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690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半导体结构至少包括:在衬底上依次设置的连接层、接触孔蚀刻停止层、层间介质层和多层掺杂层;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掺杂层中,且由所述第一凹部开口一侧至底壁一侧,所述第一凹部的径向长度逐渐减小;第二凹部,延伸入部分所述层间介质层中,所述第二凹部的侧壁垂直设置;第三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底部,且所述第三凹部延伸入部分所述连接层,由所述第三凹部的开口一侧至底壁一侧,所述第三凹部的径向长度逐渐减小;以及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和所述第三凹部中。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可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结构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和特征尺寸的减小,接触孔的深宽比(AspectRatio,AR)变得原来越大。当在接触孔内沉积金属时,若接触孔工艺窗口不够优化,很容易在接触孔填充完成后形成一条细缝,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大的空洞,影响器件性能,甚至造成器件失效。而当接触孔的关键尺寸过小时,也易导致接触孔填充异常,进而影响器件的电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的制造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避免在接触孔内形成空洞,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性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
[0006]衬底;
[0007]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0008]接触孔蚀刻停止层,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上;/>[0009]层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连接层,设置在所述衬底上;接触孔蚀刻停止层,设置在所述连接层上;层间介质层,设置在所述接触孔蚀刻停止层上;多层掺杂层,设置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第一凹部,设置在所述掺杂层中,且由所述第一凹部开口一侧至底壁一侧,所述第一凹部的径向长度逐渐减小;第二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底部,且所述第一凹部延伸入部分所述层间介质层中,所述第二凹部的侧壁垂直设置;第三凹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底部,且所述第三凹部穿过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接触孔蚀刻停止层和部分所述连接层,由所述第三凹部的开口一侧至底壁一侧,所述第三凹部的径向长度逐渐减小;以及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和所述第三凹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位于掺杂区上,所述第二凹部的底部所在平面高于栅极顶部所在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的侧壁呈弧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侧壁的倾斜角大于所述第三凹部侧壁的倾斜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结构还包括硬掩模层,且所述硬掩模层位于所述掺杂层上。6.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衬底,且所述衬底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接触孔蚀刻停止层和层间介质层;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设置多层掺杂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万春张留杰伏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