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护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827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护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胶条、外框体、第二电路板、内框体、导电橡胶组及第三电路板。第一电路板设有多个第一电极接点,第一电极接点所围成的区域电连接有重要电子组件。依次将外框体、第二电路板组装于第一电路板上,且第二电路板上具有第二电极接点,以导电橡胶组电连接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内框配置于第二电路板内,并围住第一电路板的重要电子组件。胶条配置于第一电路板上以顶住第二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上设有多个第三电极接点,第三电极接点与导电橡胶组电连接,而盖接于第一电路板、胶条、外框体、第二电路板、内框体及导电橡胶组上方,以实现对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上重要的电子组件的封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防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电路板 被破坏或篡改的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高科技或高精密度的电子组件都可能 遭受不法分子的破坏或篡改,例如不法分子对其电路情况、密码或软 件程序的运行情况等进行监控,从而达到窃取重要数据的目的。为了防护不法分子的破坏或篡改,目前有一种防护电子电路被破坏或篡改的电路板结构。该电路板结构如美国专利第6853093 B2号所 公开的,其利用多层的印刷电路板叠成一口字形的围墙,该口字形围 墙将电子装置的主电路板上的重要电子组件围住,再于该口字形围墙 上方盖上另一块焊接有电子组件的电路板,以实现将主电路板的重要 电子组件的封包。虽然该防护电路板结构设计可以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篡改及监 控,但是以多层印刷电路板叠成一口字形的围墙,在制作上存在困难, 且须花费较多的工时及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容易制作的结构来封包电路板上 重要的电子组件,以达到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篡改或监控电子组件 的目的。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 护结构,用于防止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板的电子电路被破坏、篡改或监 控,其包括第一电路板,其上正反两面具有电子线路,所述正面的 电子线路具有由多个第一电极接点围成的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电连接至少一电子组件;外框体,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外框 体上具有围住所述电子组件的容置区;第二电路板,配置于所述外框 体的容置区,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围住所 述第一电路板上的所述电子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第二电极接 点;导电橡胶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电极接点及第二电路板的 第二电极接点电连接;第三电路板,盖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框体、 第二电路板及导电橡胶组上方,其上正反两面具有电子线路,于所述 正面的具有第三电极接点,所述第三电极接点与所述导电橡胶组电连 接。按照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护结构,既可用于封 包电路板上重要的电子组件、以达到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篡改或监 控电子组件的目的,又易于制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组合完成外观立体示意 图;以及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第一电路板1 连接器12 胶条2第一长边框31 第一短边框32 容置区33 开口 35 螺丝312第一长边电路板41存储卡插槽机构11 第一电才及接点13 外框体3 第二长边框31' 第二短边框32' 嵌槽34、 34' 凸柱311、 311' 第二电路板4 第二长边电路板41'第一端411、 4ir第一短边电路板42 容置空间43 内框5支撑肋板52 螺丝54 导电橡胶组6 导电线62 连接器71 电子组件10 存储卡30第二端412、 412' 第二短边电路板42' 第二电极接点44 围墙51 凸柱53 凹部55 胶块61 第三电路板7 第三电极接点72 按键群组20 电子装置4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护结构包括第一电路板l、胶条2、外框体3、第二电路板4、内框体5、导电橡胶组6及第三电路板7。第一电路板1的两面各具有一电子线路(俗称电网),正面的电子 线路用于与存储卡插槽机构11及连接器12电连接。第一电路板1上 存储卡插槽机构11所在的一侧设有多个排成矩形的第一电极接点13, 在第一电极接点13所围成的区域内可电连接重要、精密或特殊的电子 组件10。胶条2为橡胶材料制成的长条形状,供配置于第一电路板1的存 储卡插槽机构11的一侧边,并与第一电极接点13相邻。外框体3为长形框,其上具有第一长边框31和第二长边框3r 及第一短边框32和第二短边框32'。第一长边框31和第二长边框31' 及第一短边框32和第二短边框32'围成一容置区33。在第二短边框 32'与第一长边框31和第二长边框31'的连接处形成有二嵌槽34、 34'。第一短边框32具有长形开口 35,开口 35供存储卡插入。另,于第一长边框3i和第二长边框3r外侧设有多个中空凸柱3ii、3ir ,多个中空凸柱311、 311'供螺丝312穿过,以将外框体3固定于第一 电^各板1上。第二电路板4配置于外框体3的容置区33内,第二电路板4由第 一长边电路板41和第二长边电路板41'及第一短边电路板42和第二 短边电路板42'组成。第一长边电路板41和第二长边电路板41'上 具有第一端411、 411'及第二端412、 412、第一短边电路板42和第 二短边电路板42'电连接于第一长边电路板41和第二长边电路板41' 之间,并围成一容置空间43。且于第一长边电路板41和第二长边电 路板41'及第一短边电^各板42和第二短边电路板42'上至少各具有 一第二电极接点44。内框5配置于第二电路板4的容置空间43内。内框5的围墙51 上连接有支撑肋板52,以防止内框5变形。于围墙51内连接有多个 中空凸柱53,以供螺丝54穿过,将内框5固定于第一电路板1上。 另于围墙51外部具有多个凹部55,凹部55用于避开导电橡胶组6。导电橡胶组6包括多个立方体胶块61,每个胶块61上具有导电 线62。导电橡胶组6与第一电路板1的第一电极接点13及第二电路 板4的第二电极接点44电连接。第三电路板7与导电橡胶组6电连接,以盖于第一电路板l、胶 条2、外框体3、第二电路板4、内框体5及导电橡胶组6上方,其上 两面具有电子线路,可与连接器71电连接。且于第三电路板7的一面 上设有多个排成矩形状的第三电极接点72,第三电极接点72与导电 橡胶组6电连接后,使第一电路板1、第二电路板4及第三电路板7 电连接。请参阅图2和3,其分别为本技术的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组合 及组合完成外观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在电子电路防护结构在组装 前,第一电路板1在第一电极接点13所围成的区域将重要、精密或特 殊的任一种电子组件10电连接后,再将外框体3组接于第一电路板1 上,以外框体3的容置区33将存储卡插槽机构11及多个第一电极接 点13包围。随后第二电路板4组接于第一电路板3的容置区33内部上,而第一长边电3各板41和第二长边电路^反4r的第一端4U、 4ir延伸于嵌槽34、 34'中,而第二端412、 412'延伸于存储卡插槽机构 11外围,以保护该存储卡插槽机构11。且第二电路板4的容置空间 43将电子组件10围住。在外框体3及第二电路板4组合完成后,将胶条2配置于存储卡 插槽机构11与第二电路板4的第一短边电路板42之间。再将导电橡 胶组6与第一电路板1的第一电极接点13及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电极 接点44电连接,使第一电路板1及第二电路板4电性相通。随后将内框5配置于第二电路板4的容置空间43,以将电子组件 10围住。最后,将第三电路板7盖接第一电路板1、胶条2、外框体3、 第二电路板4、内框体5及导电橡胶组6上方,并使其与导电橡胶组6 电连接,使第一电路板l、第二电路板4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电路板防护结构,用于防止电子装置内部电路板的电子电路被破坏、篡改或监控,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电路板,其上正反两面具有电子线路,所述正面的电子线路具有由多个第一电极接点围成的矩形区域,所述矩形区域电连接至少一电子组件; 外框体,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外框体上具有围住所述电子组件的容置区; 第二电路板,配置于所述外框体的容置区,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围住所述第一电路板上的所述电子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上具有第二电极接点; 导电橡胶组,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电极接点及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电极接点电连接; 第三电路板,盖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外框体、第二电路板及导电橡胶组上方,其上正反两面具有电子线路,于所述正面的具有第三电极接点,所述第三电极接点与所述导电橡胶组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鸿钧罗义雄管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虹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