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173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所述臭氧尾气破坏装置被设置为包括双层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外层为保温层,内层为破坏层,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口,加热棒沿其中一个开口延伸至破坏层内,与加热棒对应的另一个开口为排气口,臭氧尾气入口由罐体外延伸至破坏层内且与加热棒处于罐体的同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通过将高温破坏与催化剂破坏相结合,在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尾气破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臭氧水生产
,具体涉及臭氧尾气破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有效地灭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医疗卫生、水处理、制药、食品制备、化妆品制备等需要灭菌或消毒的领域。
[0003]臭氧水亦具有极强的氧化性,是广谱杀菌消毒剂,能杀灭物体表面的细菌病毒,去除果蔬残留农药,且无二次污染。
[0004]臭氧水通过将纯净水或自来水与臭氧气体混合制成,制备过程中未溶解的臭氧需要经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破坏掉,已有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多采用高温破坏或催化剂破坏,然而,单纯采用高温破坏需要将臭氧尾气温度加热到300摄氏度,能耗较高,且高温设备容易导致烫伤危险;完全使用催化剂催化破坏的情况下,由于臭氧尾气中水分含量高,容易导致催化剂受潮,从而使得催化剂失效,影响催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其被设置为包括双层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外层为保温层,内层为破坏层,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口,加热棒沿其中一个开口延伸至破坏层内,与加热棒对应的另一个开口为排气口,臭氧尾气入口由罐体外延伸至破坏层内且与加热棒处于罐体的同一端。
[0006]其中,所述加热棒的长度小于罐体的高度。
[0007]其中,所述加热棒的长度介于罐体高度的1/4至1/2。
[0008]其中,所述破坏层内设置有用于破坏臭氧尾气的催化剂。
[0009]其中,所述破坏层的对称轴与罐体的对称轴同轴。
[0010]其中,还包括温度探头,温度探头通过螺纹固定在罐体内层并延伸至破坏层中,温度探头设置在加热棒所在的一侧。
[0011]其中,所述温度探头与罐体外的温度控制装置连接,温度控制装置与加热棒连接。
[0012]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通过将高温破坏与催化剂破坏相结合,在80

150摄氏度下即可实现高温破坏,同时,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本技术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本技术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的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10

保温层;
[0017]20

破坏层;
[0018]30

加热棒;
[0019]40

排气口;
[0020]50

臭氧尾气入口;
[0021]60

催化剂;
[0022]70

温度探头;
[0023]80

温度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
[0025]图1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是一种呈双层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外层为保温层10,内层为破坏层20,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口,加热棒30沿底端开口延伸至破坏层20内,与加热棒30对应的另一个开口为排气口40,臭氧尾气入口50由罐体外延伸至破坏层20内且与加热棒30处于罐体的同一端,破坏层20内设置有用于破坏臭氧尾气的催化剂60。
[0026]本技术中,加热棒30的长度小于罐体的高度,较佳的,加热棒30的长度介于罐体高度的1/4至1/2。如此,当臭氧尾气经臭氧尾气入口50被导入破坏层20内后,首先经加热棒30被加热至一定温度,之后,在源源不断输送的臭氧尾气的推动下,臭氧尾气由下向上走,再经催化剂催化破坏为氧气,最终由排气口40排入大气。
[0027]本技术中,采用高温破坏与催化剂破坏相结合的手段,高温破坏所需温度降低,具体的,加热棒30的温度保持在80

150摄氏度(优选100摄氏度)后即可将臭氧进行一个初步的分解,剩余未被破坏的臭氧再经催化剂60进一步催化破坏可被彻底破坏为氧气,相较于需要采用300摄氏度高温进行破坏的方案,极大程度降低了能耗;且由于加热棒30已经对臭氧进行了初步破坏,剩余的臭氧破坏过程对催化剂60的使用量消耗较小,也延长了催化剂60的使用寿命,解决了已有的催化破坏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效的弊端。另外,加热棒30在加热臭氧尾气的过程中,臭氧尾气中的水蒸气被蒸发为蒸汽并经排气口40送出,在催化剂60催化破坏臭氧的过程中,臭氧尾气的湿度降低,避免了催化剂60受潮,也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60的使用寿命;再其次,由于加热棒30的加热作用同时增加了催化剂60的温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催化剂60的催化效率,一举三得。
[0028]本技术中,破坏层20外设置有保温层10,保证罐体内部高温外部常温,正常工作状态下,人手触碰罐体外壁也不会造成烫伤事故,保证了使用安全性。
[0029]本技术中,破坏层20的对称轴与罐体的对称轴同轴,也即,破坏层20设置在罐体中心,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在此不加赘述。
[0030]本技术还包括温度探头70,温度探头70通过螺纹固定在罐体内层并延伸至破坏层20中,温度探头70设置在加热棒30所在的一侧,温度探头70与罐体外的温度控制装置80连接,温度控制装置80与加热棒30连接(图未视),根据温度探头70所探测到的温度控制,通过温度控制装置80控制加热棒30的温度。
[0031]本技术提供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通过将高温破坏与催化剂破坏相结合,在80

150摄氏度下即可实现高温破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设备使用安全性,同时,延长了催
化剂的使用寿命。
[0032]虽然本技术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尾气破坏装置被设置为包括双层结构的罐体,罐体的外层为保温层,内层为破坏层,罐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开口,加热棒沿其中一个开口延伸至破坏层内,与加热棒对应的另一个开口为排气口,臭氧尾气入口由罐体外延伸至破坏层内且与加热棒处于罐体的同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长度小于罐体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尾气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棒的长度介于罐体高度的1/4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旺凯欧阳吉庭郎赛灵张聪伟赵晓飞樊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胜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