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Mo/SiO2催化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65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Mo/SiO2催化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能源催化领域,涉及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Mo/SiO2催化剂。

技术介绍

[0002]催化生物油脂(以脂肪酸甲酯为例)加氢脱氧反应如下反应路径路,其中R1为甲基:
[0003][0004]在氢气氛下先对油脂分子内酯基氢解得到脂肪酸,再经加氢脱氧(hydrodeoxygenation,HDO)、脱羰基(decarbonylation,DCN)、脱羧基(decarboxylation,DCX)反应路径转化为n

C
N
或n

C
N
‑1烷烃(正C
N
烷烃或正C
N
‑1烷烃)碳氢燃料。此外,由于催化油脂加氢脱氧反应温度较高(>240℃),产物中存在一定量的异构烷烃和轻质烷烃。其中,加氢脱氧HDO反应路径是羧基连续加氢转化为C

OH、再经C

O加氢裂解脱氧转化为n

C
N
烷烃碳氢燃料和水,或脱水生成α

β和β

γ不饱和烯烃,再进一步加氢生成n

C
N
烷烃碳氢燃料。脱羰基DCN反应路径、脱羧基DCX反应路径都是脱除脂肪酸中

COOH和脱除脂肪酸加氢中间体脂肪醛

CHO生成n

C
N
‑1烷烃碳氢燃料并副产CO2和CO。以上DCN、DCX反应路径所生成n

C
N
‑1烷烃比HDO反应路径所生成n

C
N
烷烃少了一个碳,故降低了产物碳氢燃料中的碳含量。
[0005]当用单金属无硫Ni基催化剂催化时,在吸附脂肪酸甲酯分子时,催化剂中富电子Ni位点会优先与脂肪酸甲酯分子中C
δ+
=O
δ

的C
δ+
结合形成羧酸盐或η1(C)

酰基吸附,使得生物油脂中C=O双键邻位的C

C键被拉伸活化,从而促进DCN/DCX反应途径进行。相比之下,
η2(C,O)

醛基吸附更稳定且更易使得C=O键活化,进而被金属活性中心解离产生活泼H
*
,再进攻所产生的脂肪醇(R

CH2OH)中间体,再经脱水加氢或氢解形成含高碳量的碳氢燃料。
[0006][0007]本专利技术利用Ni原子d轨道上电子密度及Ni原子周边环境与几种吸附构型的密切相关性,通过加入亲氧性助剂M,来精细调控Ni位点电子密度及对Ni位点周边微环境,弱化富电子Ni
δ

与C
δ+
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同时拉伸C=O键而活化C=O键,实现无硫Ni基催化剂催化通过HDO反应途径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高碳量的碳氢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催化通过HDO反应途径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Mo/SiO2催化剂。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0]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Mo/SiO2催化剂,其特征是:
[0011](1)所述生物油脂是癸酸甲酯、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中的任一种,所述生物油脂还来自天然油脂麻疯树油或餐饮废弃烹饪油脂,所述Ni

Mo/SiO2催化剂是由Ni、Mo与SiO2载体构成,Ni、Mo与SiO2载体摩尔比为0.1:0.03:1。
[0012]表1 Ni

M/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分数据
[0013][0014]表1中:
a
比表面,
b
孔体积,
c
孔直径,
d
ICP

OES方法测定,
E
根据XRD的半峰宽依德拜

谢乐(Debye

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Ni粒子直径,
f HRTEM表征得到Ni粒子直径,
g
纳米Ni粒子分散度(分散度指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原子数与催化剂中总金属原子数之比,是通过H2脉冲化学吸附测定计算得到),
h 50℃~300℃范围内H2‑
TPD曲线确定的催化剂表面Ni

H数,Ni

H数代表金属活性位点吸附解离H2产生活泼H(H
*
)进攻含氧官能团(C=O、C

O、C
Ar

O(C
Ar

表示苯环)的能力,即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活性。
[0015]表1Ni

M/SiO2催化剂的酸度分布(mmol
·
g
‑1)
[0016][0017]表2中弱酸(<300℃)、中等酸(300℃~500℃)、强酸(>500℃)是根据NH3‑
TPD曲线确定的;
[0018]Ni

Mo/SiO2催化剂为表面粗糙的介孔颗粒结构,孔径5.48nm,粒径100

200nm,孔体积0.33cm3/g,比表面积185m2/g。表1、表2分别列出了几种亲氧性助剂M修饰的Ni

M/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组分数据、酸分布及其强度的对比结果,可见Ni

Mo/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分数据相对较好:纳米Ni粒子粒径3.84~4.9nm较小,纳米Ni粒子分散度2.35%较好,化学吸附Ni

H 78.3mol/g较多,故Ni

Mo/SiO2催化活性较好,而其酸分布及酸强度适中。
[0019](2)在Ni

Mo/SiO2催化剂与反应原料生物油脂质量比0.2:1、氢压3MPa、反应温度300℃、高压密闭反应4h,冷却,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后,得产物碳氢燃料,结果如表3所示:
[0020]表3Ni

M/SiO2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结果
[0021][0022]Ni

Mo/SiO2催化癸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8.7%,产物n

C
10
、n

C9烷烃选择性分别为81.4%、17.3%;催化月桂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7.9%,产物n

C
12
、n

C
11
烷烃选择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制备碳氢燃料的Ni

Mo/SiO2催化剂,其特征是:(1)所述生物油脂是癸酸甲酯、月桂酸甲酯、肉豆蔻酸甲酯、棕榈酸甲酯、硬脂酸甲酯中的任一种;所述生物油脂还来自天然油脂麻疯树油或餐饮废弃烹饪油脂;所述Ni

Mo/SiO2催化剂是由Ni、Mo与SiO2载体构成,Ni、Mo与SiO2载体摩尔比0.1:0.03:1;Ni

Mo/SiO2催化剂为表面粗糙的介孔颗粒结构,孔径5.48nm,粒径100

200nm,孔体积0.33cm3/g,比表面积185m2/g;表1、表2分别列出了几种亲氧性助剂M修饰的Ni

M/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组分数据、酸强度分布的对比结果,可见Ni

Mo/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分数据相对较好:纳米Ni粒子粒径3.84~4.9nm较小,纳米Ni粒子分散度2.35%较好,化学吸附Ni

H 78.3mol/g较多,故Ni

Mo/SiO2催化活性较好,而其酸度分布适中;Ni

M/SiO2催化剂的孔结构和组分数据表1中:
a
比表面,
b
孔体积,
c
孔直径,
d ICP

OES方法测定,
E
根据XRD的半峰宽依德拜

谢乐(Debye

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Ni粒子直径,
f HRTEM表征得到Ni粒子直径;
g
纳米Ni粒子分散度(分散度指催化剂表面活性金属原子数与催化剂中总金属原子数之比,是通过H2脉冲化学吸附测定计算得到),
h 50℃~300℃范围内H2‑
TPD曲线确定的催化剂表面Ni

H数,Ni

H数代表金属活性位点吸附解离H2产生活泼H(H
*
)进攻含氧官能团(C=O、C

O、C
Ar

O(C
Ar

表示苯环)的能力,即催化生物油脂加氢脱氧活性;表1 Ni

M/SiO2催化剂的酸度分布(mmol
·
g
‑1)表2中弱酸(<300℃)、中等酸(300℃~500℃)、强酸(>500℃)是根据NH3‑
TPD曲线确定的;(2)在Ni

Mo/SiO2催化剂与反应原料生物油脂质量比0.2:1、氢压3MPa、反应温度300℃、高压密闭反应4h,冷却,离心分离出催化剂后,即得产物碳氢燃料:催化癸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8.7%,产物n

C
10
、n

C9烷烃选择性分别为81.4%、17.3%;催化月桂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7.9%,产物n

C
12
、n

C
11
烷烃选择性分别为79.7%、18.2%;催化肉豆蔻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8.5%,产物n

C
14
、n

C
13
选择性分别为81.7%、16.8%;催化棕榈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9.1%,产物n

C
16
、n

C
15
选择性分别为83.4%、15.7%;催化硬脂酸甲酯反应转化率98.3%,产物n

C
18
、n

C
17
烷烃选择性分别为82.5%、15.8%;催化天然油脂麻疯树油反应转
化率和n

C
13

18
烷烃摩尔收率分别为93.5%的89.6%,其中n

C
N
、n

C
N
‑1烷烃(N分别为14、16、18)选择性分别为80.3%、15.5%;催化废弃烹饪油脂加氢脱氧反应转化率和n

C
13

18
烷烃摩尔收率分别为86.8%和78.5%;在前述同样反应条件与工艺下,表3、表4分别列出了几种Ni

M/SiO2催化剂催化天然油脂麻风树油、废弃烹饪油脂加氢脱氧的对比结果:表3Ni

M/SiO2催化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反应结果表4Ni

M/SiO2催化麻风树油和废弃烹饪油脂加氢脱氧反应结果从以上表3、表4反应结果可见,Ni

Mo/SiO催化效果最好;(3)以ICP

AES分析催化剂5次连续循环使用后反应液中Ni离子的含量,结果显示Ni

M/
SiO2中Ni损失0.038%,但Ni/SiO2中Ni损失0.48%;对5次连续循环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TEM表征,结果表明Ni/SiO2中纳米Ni粒子团聚严重,Ni

W/SiO2和Ni

Fe/SiO2次之,而Ni

Mo/SiO2催化剂中纳米Ni粒子只是有轻微团聚;对5次循环使用过后的催化剂进行拉曼光谱表征,四种催化剂都在D带1261cm
‑1处和G带1593cm
‑1处有一宽峰,前者是高活性无定形碳物种的缺陷位,后者是石墨碳结构即硬碳物种中C

C键的切向振动,D带与G带的强度比值I
D
/I
G
为Ni

Mo/SiO2的3.38>Ni

W/SiO2的3.15>Ni

Fe/SiO2的1.95>Ni/SiO2的1.41,表明Ni

Mo/SiO2表面形成的积炭以可再生的无定形碳物种为主,而要除去硬碳一般需在600℃以上高温煅烧,但这样高的温度煅烧会促进Ni纳米颗粒团聚而使得催化剂失活;(4)Ni

Mo/SiO2催化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0.424克Ni(CH3COO)2、0.085克(NH4)6Mo7O
24
和2.865克正硅酸四乙酯(C8H
20
O4Si)溶解于30mL双重蒸馏水的茄形瓶中,于45℃持续搅拌4h,再加入20mL30 wt%的氨水溶液,控制其pH值13,沉淀金属离子,同时水解正硅酸四乙酯,持续搅拌2h后,70℃旋转蒸发1h去除水分,于烘箱中100℃干燥8h,在马弗炉中升温速率2℃/min升至500℃煅烧6h,,获得Ni

Mo/SiO2氧化物,将Ni

Mo/SiO2氧化物于管式炉内氢气氛中,H2流量45mL/min,升温速率2℃/min升至500℃还原4h,得到Ni

Mo/SiO2双金属催化剂;对比催化剂Ni/SiO2(无助剂)、Ni

W/SiO2、Ni

Fe/SiO2制备过程与制备Ni

Mo/SiO2催化剂类同,只是无助剂加入或者加入的助剂分别对应为0.127克偏钨酸铵、0.083克FeCl3;(5)Ni

Mo/SiO2催化剂的表征特性如下:为对比Ni

Mo/SiO2催化剂的表征特性,以下还列出Ni/SiO2、Ni

W/SiO2、Ni

Fe/SiO2的对比表征数据,并且把Ni/SiO2、Ni

W/SiO2、Ni

Fe/SiO2、Ni

Mo/SiO2简称为四种催化剂;XRD表征四种催化剂均在22.8
°
处出现一个归属无定形SiO2的宽峰,在44.5
°
、51.7
°
、76.1
°
处出现金属Ni特征衍射峰,分别归属于Ni(111)、Ni(200)和Ni(220晶面),无明显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进付琳李勇飞潘浪胜吴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