连接部的两侧缘分别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而每一连接部两侧缘在第一插销下方分别横向凸伸出一可插入该压制体第一通孔中的第二插销。该两扣合体各设有两对枢接座,每一枢接座上皆开设有一可供两操作体的第一插销对应插设的第二通孔。(*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指一种散热器扣合装置,特别是指一种装拆方便且扣持稳固的散热器扣合装置。随着电脑中央处理器朝高频高速发展,相应产生的热量不断增加,其所选用的散热器在体积及重量上也随着增加,故一般需要多个扣具才能将散热器紧密贴合在中央处理器上并散发热量,由于这种原因,业界通常是采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方式,利用两个扣具2分别抵压在散热器3的两侧缘并与固定模组4侧边上的凸块(图未标)相卡扣而固定该散热器3。然而,这种组合方式在扣具完成扣合时,很可能因为扣具中心与抵压散热器的施力点间存有偏心力矩而造成扣具发生晃动或侧向翻转,从而影响整体扣持效果且不利于散热,另外,使用两个扣具须进行两次扣合及两次拆卸,其组装及拆卸明显复杂且效率不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拆方便且扣持稳固的散热器扣合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包括一压制体、两操作体及两扣合体。该压制体主要是由两靠支部、由该两靠支部两端分别斜向上延伸出的弹片及由每一弹片末端进一步向下弯折延伸出的悬臂组成,其中该悬臂靠末端处的两侧缘分别朝外翻折出一支撑座,每一支撑座上皆设有一第一通孔,且相同侧的两悬臂间设有一横梁。该两操作体均设有作动部及连接部,每一连接部的两侧缘适当位置处分别朝外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而每一连接部两侧缘在第一插销下方分别朝外横向凸伸出一可插入该压制体的第一通孔中并将该两操作体连接在该压制体两端的第二插销。该两扣合体各设有两对枢接座,每一枢接座上皆开设有一可供该两操作体的第一插销对应插设并将该两操作体与该两扣合体对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通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的优点在于该散热器扣合装置装拆方便且扣持稳固。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散热器扣合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实用散热器扣合装置与相关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初步装设时与相关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散热器扣合装置与相关组件的立体组合图。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本创作散热器扣合装置1是压制在一罩盖40上,并通过与一框架60的扣合而将散热器50紧密贴合到中央处理器70上,其中该框架60是与主板80相扣接且将该中央处理器70框置在其中。该罩盖40顶面的两侧端分别向上凸设有一支承部42。该框架60的四角落处各向上凸伸有一扣臂62,该扣臂62上还设有一扣孔64。该散热器扣合装置1,包括一压制体10、两操作体20及两扣合体30。该压制体10大致呈方框形,其中央设有两平行间隔排列的靠支部12,以分别对应抵压在该罩盖40顶面的两支承部42上,每一靠支部12的两末端分别斜向上延伸出一弹片14而具适当弹性,而每一弹片14的末端垂直向下进一步弯折延伸出一悬臂16,该悬臂16的靠末端处两侧缘分别垂直朝外弯折出一支撑座17,每一支撑座17上皆设有一第一通孔18,且相同端的两悬臂16间设有一横梁19。该两操作体20均设有一作动部22,每一作动部22一侧边的两端各自垂直向外弯折延伸出一连接部24,该连接部24的两侧缘适当位置处分别朝外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28,而该连接部24两侧缘在该第一插销的下方分别朝外横向凸伸出一可插入该压制体10的第一通孔18中并将该两操作体20连接在该压制体10两端的第二插销29。该两扣合体30均设有一中间部32,每一中间部32的上侧缘两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出一对平行间隔排列的枢接座34,每一枢接座34上皆开设有一可分别供该两操作体20的第一插销28对应插设并将该两操作体20与该两扣合体30对应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通孔36,而每一扣合体30之下侧缘的两端分别垂直向下延伸出一与该框架60的扣孔64一一对应扣接的扣钩38。组合时(如图3所示),将该两操作体20的第二插销29分别对应插入该压制体10的第一通孔18中使该两操作体20连接在该压制体10的两端,再将该两操作体20的第一插销28分别对应插入该两扣合体30的第二通孔36中,用来分别连接该两扣合体30及该两操作体20,即完成组合。组装时,先将该框架60结合到主板80上用来框置该中央处理器70于其中,并将该散热器50贴设在该中央处理器70上,再将该罩盖40罩在该散热器50上;然后,将该散热器扣合装置1压制体10的靠支部12抵压在该罩盖40的支承部42上,同时使该两扣合体30的扣钩38分别对应并接近该框架60的扣孔64并用手指将各扣钩38按入相对应的扣孔64中,这时该两操作体20处于水平位置(如图5所示);最后,上拉该两操作体20的作动部22使该两操作体20相对于该压制体30朝内旋转到竖直位置(如图6所示),同时利用该第一插销28带动该两扣合体30朝内并向上移动,从而提供足够的扣合力使该两扣合体30的扣钩38对应锁固在该框架60的扣孔64中,即完成组装。拆卸时,下压该两操作体20的作动部22使该两操作体20相对该压制体10朝外旋转到水平位置,同时利用该等第一插销28带动该两扣合体30朝外并向下移动使该两扣合体30的扣钩38松弛在该框架60的扣孔64中,即可依次将各组件拆卸下来而完成拆卸。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扣合装置,包括一压制体、一对操作体及一对扣合体,其中该压制体大致呈方框状,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体的相对两端各设有一对悬臂,每一悬臂的靠末端处朝外翻折出至少一支撑座,而每一支撑座上皆设有一第一通孔;每一操作体均设有一作动部及两连接部,其中每一连接部的至少一侧缘朝外弯折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而每一连接部的至少一侧缘在该第一插销下方横向凸伸出一对应插入该压制体的第一通孔中并将该对操作体连接到该压制体两端的第二插销;每一扣合体均设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的两端各设有至少一枢接座,而每一枢接座上皆开设有一可供该操作体的第一插销对应插设并对应连接该对操作体与该对扣合体的第二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体中央设有两靠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每一靠支部的两末端分别斜向上延伸出一弹片,并具适当弹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悬臂是由每一弹片的末端进一步垂直向下弯折延伸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相同端的两悬臂间均设有一横梁。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是由该作动部一侧边的两端分别垂直向外弯折延伸而成。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两侧缘分别朝外弯折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两侧缘在该第一插销下方分别横向凸伸出一第二插销。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的两端分别垂直向上延伸出一对枢接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散热器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间部的下侧缘的两端均向下分别延伸出一扣钩。专利摘要一种散热器扣合装置,包括一压制体、两操作体及两扣合体。该压制体设有若干悬臂,每一悬臂两侧缘分别设有一支撑座,每一支撑座上均设有一第一通孔。该两操作体各设有两连接部,每一连接部的两侧缘分别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器扣合装置,包括一压制体、一对操作体及一对扣合体,其中该压制体大致呈方框状,其特征在于:该压制体的相对两端各设有一对悬臂,每一悬臂的靠末端处朝外翻折出至少一支撑座,而每一支撑座上皆设有一第一通孔;每一操作体均设有一作动部及两连接部,其中每一连接部的至少一侧缘朝外弯折横向凸伸出一第一插销,而每一连接部的至少一侧缘在该第一插销下方横向凸伸出一对应插入该压制体的第一通孔中并将该对操作体连接到该压制体两端的第二插销;每一扣合体均设有一中间部,该中间部的两端各设有至少一枢接座,而每一枢接座上皆开设有一可供该操作体的第一插销对应插设并对应连接该对操作体与该对扣合体的第二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吉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