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秋香专利>正文

用于导热装置的毛细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048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导热装置的毛细结构,包含有一具有多数网目的金属网,以及多数烧结体设于金属网的网目中,各烧结体是由金属粉末如铜或铜合金烧结而成,通过此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毛细结构不仅具有可挠性而可与导热装置稳固接合,更对工作流体具有极佳的吸附能力。(*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导热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导热装置的毛细结构, 其对工作流体的吸附能力极佳,且具有可挠性而可设置于任意形状的导热 装置,极具应用潜力。
技术介绍
如图1、 2所示,公知的导热装置如均热板1包含有一上壳2与一下 壳3,该上、下壳之间形成一容室4供工作流体如水(图未示)充填于其 中,该上、下壳内壁设有一毛细结构5用以吸附工作流体,并有多数支撑 柱6抵顶于该上、下壳之间,支撑柱6外周缘亦设有毛细结构7,通过由 水吸热蒸发、放热凝结的循环,可将热由下壳3传递至上壳2,或者由上 壳2传递至下壳3。毛细结构5, 7可分三种铜网、烧结铜粉与沟槽,其中,烧结铜粉 对工作流体的吸附能力较佳,铜网次之,沟槽最差,然而,沟槽是直接于 上、下壳2, 3的内壁加工而成,最为直接,铜网则利用扩散接合或热压 等方式与上、下壳结合,结合的强度尚可,铜粉则需以烧结方式与上、下 壳结合,由于重力作用的关系,铜粉不易稳固地与上壳2结合,两者之间 常存有缝隙,长久使用后甚至发生铜粉脱落现象,严重影响导热装置的效 能。因此,如何兼顾毛细结构对工作流体的吸附能力,以毛细结构与上、 下壳的结合稳定性, 一直是业界研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导热装置的毛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金属网,具有多数网目;以及    多数烧结体设于该金属网的网目中,各该烧结体是由金属粉末烧结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香
申请(专利权)人:陈秋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