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传动系统和混动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927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传动系统和混动车辆,混动传动系统包括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的发动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可传动地连接第一输出轴与车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第一输出轴相连的发电机和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电机,发电机与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线束相连,第二传动组件包括与车轮相连的传动轴和用于连接第一输出轴和传动轴的多模离合器;多模离合器具有单向离合器模式,在单向离合器模式下,第一输出轴和传动轴之间是单向传动关系且第一输出轴可驱动传动轴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动传动系统,可以将混动车辆更为可靠切换至能量回收状态,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提高混动车辆的整体性能。提高混动车辆的整体性能。提高混动车辆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动传动系统和混动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混动传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动传动系统和混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混动车辆是通过多片式离合器完成驱动状态至能量回收状态的切换的,在发动机直驱模式或者混动模式下,制动能量回收时需要切断发动机动力传输,提高驱动电机的能量回收效率,但是频繁切换发动机动力传输会造成控制上的能量损耗以及多片式离合器摩擦产生的热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混动传动系统,可以减少或避免切换发动机动力传输而造成的控制上的能量损耗以及离合器摩擦产生的热量损耗,将混动车辆更为可靠切换至能量回收状态,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提高混动车辆的整体性能。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混动传动系统的混动车辆。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混动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车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发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线束相连,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车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多模离合器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车轮相连,所述多模离合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所述多模离合器具有单向离合器模式,在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是单向传动关系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
[0006]根据本技术的混动传动系统,通过设置具有单向离合器模式的多模离合器,可以减少或避免切换发动机动力传输会造成控制上的能量损耗以及离合器摩擦产生的热量损耗,将混动车辆更为可靠切换至能量回收状态,延长制动能量回收的时间,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效率,提高混动车辆的整体性能。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混动传动系统包括电池包,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二线束相连,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线束相连。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混动传动系统还包括:耦合轴齿组件,所述耦合齿轮组件包括第一耦合齿轮、第二耦合齿轮和耦合齿轮轴,所述第一耦合齿轮和所述第二耦合齿轮设于所述耦合齿轮轴的轴向两端;所述车轮连接有车轮轴,所述车轮轴上设有车轮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相对所述传动轴固定,所述第一耦合齿轮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耦合齿轮
与所述车轮齿轮啮合。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多模离合器还具有双向锁止模式和双向自由模式,
[0010]在所述双向锁止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是双向传动关系,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以及所述传动轴可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输出轴;
[0011]在所述双向自由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无传动关系。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所述多模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正向棘爪和弹性件,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内圈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所述内圈包括主圈体和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连接于所述主圈体朝向所述外圈的外周壁且沿内圈的周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限定处限位槽;所述正向棘爪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圈,在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的方向上,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的上游侧,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可分离的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圈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相连,所述多模离合器在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下,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在所述主圈体的周向上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外圈具有容纳所述正向棘爪的容纳槽,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可运动地容纳于所述容纳槽内。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模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正向棘爪和反向棘爪,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内圈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均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连接端均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圈,所述内圈包括主圈体和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连接于所述主圈体朝向所述外圈的外周壁且沿所述主圈体的周向间隔排列,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限定处限位槽;在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的方向上,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的上游侧,所述反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的下游侧,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均可分离的设于所述限位槽中;其中,在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下,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在所述内圈的周向上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外;在所述双向锁止模式下,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均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在所述内圈的周向上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在所述双向自由模式下,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均位于所述限位槽外。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模离合器还包括驱动件和模式切换盘,所述模式切换盘设于所述外圈的靠近所述正向棘爪的轴向一端,所述模式切换盘沿所述外圈的周向可运动以调节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的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盘相对所述外圈具有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和第三工作位置,所述模式切换盘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多模离合器处于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所述模式切换盘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多模离合器处于所述双向自由模式;所述模式切换盘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所述多模离合器处于所述双向锁止模式;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模式切换盘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第二工作位置和所述第三工作位置之间切换。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式切换盘具有峰谷结构,所述峰谷结构与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可滑动接触,所述峰谷结构包括谷部和峰部,所述谷部和所述峰部为多个且沿所述内圈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谷部朝向所述内圈的中心轴线凹陷,且所述谷部远离所述内圈的中心轴线的一端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面靠近所述主圈体,所述峰部朝向外圈凸出且所述峰部的峰顶相对于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面远离所述主圈体;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与所述谷部抵接,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与所述峰部的峰顶抵接;在所述第二工作位置,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均与所述峰部的峰顶抵接;在所述第三工作位置,所述正向棘爪和所述反向棘爪的自由端均与所述谷部抵接。
[0017]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混动车辆,包括:混动传动系统,所述混动传动系统为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出轴;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车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发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线束相连,所述发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可传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车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多模离合器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车轮相连,所述多模离合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所述多模离合器具有单向离合器模式,在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是单向传动关系且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电池包通过第二线束相连,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第三线束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耦合轴齿组件,所述耦合轴齿组件包括第一耦合齿轮、第二耦合齿轮和耦合齿轮轴,所述第一耦合齿轮和所述第二耦合齿轮设于所述耦合齿轮轴的轴向两端;所述车轮连接有车轮轴,所述车轮轴上设有车轮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设有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且相对所述传动轴固定,所述第一耦合齿轮分别与所述传动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耦合齿轮与所述车轮齿轮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离合器还具有双向锁止模式和双向自由模式,在所述双向锁止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和所述传动轴之间是双向传动关系,所述第一输出轴可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以及所述传动轴可驱动转动所述第一输出轴;在所述双向自由模式下,所述第一输出轴与所述传动轴之间无传动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模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正向棘爪和弹性件,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所述内圈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所述内圈包括主圈体和多个限位凸起,多个所述限位凸起连接于所述主圈体朝向所述外圈的外周壁且沿内圈的周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限定处限位槽;所述正向棘爪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外圈,在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的方向上,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的上游侧,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可分离的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圈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相连,所述多模离合器在所述单向离合器模式下,所述正向棘爪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在所述主圈体的周向上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动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具有容纳所述正向棘爪的容纳槽,所述正向棘爪的连接端位于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吉亮朱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