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976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构造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板面贴附一石墨层,再透过石墨层与铝板层相结合,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与铝板层之间形成一由石墨层所构成的异方性热传导作用,将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热源由石墨层快速传导至铝板层导出,并且令铝板层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另侧的热源均匀分散在整个石墨层,以阻断热源传递至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以达到延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使用寿命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浆显示器(PDP)、发光显示器(OLED)等属于自发光显示器的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散热技术,旨在提供一有效延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使用寿命的散热构造。
技术介绍
按,现在家庭里常看到的映像管式的电视简称CRT,是属于电子激发显示器(Cathodoluminescence),其原理为电子束因高压加速,打到镀上一层磷光质材料的映像管上,电子束经过磁场,使得路径产生偏折而打在映像管的不同位置上,而荧幕涂布一层荧光质材质,分别以三束电子枪撞击而产生RGB三色。由于偏转线圈(yoke)不易使电子束做大幅度的偏转,所以荧幕越大,电子束就需要更长的距离偏移,所以CRT显示器体积大且荧幕成弧形,虽然可以用电磁透镜组将电子束做修正的方式解决CRT荧幕成弧形的课题,而成为所谓全平面电视;但由于CRT体积大重量重、采取类比介面、辐射线更有害视力健康,故不符合未来消费性电子的发展趋势。因此,国内外许多光电科技业者无不致力于新一代显示器的开发,以期能提供一更为轻薄、低辐射的显示器;其中,技术已趋于成熟的新一代显示器则是有电浆显示器(PDP)、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发光显示器(OLED)等。在新一代显示器当中,由于TFT-LCD的液晶本身不会发光所以必须外加光源,也由于需要背光源的设计,所以TFT-LCD的耗电量比自发光的PDP或OLED来的大且重,为了将光源均匀地分布在荧幕的每个角落,所以要有导光板的协助。再加上TFT-LCD在30寸以上天尺寸产品成本仍旧过高,色彩饱和度、视角、应答速度及亮度问题上有待克服,故短期内大尺寸产品以PDP TV较具竞争力。如图1所示,即为目前坊间所见的电浆显示器(PDP,PlasmaDisplay Panel)的基本组成架构示意图,其电浆显示器是以一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为主体,而其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是于两玻璃面板11所构成的放电空间(亦即真空玻璃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然后再透过驱动电路20加电压的方式,使放电空间内部的气体产生放电(也就是电浆效应)而释放出紫外线光,由紫外光线照射涂布在玻璃面板11壁面上的荧光粉12,令荧光粉12被激发出可见光,借以达到「自发光」显示效果。亦即,只要涂布不同的荧光粉,就会激发出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所以PDP则像是将数十万个缩小的日光灯管(也就是放电空间)聚在一起,然后在每一个放电空间内注入混有氖(Ne)与氙(Xe)、或是氦(He)与氙(Xe)混合的惰性气体,并且在这数十万个放电空间内涂布红、蓝、绿三原色的荧光粉,配合驱动电路令这数十万个放电空间的气体产生放电现象,发出紫外线光,激发涂布在放电空间内壁的荧光粉使其产生可见光,再透过适当的影像讯号处理,就能够将三原色混合成彩色的影像。然而,因为PDP的「自发光」显示方式,有可能受到光源所产生的温度影响而降低显示器的效能,因此必须透过散热构造的作用令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热源得以散出以避免因为温度的作用而造成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老化,如图1所示,目前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所公知的散热结构,主要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的面板利用导热层30黏结的铝板层40,以利用导热层30的热传导作用将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所产生的光源传递至铝板层40散出,但由于在铝板层50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另侧包括电源供应器、积体电路等驱动电路20亦会产生热源,其热源同样会透过铝板层40、导热层30回传至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不但会对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的散热效果造成影响,甚至于会因此造成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的温度集中,反而成为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老化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构造,其散热构造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板面贴附一石墨层,再透过石墨层与铝板层相结合,以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与铝板层之间形成一由石墨层所构成的异方性热传导作用,将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热源由石墨层快速传导至铝板层导出,并且令铝板层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另侧的热源均匀分散在整个石墨层,以阻断热源传递至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以达到延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使用寿命的目的。再者,其石墨层是可透过导热铝箔双面胶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构成结合,当然亦可透过导热铝箔双面胶构成石墨层与铝板层的结合,以简化整体散热构造的加工步骤,进而提升自发光显示器的产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构造,其中该散热构造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板面以导热铝箔双面胶贴附一石墨层,该石墨层的四周边缘处以耐高温胶带封边,再以石墨层与铝板层相结合,由石墨层所构成的异方性热传导作用,将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热源由石墨层快速传导至铝板层导出,并且令铝板层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另侧的热源均匀分散在整个石墨层。该石墨层是透过导热铝箔双面胶与铝板层构成结合。该石墨层是透过导热铝箔双面胶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构成结合,该铝板层是透过导热铝箔双面胶与石墨层构成结合。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是于两玻璃面板所构成的放电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以及在放电空间内部的玻璃面板壁面涂布有荧光粉。该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放电空间是注入混有氖Ne与氙Xe的惰性气体。该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放电空间是注入混有氦He与氙Xe的惰性气体。该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放电空间内是涂布红、蓝、绿三原色的荧光粉。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散热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石墨层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激发光显示元件散热构造示意图。图号说明10电激发光显示元件 40铝板层11玻璃面板 50石墨层12荧光粉51耐高温胶带20驱动电路 60导热铝箔双面胶30导热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技术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本技术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构造,其整体散热构造的基本结构组成如图2所示,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的板面贴附一石墨层50,再透过石墨层50与铝板层40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是为电浆显示器(PDP,Plasma Display Panel)的「自发光」显示元件,其是于两玻璃面板11所构成的放电空间中注入惰性气体或水银气体;其中,放电空间是可注入混有氖(Ne)与氙(Xe)、或是氦(He)与氙(Xe)混合的惰性气体,并且放电空间内涂布红、蓝、绿三原色的荧光粉,然后再透过驱动电路20加电压的方式,使放电空间内部的气体产生电浆放电效应而释放出紫外线光,由紫外光线照射涂布在玻璃面板11壁面上的荧光粉12,令荧光粉12被激发出可见光,借以达到「自发光」显示效果。请同时配合叁照图3所示,本技术的重点,即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与铝板层40之间形成一由石墨层50所构成的异方性热传导作用(Anisotropic),其板片状的石墨层50的异方性热传导特性是为可使厚度H方向的热传导系数为7W/M.K,而平面横向L方向的热传导系数为240W/M.K的极度差异性,且其中石墨层50的四周边缘处以耐高温胶带51封边,以免石墨层50中的石墨掉落。因此,可使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的热源由石墨层50快速传导至铝板层40导出,并且令铝板层40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10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散热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构造是在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板面以导热铝箔双面胶贴附一石墨层,该石墨层的四周边缘处以耐高温胶带封边,再以石墨层与铝板层相结合,由石墨层所构成的异方性热传导作用,将电激发光显示元件的热源由石墨层快速传导至铝板层导出,并且令铝板层相对应于电激发光显示元件另侧的热源均匀分散在整个石墨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惠林兆章
申请(专利权)人:天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