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盘及拖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43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提出了一种底盘及拖拉机,底盘包括主变速箱,以及与主变速箱连接的后机架,所述主变速箱上设有前转向桥和固定支架,所述前转向桥的一侧设有第一拐臂,所述前转向桥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拐臂;所述底盘还包括若干根连接杆和若干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拐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此结构的底盘,其转向角度大,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和通过效率较高。通过性和通过效率较高。通过性和通过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盘及拖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底盘及拖拉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结构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等,已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较为有效的提高了种植效率。
[0003]现有结构的拖拉机,转向时,使前轮往预定方向转向,后轮无法转向,只能随动。因此,普遍存在转向角度小,转弯半径较大,在农村道路或崎岖道路上行驶时,其通过性相对较差,通行效率较低。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转向角度大、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和通行效率高的底盘,以及包括此底盘的拖拉机,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向角度大、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和通行效率高的底盘,以及包括此底盘的拖拉机。
[0006]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底盘,包括主变速箱,以及与主变速箱连接的后机架,所述主变速箱上设有前转向桥和固定支架,所述前转向桥的一侧设有第一拐臂,所述前转向桥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拐臂;所述底盘还包括若干根连接杆和若干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拐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后机架上还设有后转向桥,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所述后转向桥上设有第四拐臂,所述第四拐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固定连接。此结构的底盘,需要转向时,以左转为例,第一拐臂带动前转向桥向左转动,前转向桥把转向力传递至第二拐臂,第二拐臂传递至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传递至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传递至第五连接杆,第五连接杆传递至第六连接杆,第六连接杆传递至第四拐臂,再通过第四拐臂带动后转向桥向右转动,即图所示状态,前转向桥向左转动,后转向桥向右转动,因此,与现有结构的底盘相比,其可实现较大的转向角度,较小的转弯半径,其通过性和通行效率可得到有效提高。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前转向桥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拐臂相对设置的第三拐臂,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拐臂和第三拐臂活动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背离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后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五拐臂,所述第五拐臂与所述第四拐臂相对设置,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拐臂活动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盘上设有前桥,所述前桥的一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所述前转向桥通过所述第一铰接部与所述前桥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后机架上设有后桥,所述后桥的一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后转向桥通过所述第二铰接部与所述后桥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为折弯板,所述后机架上设有第八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接板置于所述第八铰接点上,并可绕所述第八铰接点旋转。
[001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盘上分别设有第三铰接点、第四铰接点和第五铰接点,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三多接点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铰接点多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铰接点铰接。
[001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底盘还包括第六铰接点、第七铰接点、第九铰接点、第十铰接点和第十一铰接点,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六铰接点与所述第四拐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七铰接点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十铰接点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一铰接点与所述第四拐臂连接。
[0015]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拖拉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为如上所述的底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底盘直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的底盘处于进行左转弯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0020]1主变速箱
ꢀꢀꢀꢀꢀꢀꢀꢀꢀꢀꢀꢀꢀꢀ
11前转向桥
ꢀꢀꢀꢀꢀꢀꢀꢀꢀꢀꢀ
111第一拐臂
[0021]112第二拐臂
ꢀꢀꢀꢀꢀꢀꢀꢀꢀꢀꢀꢀ
113第三拐臂
[0022]12固定支架
ꢀꢀꢀꢀꢀꢀꢀꢀꢀꢀꢀꢀꢀ
121第一连接板
[0023]2后机架
ꢀꢀꢀꢀꢀꢀꢀꢀꢀꢀꢀꢀꢀꢀꢀꢀ
21后转向桥
ꢀꢀꢀꢀꢀꢀꢀꢀꢀꢀꢀ
22前桥
[0024]23后桥
[0025]31第一连接杆
ꢀꢀꢀꢀꢀꢀꢀꢀꢀꢀꢀ
32第二连接杆
ꢀꢀꢀꢀꢀꢀꢀꢀꢀꢀ
33第三连接杆
[0026]34第四连接杆
ꢀꢀꢀꢀꢀꢀꢀꢀꢀꢀꢀ
35第二连接板
ꢀꢀꢀꢀꢀꢀꢀꢀꢀꢀ
36第五连接杆
[0027]37第六连接杆
[0028]41第一铰接部
ꢀꢀꢀꢀꢀꢀꢀꢀꢀꢀꢀ
42第二铰接部
ꢀꢀꢀꢀꢀꢀꢀꢀꢀꢀ
43第四拐臂
[0029]44第五拐臂
ꢀꢀꢀꢀꢀꢀꢀꢀꢀꢀꢀꢀꢀ
45第三铰接部
ꢀꢀꢀꢀꢀꢀꢀꢀꢀꢀ
46第四铰接部
[0030]51第一铰接点
ꢀꢀꢀꢀꢀꢀꢀꢀꢀꢀꢀ
52第二铰接点
ꢀꢀꢀꢀꢀꢀꢀꢀꢀꢀ
53第三铰接点
[0031]54第四铰接点
ꢀꢀꢀꢀꢀꢀꢀꢀꢀꢀꢀ
55第五铰接点
ꢀꢀꢀꢀꢀꢀꢀꢀꢀꢀ
56第六铰接点
[0032]57第七铰接点
ꢀꢀꢀꢀꢀꢀꢀꢀꢀꢀꢀ
58第八铰接点
ꢀꢀꢀꢀꢀꢀꢀꢀꢀꢀ
59第九铰接点
[0033]60第十铰接点
ꢀꢀꢀꢀꢀꢀꢀꢀꢀꢀ
61第十一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变速箱,以及与主变速箱连接的后机架,所述主变速箱上设有前转向桥和固定支架,所述前转向桥的一侧设有第一拐臂,所述前转向桥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拐臂;所述底盘还包括若干根连接杆和若干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后机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拐臂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后机架上还设有后转向桥,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五连接杆和第六连接杆,所述后转向桥上设有第四拐臂,所述第四拐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前转向桥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拐臂相对设置的第三拐臂,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拐臂和第三拐臂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还包括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杆背离所述第六连接杆的一端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向桥上还设有第五拐臂,所述第五拐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陈震霖蒋艳铼周志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桑铼特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