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发生器双冷型臭氧管
[0001]本申请涉及臭氧管设计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双冷型臭氧管。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是杀菌、脱色、除味的强氧化剂,而高浓度的臭氧则具有多方面的用途,目前的臭氧发生器大多采用高压放电方法制取臭氧,由于高压放电方法发热量大,机器温度会变高,而高温又会导致臭氧的分解,严重影响了臭氧的产量和浓度。
[0003]申请号为201920775094.8,公开了一种专利名称为“一种臭氧发生器水冷型不锈钢臭氧管”的臭氧管,该臭氧管包括内电极管、石英管、外电极和管座,石英管的外侧套设有外壳管,外壳管设置于管座上,外壳管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封盖,石英管、内电极管和两个封盖之间构成环形放电室,外电极、外壳管和两个封盖之间构成环形冷却室,两个的封盖上各设置有一个通向内电极管内部的通孔,且此两个通孔上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冷却水管接头,两个的封盖上各设置有一个通向环形放电室的通孔,且此两个通孔上各设置有一个气管接头,外壳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通向环形冷却室的第二冷却水管接头。
[0004]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发生器双冷型臭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用于冷却降温的第一冷却层、通过高压放电用于制取臭氧的制气层以及用于冷却降温的第二冷却层;还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供冷却气体流通的内管、套设于所述内管外的内电极管、套设于所述内电极管上的绝缘体、套设在所述绝缘体上的外电极以及套设在所述外电极上的外管,另外,所述第一冷却层位于所述内管内、所述制气层位于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所述第二冷却层位于所述外管内,且所述外电极与所述绝缘体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绝缘体与所述内电极管之间留有间隙,其中,通过将所述外电极和所述内电极管分别与电连接,利用高压放电的方式将两个间隙同时进行放电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发生器双冷型臭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两端沿自身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且所述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冷却层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头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室,所述第一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