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639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包括两个风扇、两块风冷式地电极、两个陶瓷片、两块高压导热板、一个胶垫、高压电极、胶框,两个风扇分别对应设置于风冷地电极的外侧,其中,风冷式地电极设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其内侧还设有气体进气汇总孔和气体出气汇总孔,陶瓷片、高压导热板、胶垫则固定密封于风冷式地电极内侧的容纳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改变传统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方式,调整风扇的风向使其背对或面对风冷式地电极,以利最佳散热,同时能够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


[0001]本技术涉及板式臭氧发生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

技术介绍

[0002]臭氧(O3)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不稳定、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浅蓝色气体。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可溶于水,且在水中可短时间内自行分解成水合氧,没有二次污染,是理想的绿色高级氧化剂,对除臭、杀菌、脱色和去除有机物等具有高效、快速、环保、安全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果蔬清洗、半导体行业、环境空气消杀、废水处理、制药、食品、化工、农业、造纸等行业。
[0003]由于臭氧的不稳定性,在工业应用中一般需要现场制备,目前,臭氧发生器均为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中,冷却水通道的存在会导致地电极的厚度增加,且需要配备冷水机组,从而增加了装置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而水需要冷却后才能使用,延长了散热工作的等候时间,降低了散热效果,由于车间消毒或空间消毒杀菌使用的臭氧发生器多为中小型,水冷式臭氧发生器对于需要中小型臭氧发生器的车间的空气灭菌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改变传统的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方式,将两个风扇分别对应设置于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并使风冷式地电极在上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冷式地电极

风扇

空间,在下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扇

风冷式地电极

空间,以带走地电极的热量,确保最佳散热,缩短散热工作的等候时间,从而保证臭氧的高产量,同时在风冷式地电极上设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不用设置冷却水通道,因此制造更为方便,进而能够减轻装置的重量、缩小体积、降低成本。
[0005]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包括两个风扇、两块相对设置的风冷式地电极、两个陶瓷片、两块高压导热板、一个胶垫、高压电极、胶框,其中,风冷式地电极的内侧设有容纳凹槽,外侧为翅片式结构,两个风扇对应设置于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风冷式地电极在上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冷式地电极

风扇

空间,风冷式地电极在下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扇

风冷式地电极

空间。
[0006]优选的,两个风扇对应设置于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包括,两个风扇分别对应设置于风冷式地电极具有散热翅片的一侧或对应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侧。
[0007]优选的,陶瓷片、高压导热板、胶垫固定密封于容纳凹槽内,其中,陶瓷片嵌设在容纳凹槽内,陶瓷片与容纳凹槽的底部之间形成一个蛇形通道,即气体放电通道。
[0008]优选的,高压导热板与胶垫上分别设有贯穿的凹槽,高压电极贯穿两侧的高压导热板后与两个陶瓷片抵接。
[0009]优选的,在风冷式地电极上设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风冷式地电极的内侧
还设有气体进气汇总孔和气体出气汇总孔。
[0010]优选的,风冷式地电极的散热面积为0.025~0.05g/m2。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在风冷式地电极上设有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而不用设置冷却水通道,能够缩小体积、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同时在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设置了两个风扇,以带走风冷式地电极的热量,保证最佳散热,缩短了散热工作的等候时间,从而提高了臭氧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水冷式臭氧发生器的放电室的爆炸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的爆炸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的剖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0、水冷式地电极;11、冷却水通道;20、风扇;30、风冷式地电极;31、进气孔;32、出气孔;33、气体进气汇总孔;34、气体出气汇总孔;40、陶瓷片;41、气体放电通道;50、高压导热板;60、胶垫;70、高压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如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包括两个风扇20、两块相对设置的风冷式地电极30、两个陶瓷片40、两块高压导热板50、一个胶垫60、高压电极70、胶框,其中,风冷式地电极30上设有一个进气孔31和一个出气孔32,风冷式地电极30的内侧还设有气体进气汇总口33和气体出气汇总口34,风冷式地电极30的散热面积为0.025~0.05g/m2。
[0022]在本实施例中,风冷式地电极30的外侧为翅片式结构,两个风扇20对应设置于风冷式地电极30的外侧,可以设置于具有散热翅片的一侧,也可以设置于相邻的另一侧,即两个风冷式地电极30相结合的一侧。同时,使风冷式地电极30在上风处为向外吹,即风流向为空间

风冷式地电极30

风扇20

空间,在下风处为向内吹,即风流向为空间

风扇20

风冷式地电极30

空间,从而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
[002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风冷式地电极30的内侧设有容纳凹槽,两块风冷式地电极30相对设置,两个陶瓷片40、两块高压导热板50、一个胶垫60则固定密封于容纳凹槽内,如图3所示,各部件按照如下顺序依次组装:风冷式地电极30

陶瓷片40

高压导热板50

胶垫60

高压导热板50

陶瓷片40

风冷式地电极30,其中,胶垫60两侧的结构对称设置。高压导
热板50与胶垫60上分别设有贯穿的凹槽,高压电极70贯穿两侧的高压导热板50后与两个陶瓷片40抵接,如图4所示,陶瓷片40嵌设在容纳凹槽内,与容纳凹槽的底部形成一个蛇形通道,即气体放电通道41。
[002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风冷式地电极30上设有一个进气孔31和一个出气孔32,风冷式地电极30的内侧还设有气体进气汇总孔33和气体出气汇总孔34,外界空气经过进气孔31,由气体进气汇总孔33进行分流,分别进入两块风冷式地电极30,陶瓷片40在高压作用下形成高压电场,外界空气被快速电离,在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风扇、两块相对设置的风冷式地电极、两个陶瓷片、两块高压导热板、一个胶垫、高压电极、胶框,其中,所述风冷式地电极的内侧设有容纳凹槽,外侧为翅片式结构,所述两个风扇对应设置于所述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所述风冷式地电极在上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冷式地电极

风扇

空间,所述风冷式地电极在下风处的风流向为空间

风扇

风冷式地电极

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板式臭氧发电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风扇对应设置于所述风冷式地电极的外侧包括,所述两个风扇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风冷式地电极具有散热翅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旺凯欧阳吉庭郎赛灵张聪伟赵晓飞樊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胜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