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95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架设固结段主梁施工支架,完成固结段主梁和过渡墩的施工;步骤二、在固结段主梁的两侧安装前支点挂篮,在前支点挂篮上悬浇梁段混凝土,张拉斜拉索,完成第一梁段施工,挂篮逐步前移,张拉斜拉索,依次完成主梁梁段的施工;步骤三、建造辅助墩,在辅助墩的顶部安装连续梁支架,在连续梁支架的顶部完成辅助墩梁段的施工,在辅助墩梁段的顶部桥面铺设压重件;步骤四、完成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合拢完成后调整斜拉索索力,施工桥面附属工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辅助墩的墩顶采用均布式的桥面压重方式,使压重层于桥面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有利于梁内检修通道顺畅。畅。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在运营状态下,斜拉桥在辅助墩处会出现较大的支座负反力,现有技术中,解决辅助墩支座负反力的常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置拉索体系联结主梁与墩身;二是加压重。由于斜拉桥内部空间有限,设计施工较为困难,因此,通常第二种应用较为普遍。通常情况下,为充分有效的解决辅助墩支座负反力,施加的重块不仅重量非常大,而且需要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如专利公开号为CN202401384U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钢桁斜拉桥压重构造,包括上压重混凝土和下压重混凝土,但是,上压重混凝土和下压重混凝土通常体积较大,桥梁建造过程中不仅不容易放置,也很难做到较为精确的控制,浇筑时因水泥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低热传导性,容易导致内外温差过大,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易出现早期裂缝,从而降低甚至破坏结构的承载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架设固结段主梁施工支架,完成固结段主梁和过渡墩的施工;步骤二、在固结段主梁的两侧安装前支点挂篮,在前支点挂篮上悬浇梁段混凝土,张拉斜拉索,完成第一梁段施工,挂篮逐步前移,张拉斜拉索,依次完成主梁梁段的施工;步骤三、建造辅助墩,在辅助墩的顶部安装连续梁支架,在连续梁支架的顶部完成辅助墩梁段的施工,在辅助墩梁段的顶部桥面铺设压重件;步骤四、完成中跨合拢段的施工,合拢完成后调整斜拉索索力,施工桥面附属工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墩梁段的顶部两侧对称开设有配重槽,所述压重件对称放置入两侧的配重槽内,其中,所述压重件包括依次远离所述辅助墩的中压重块、次压重件和边压重块,所述中压重块的顶部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第一卡槽,所述边压重块靠近次压重件的一侧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次压重件包括多个次压重块,每个次压重块的顶部靠近边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第二卡槽,每个次压重块靠近中压重块的一侧均设置垂直向外延伸的第二凸棱,每个压重件的中压重块、多个次压重块和边压重块依次搭接并匹配容纳入任一配重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边跨均布式配重工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苏麒姜凤连王宏波李青陈贵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