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功率电子、电力及光电子器件的冷却装置, 特别是一种直肋热扩展强化结构微细尺度复合相变取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大功率电子、电力及光电子器件的冷却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 种是采用散热片结合风扇进行空冷,这种技术通过在发热体表面加贴散热 肋片并在两者的接触面上涂抹导热硅胶(硅脂)以减小导热热阻,风扇安 置在散热肋片端面上利用对流换热原理将热量通过肋片表面散失到环境 中去,从而保证器件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工作。这种技术的主要缺陷是 随着电子、电力及光电子器件功率的提高,器件维持正常的工作温度时所 需散失的热量增加,风扇的功耗和肋片所需的散热面积越来越大,而散热 面积的增大又会降低肋片的效率,散热总能力无法大幅提高。另一种方法 是采用水泵进行强制水冷,水流过发热体的表面带走发热体产生的热量, 随着电子、电力及光电子器件功率的增加,散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就会越 大,散热总能力同样无法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风冷及水冷散热技术需要较大散热面积、散 热能力不足的技术缺陷,公开一种直肋热扩展强化结构微细尺度复合相变 取热装置,该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肋热扩展强化结构微细尺度复合相变取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取热器,所述取热器为抽真空的密封体且其内灌注有液体工质;取热器的一侧壁为受热壁,受热壁由导热材料制成,在受热壁内表面设有多个直肋,形成直肋群;在直肋外表面和肋间壁面上设有多个毛细微槽道,形成微槽群,毛细微槽道形成毛细力,以将毛细微槽道边的液体工质吸入到微槽道内,并在微槽道内形成能进行相变换热的薄液膜区域;取热器壳体上设置有使蒸汽流向冷凝器的蒸汽出口和使凝结液从冷凝器流回的凝结液入口;使用时,受热壁的外表面与发热体外表面紧密贴连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功,肖送连,王涛,唐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