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716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7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地表层,所述地表层内侧底部插接有侧木桩,所述侧木桩内侧设置有钢骨架一,所述地表层底部内壁安装有底座树木组件;所述底座树木组件用于和地表层表面接触,防止下陷,所述底座树木组件顶部设置有钢骨架二,所述钢骨架二顶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中部插接有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外表面铆接有套板,所述承重底座顶端安装有桥梁,所述桥梁底部两侧安装有侧承重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桥梁地基的防沉降效果,具有对整个地基加固结构的震动进行消除和缓冲,通过泥土的特性减小地基加固结构在地震时的震动,对泥土内水分的排除作用,防止泥土内水分过多造成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桥梁基础是桥梁结构物直接与地基接触的最下部分,是桥梁下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的部一部分地层则称为地基,地基与基础受到各种荷载后,其本身将产生应力和变形,为了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地基和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形也应在容许范围之内,桥梁基础的作用是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并把它们和下部结构荷载传递给地基;

2、而在地震多发和地面沉降现象较为严重的地区,高架桥梁的抗震性和防沉降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大多采用液压减震器和提高支撑面或者多打入较深的地桩来实现抗震和防沉降的,这种做法一是因为采用液压减震的方式较为普通,减震性受液压减震器的好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并且采用打入很深的地桩或者采用增大桥墩的方式,直接与地下泥土进行接触,久而久之也会由于直接与积水和淤泥接触时间过久,造成混凝土和钢筋长时间浸泡下受到腐蚀,造成不稳定性而导致的桥梁的偏移,会影响桥梁的安全性,造成崩塌事件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减震性受液压减震器的好坏和使用寿命的影响,采用打入很深的地桩或者采用增大桥墩的方式,直接与地下泥土进行接触,久而久之也会由于直接与积水和淤泥接触时间过久,造成混凝土和钢筋长时间浸泡下受到腐蚀,造成不稳定性而导致的桥梁的偏移。

2、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地表层,所述地表层内侧底部插接有侧木桩,所述侧木桩内侧设置有钢骨架一,所述地表层底部内壁安装有底座树木组件;

3、所述底座树木组件用于和地表层表面接触,防止下陷,所述底座树木组件顶部设置有钢骨架二,所述钢骨架二顶部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中部插接有承重底座,所述承重底座外表面铆接有套板,所述承重底座顶端安装有桥梁,所述桥梁底部两侧安装有侧承重板,所述侧承重板一侧顶部安装有蒸发组件,所述承重底座及侧承重板外表面套接有钢骨架三,所述钢骨架三焊接在套板的底部;

4、所述蒸发组件用于加速地基内泥土内水分的蒸发速度,所述承重底座两侧安装有树枝仿生组件,所述树枝仿生组件用于对地基内泥土进行加固和内部水分的传输;

5、所述树枝仿生组件端部设置有吸水组件,所述吸水组件用于吸收地基内泥土内部的水分。

6、优选地,所述侧木桩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侧木桩设置为阵列式安装,所述钢骨架一和钢骨架二内部填满混凝土,所述侧承重板内部设置为空心状态。

7、优选地,所述底座树木组件包括有木材,所述木材设置在地表层的底部表面,所述木材设置为矩形整齐摆放,并且两端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连接杆。

8、优选地,所述蒸发组件包括有滤板,所述滤板设置在侧承重板一侧凸出部分的顶部,所述滤板顶部安装有横栏,所述横栏内壁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外表面套接有风扇,所述风扇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转轴与横栏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树枝仿生组件包括有主杆,所述主杆安装在侧承重板的两侧,所述主杆内壁开设有开槽一,所述主杆一侧安装有副杆,所述副杆内壁开设有开槽二,所述副杆端部设置有吸水组件。

10、优选地,所述主杆和副杆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主杆和副杆设置为多组呈树杈状分布,所述侧承重板的两侧及树枝仿生组件周围填满泥土。

11、优选地,所述吸水组件包括有吸水球,所述吸水球安装在副杆的端部,并且与副杆端部相互贯通,所述吸水球外表面安装有限位钉,所述吸水球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

12、优选地,所述吸水球内壁设置为空腔状态,所述吸水球内壁填充有吸水颗粒,所述吸水颗粒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限位钉设置为伞形叠加状。

13、优选地,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首先工作人员在挖好基坑后,将基坑四周和底面凿平,最后将侧木桩紧贴基坑四周,打入底面三分之二,打好一排侧木桩后,随后将钢骨架一紧贴放入四周侧木桩的内壁,并灌入混凝土,待钢骨架一和混凝土干透后融为一体,变成一堵水泥墙;

15、s2:在基坑底面也整齐摆放矩形的木材,并在两侧固定安装座,再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铺设在泥土表面;

16、s3:在底座树木组件顶部安装钢骨架二,并灌入混凝土,待钢骨架二和混凝土干透后融为一体,变成一层钢筋混凝土层,最后在钢筋混凝土层顶部安装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

17、s4:在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顶端安装好桥梁,桥梁与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之间焊接好之后,将侧承重板的两侧安装好树枝仿生组件和吸水组件,并将之前挖出的泥土填满在树枝仿生组件和吸水组件与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之间的缝隙中;

18、s5:最后在承重底座的中部与地面平行的位置安装钢骨架三,并在内部灌入混凝土,待钢骨架三和混凝土干透后融为一体,变成一层钢筋混凝土层,并通过套板在承重底座表面钻孔,打入膨胀螺丝,最后由螺栓固定,完成桥梁地基加固结构的安装。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底座树木组件,通过紧贴基坑四周,打入底面三分之二的侧木桩和紧贴放入四周侧木桩的内壁,并灌入混凝土,待钢骨架一和混凝土干透后融为一体,变成一堵水泥墙对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进行四周的固定,通过整齐摆放矩形的木材,并在两侧固定安装座,再通过连接杆进行串联,铺设在泥土表面进行隔振和防沉降作用,可以更好的节省资源,提高桥梁地基的防沉降效果;

21、2、将之前挖出的泥土填满在树枝仿生组件和吸水组件与承重底座和侧承重板之间的缝隙中,填满后进行夯实,对挖出的泥土进行现场回收利用,避免浪费,通过泥土具有一定的松软性和粘附性,具有一定的抗震效果,当地震来袭时,泥土松软的特性对整个地基加固结构的震动进行消除和缓冲,减小地基加固结构在地震时的震动;

22、3、在下雨时,雨水渗透到泥土中后,通过吸水颗粒设置为蛭石,由于蛭石具有非常好的吸水效果,可以通过进水孔渗透到若干个吸水颗粒,通过蛭石的吸水特性,将水分吸收,最后通过主杆和副杆内壁开设的开槽一和开槽二,将水分传到至承重底座一侧顶部的开口,并通过自然风,带动若干组风扇在转轴上旋转,通过加快侧承重板内部风的流速,加快吸水颗粒上水的蒸发速度,加快水蒸气的排出,最后由蒸发组件顶部排出,达到对泥土内水分的排除作用,防止泥土内水分过多造成松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地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层(1)内侧底部插接有侧木桩(10),所述侧木桩(10)内侧设置有钢骨架一(11),所述地表层(1)底部内壁安装有底座树木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木桩(10)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侧木桩(10)设置为阵列式安装,所述钢骨架一(11)和钢骨架二(12)内部填满混凝土,所述侧承重板(17)内部设置为空心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树木组件(2)包括有木材(20),所述木材(20)设置在地表层(1)的底部表面,所述木材(20)设置为矩形整齐摆放,并且两端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3)包括有滤板(30),所述滤板(30)设置在侧承重板(17)一侧凸出部分的顶部,所述滤板(30)顶部安装有横栏(31),所述横栏(31)内壁安装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外表面套接有风扇(33),所述风扇(33)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转轴(32)与横栏(31)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仿生组件(4)包括有主杆(40),所述主杆(40)安装在侧承重板(17)的两侧,所述主杆(40)内壁开设有开槽一(41),所述主杆(40)一侧安装有副杆(42),所述副杆(42)内壁开设有开槽二(43),所述副杆(42)端部设置有吸水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40)和副杆(4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主杆(40)和副杆(42)设置为多组呈树杈状分布,所述侧承重板(17)的两侧及树枝仿生组件(4)周围填满泥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组件(5)包括有吸水球(50),所述吸水球(50)安装在副杆(42)的端部,并且与副杆(42)端部相互贯通,所述吸水球(50)外表面安装有限位钉(51),所述吸水球(50)外表面均匀开设有进水孔(52),所述进水孔(52)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球(50)内壁设置为空腔状态,所述吸水球(50)内壁填充有吸水颗粒(53),所述吸水颗粒(53)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限位钉(51)设置为伞形叠加状。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包括地表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表层(1)内侧底部插接有侧木桩(10),所述侧木桩(10)内侧设置有钢骨架一(11),所述地表层(1)底部内壁安装有底座树木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木桩(10)设置为若干组,若干组侧木桩(10)设置为阵列式安装,所述钢骨架一(11)和钢骨架二(12)内部填满混凝土,所述侧承重板(17)内部设置为空心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树木组件(2)包括有木材(20),所述木材(20)设置在地表层(1)的底部表面,所述木材(20)设置为矩形整齐摆放,并且两端设置有若干组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之间设置有连接杆(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3)包括有滤板(30),所述滤板(30)设置在侧承重板(17)一侧凸出部分的顶部,所述滤板(30)顶部安装有横栏(31),所述横栏(31)内壁安装有转轴(32),所述转轴(32)外表面套接有风扇(33),所述风扇(33)的数量设置为若干组,所述转轴(32)与横栏(31)之间设置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地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展李磊李劲松满孝锋赵晋生张春恩顾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