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738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涉及钢管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打钻导致钢管的外壁的钻孔最终成孔的形状不标准或成孔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所述模具包括下模件和上模件,所述下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上模件的底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环槽的第二环槽,所述下模件的顶面还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下模件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配合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连接槽一一对应,所述下模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于钻床,所述上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钻头伸入的钻孔,所述钻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槽。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


[0001]本申请涉及钢管加工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钢管是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也是一种经济钢材。钢管生产技术的发展开始于自行车制造业的兴起、19世纪初期石油的开发、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舰船、锅炉、飞机的制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火电锅炉的制造,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石油天然气的钻采和运输等,都有力地推动着钢管工业在品种、产量和质量上的发展。
[0003]在现有技术中,钢管的截面一般为圆形,当钢管需要在管壁打孔以连接其它管道时,首先在管壁的目标位置划线,再通过人工使用钻具沿该划线在钢管的管壁上打钻,由于钢管的外壁为圆弧面,钻具的钻头在钻孔的过程中容易沿钢管的圆弧面滑动,导致最终成孔的形状不标准(成孔的截面过大),或成孔的位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打钻导致钢管的外壁的钻孔最终成孔的形状不标准或成孔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所述钢管外壁沿自身周向方向连接有装配环,所述模具包括下模件和上模件,所述下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上模件的底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环槽的第二环槽,所述下模件的顶面还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下模件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配合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连接槽一一对应,所述下模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于钻床,所述上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钻头伸入的钻孔,所述钻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当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上模件的底面抵靠于所述下模件的顶面,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成用于嵌设所述钢管的钢管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围成用于嵌设所述装配环的环槽。
[0007]优选地,所述钻孔内嵌设有钻套,所述钻套与所述钻孔过盈配合。
[0008]优选地,所述钻孔的孔壁靠近所述上模件的顶面的一端形成有环状台阶面,所述钻套的一端连接有配合所述台阶面的套环。
[0009]优选地,所述钻套靠近所述上模件的顶面的一端的端部内壁形成有便于钻头进入的倒角。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圆柱,所述圆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模件的顶面,另一端的端部呈锥形。
[0011]优选地,所述下模件开设有多个配合所述紧固件的连接孔,多个所述紧固件和多个所述连接孔一一对应。
[0012]优选地,所述下模件和所述上模件均为长方体,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长方体
的一面,所述连接件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且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长方形的两个对角处。
[0013]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4]首先将下模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钻床上(下模件沿水平方向放置),再将钢管的部分嵌入第一凹槽内,且使装配环的部分嵌入到第一环槽内,再将上模件的底面抵靠于下模件的顶面,使连接件嵌入连接槽内,连接件用于限制上模件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围成用于嵌设钢管的钢管槽,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围成用于嵌设装配环的环槽,将钢管限制在模具内,然后工人将钻头伸入到钻孔内,对钢管的外壁进行打钻,完成钢管的外壁工作,钻头通过上模件的钻孔的限制,不会沿圆弧面滑动,保证了最终成孔的形状标准和成孔位置准确,其中,下模件和上模件安装和拆卸方式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0016]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下模件;11、连接件;12、连接孔;2、上模件;21、连接槽;22、钻孔;221、环状台阶面;3、钢管槽;31、第一凹槽;311、第一环槽;32、第二凹槽;4、钻套;41、套环;5、钢管;51、装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内”、“外”指的是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术语“第一”、“第二”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申请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24]参考附图1

4,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钢管5外壁沿自身周向方向连接有装配环51,模具包括下模件1和上模件2,下模件1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1,上模件2的底面开设有配合第一凹槽31的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的槽底开设有配合第一环槽311
的第二环槽,下模件1的顶面还连接有多个连接件11,下模件1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配合连接件11的连接槽21,多个连接件11与多个连接槽21一一对应,下模件1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于钻床,上模件2的顶面开设有用于钻头伸入的钻孔22,钻孔22连通第二凹槽32;当连接件11嵌入连接槽21内时,上模件2的底面抵靠于下模件1的顶面,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围成用于嵌设钢管5的钢管槽3,第一环槽311和第二环槽围成用于嵌设装配环51的环槽。
[0025]首先将下模件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钻床上(下模件1沿水平方向放置),再将钢管5的部分嵌入第一凹槽31内,且使装配环51的部分嵌入到第一环槽311内,再将上模件2的底面抵靠于下模件1的顶面,使连接件11嵌入连接槽21内,连接件11用于限制上模件2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时,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围成用于嵌设钢管5的钢管槽3,第一环槽311和第二环槽围成用于嵌设装配环51的环槽,将钢管5限制在模具内,然后工人将钻头伸入到钻孔22内,对钢管5的外壁进行打钻,完成钢管5的外壁工作,钻头通过上模件2的钻孔22的限制,不会沿圆弧面滑动,保证了最终成孔的形状标准和成孔位置准确,其中,下模件1和上模件2安装和拆卸方式简单可靠。
[0026]钻孔22位置可以根据钢管5需要打钻的位置进行选择,即上模件2在加工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管钻孔的模具,所述钢管外壁沿自身周向方向连接有装配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下模件和上模件,所述下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上模件的底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环槽的第二环槽,所述下模件的顶面还连接有多个连接件,所述下模件的底面开设有多个配合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槽,多个所述连接件与多个所述连接槽一一对应,所述下模件通过多个紧固件连接于钻床,所述上模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钻头伸入的钻孔,所述钻孔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当所述连接件嵌入所述连接槽内时,所述上模件的底面抵靠于所述下模件的顶面,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围成用于嵌设所述钢管的钢管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围成用于嵌设所述装配环的环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内嵌设有钻套,所述钻套与所述钻孔过盈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亮于翠翠苏海毛涛蒋燕刚刘达孙楠叶贵清刘庆明徐彬李楠刘宝贵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美联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