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78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有一框架和一主风扇,所述框架具有一轴承座,该轴承座具有一贯穿的轴孔,并于该轴孔内容置一个以上的轴承;所述主风扇包含有一轮毂、多个环设于该轮毂周缘的叶片及一套置于所述轴承内的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还包含有一副风扇,其具有多个叶片,该副风扇套置于该主风扇的转轴上而设置于该轴孔内,并随着该转轴一并旋转,该轴孔内壁面具有多个缺槽,该主风扇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风扇,应用于具有热源的设备中,诸如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特别是指除提供对外散热的气流外,还可以提供降低本身工作温度的散热气流的散热风扇。举例来说,在计算机系统中,主机板上具有一中央处理器(CPU),来负责资料的运算工作;CPU在执行运算工作时会产生热能时使CPU温度上升,若CPU的温度上升至一过高的温度,将会使CPU的工作变得不稳定而甚至造成计算机当机的现象,CPU为计算机系统的主要热源,为降低CPU的工作温度,通常在CPU上会加装一个金属散热器,于金属散热器上再装设一散热风扇,使CPU的工作温度传递至金属散热器上,再由散热风扇产生气流吹拂金属散热器进行散热;近年来,对于高速度数据处理的需求,促使CPU在制造与设计上不断的进步,功能与速度并日益强大,在此同时,CPU的工作电压与工作频率也相对提高,使得CPU的工作温度大幅提升,而为了满足一定的散热需求,相对也要求提高散热风扇的运转效率。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公知的散热风扇60包括一转子61及一定子62,该定子62套接于散热风扇扇框63中轴承座631之外,该转子61具有一转轴611以及多片叶片612,藉由叶片612来产生气流,用以吹拂热源。于轴承座631内会设置有轴承64供转轴611套置。如前所述,当散热风扇随着热源的散热需求而提升运转效率时,散热风扇本身的工作温度(如通电后风扇内的永久磁铁受定子激磁而使转子转动所产生的热能,如轴承与转轴摩擦所产生的热能)也随之提高;然而在高温的环境下,会降低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尤其以轴承而言,轴承的温度过高时,容易使得轴承损坏,一但轴承损坏,即会影响风扇的运转,并且产生噪音。虽然散热风扇用来散发外界热源,然而在高运转效率的要求下,散热风扇本身也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温度,而散热风扇本身所产生的工作温度,却会影响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在电子设备的性能逐渐提升的状况下,此一问题将会日益严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有一框架和一主风扇,所述框架具有一轴承座,该轴承座具有一贯穿的轴孔,并于该轴孔内容置一个以上的轴承;所述主风扇包含有一轮毂、多个环设于该轮毂周缘的叶片及一套置于所述轴承内的转轴,其中,所述散热风扇还包含有一副风扇,其具有多个叶片,该副风扇套置于该主风扇的转轴上而设置于该轴孔内,并随着该转轴一并旋转,该轴孔内壁面具有多个缺槽,该主风扇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所述主风扇的通气孔设置在主风扇的轮毂上。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所述主风扇还包括一铁壳,所述轮毂套设在该铁壳外,所述通气孔设置在该铁壳上,并且铁壳与轮毂具有空隙。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该通气孔与该缺槽构成一气体流路。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该通气孔、该空隙与该缺槽构成一气体流路。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还包含有一电磁体,套设于该轴承座上并与一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磁体具有多个磁极。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该电路板上具有多个散热孔。如上所述的一种散热风扇,其中,该轮毂顶部表面具有多个肋,所述肋位于该轮毂与该铁壳之间,形成所述的空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电磁体通过电流时,电磁体会产生磁场并与主风扇互斥,使主风扇进行旋转运动而产生主气流,利用主气流来对外界的热源进行散热;另外由于副风扇装设于主风扇转轴而位于散热风扇的内部,副风扇可随着主风扇一并旋转来产生副气流,副气流可以导引散热风扇本身运转的热能向外散出,以降低散热风扇本身的工作温度。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若干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框架50用以容置电磁体10及主风扇20,并且供螺丝(图中未示)或是其它结合手段安装于欲散热的位置处,其中框架50底部中央位置处延伸有一轴承座51,在轴承座51上可依序套设电路板40及电磁体10;轴承座51具有一贯穿的轴孔511,于轴孔511内设有至少一轴承14,其中轴孔511内圆周面上具有多个缺槽512,使得即使轴承14套设轴孔511内,气流仍能够由缺槽512流入或流出。电磁体10套设于框架50的轴承座51上,并且与同样套置在轴承座51上的电路板40构成电性连接,电磁体10具有多个磁极12(磁极的组成为公知的技术,故不再多作赘述),当电流通过磁极12时,磁极12会产生磁场,以促使主风扇20转动。主风扇20包含有一轮毂21及多个环设于轮毂21周缘的叶片22,轮毂21呈一杯状体,于轮毂21内部中央处延伸有一转轴211,可套置于轴承座51的轴承14内,当轮毂21旋转带动其叶片22一并旋转并产生主气流时,主气流主要对外界的热源(如个人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吹拂,以对外界热源散热。另外,于轮毂21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13,以供气流进出。副风扇30由套环31及多个设置于套环31周缘的叶片32所组成,套环31套置于主风扇20的转轴211上而设置于轴承座51的轴孔511内,副风扇30可随着转轴211一并地旋转,当副风扇30旋转时,叶片32一并的旋转而产生副气流,副气流主要于轴承座51的轴孔511内部造成气流,以对散热风扇内部进行散热。如图3A、图3B所示,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散热风扇,其具有一主风扇20及一副风扇30,主风扇20用以产生主气流,以对外界的热源进行散热,副风扇30用以产生副气流,以对散热风扇本身内部自行散热;由主风扇20顶面的通气孔213及轴承座51的缺槽512构成一气体流路,气体流路可以引入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并且副气流可以经由气体流路导引,将散热风扇本身的热能向外排出,使得散热风扇除可对外进行散热外,更可有效降低本身的工作温度,延长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电路板40上还可开设多个散热孔41,有助于散热风扇自身的散热。如图4A所示,为本技术中主风扇20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主风扇20由轮毂21、铁壳23及环设于轮毂21周缘的多个叶片22所组成,该轮毂21具有一中心孔,如图4B及图4C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该主风扇20在顶部内表面周缘具有多个肋215,当轮毂21套于铁壳23的外部时,可借助该多个肋215而于轮毂21和铁壳23之间构成一空隙,即形成另一较大的进气位置,使得主风扇20除了可借助铁壳上的多个通气孔引入空气外,还可借助该空隙引领更多的外界空气进入散热风扇内部,更有利于内部工作温度的散热。图5B所示为本技术轴承座51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轴承座51内容置轴承14的邻近壁面上开设有多个缺槽514,在图5A所示的使用该轴承座的第三实施例中,当轴承14组装于轴承座51内时外界的空气仍可经由轴承座51的缺槽514流出,由主风扇20顶面的通气孔213及轴承座51的缺槽514构成一气体流路,气体流路可以引入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并且副气流可以经由气体流路导引,将散热风扇本身的热能向外排出,以进行散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所有依本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有一框架和一主风扇,所述框架具有一轴承座,该轴承座具有一贯穿的轴孔,并于该轴孔内容置一个以上的轴承;所述主风扇包含有一轮毂、多个环设于该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喜林国正林振章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