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艾利妥专利>正文

抗SIGLEC-9抗体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55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7 07:06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特异性地结合Sigle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mmunol.7:255

266;以及Crocker等人(2007)Nat Rev Immunol.7:255

266)。包括Siglec

9在内的大多数Siglec蛋白在其胞质尾区中含有一条或多条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抑制性基序(ITIM)序列,所述序列通过募集酪氨酸磷酸酶SHP1和SHP2而使所述Siglec蛋白能够充当免疫功能的抑制性受体和负调节子(Crocker等人(2007)Nat Rev Immunol.7:255

266;McMillan和Crocker(2008)Carbohydr Res.343:2050

2056;以及Von Gunten和Bochner(2008)Ann NY Acad Sci.1143:61

82)。某些Siglec在其细胞质尾中含有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活化基序(ITAM)序列,所述序列通过预测的脾酪氨酸激酶(Syk)募集而使所述Siglec能够充当免疫功能的活化受体和正调节子(Macauley SM.等人,(2014)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4,653

666)。Siglec蛋白家族与多种人疾病相关,所述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对感染的易感性、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全身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退行性病症、哮喘、过敏症、败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移植物抗宿主疾病、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和骨质疏松症(Macauley SM.等人,(2014)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4,653

666)。
[0010]在2000年从外周血单核细胞克隆了Siglec

9(Angata和Varki(2000)J.Biol.Chem.275:29:22127

22135),并在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检测到选择性表达。独立组从HL

60(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中分离Siglec

9,并证实在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K细胞和一小部分T细胞上表达(Zhang等人(2000)J.Biol.Chem.275:2922121

22126)。
[0011]Siglec

9含有细胞外N

末端Ig样(免疫球蛋白样)V

型结构域、两个Ig样C2

组结构域以及两个共有ITIM基序(在其细胞质结构域中)。Siglec

9在COS细胞中的表达证明由末端α2

3或α2

6唾液酸键联介导的红细胞的唾液酸依赖性结合(Angata和Varki(2000)J.Biol.Chem.275:22127

22135,Zhang等人(2000)J.Biol.Chem.275:2922121

22126)。进一步证实,Siglec

9被内源性细胞唾液酸掩蔽并仅在唾液酸酶处理细胞时结合至外源性末端α2

3或α2

6唾液酸探针(Yamaji(2002)J.Biol.Chem.277:8 6324

6332)。通过将Siglec

7与Siglec

9区域交换,将Siglec

9的N

末端V

组Ig样结构域内的配体特异性映射至小区域Asn
70

Lys
75
,反之亦然。在这些氨基酸残基内获得相应Siglec配体特异性支持了配体特异性由可变C

C'环中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观点(Yamaji(2002)J.Biol.Chem.277:8 6324

6332)。正如据报道,B族链球菌可结合人中性粒细胞上的Siglec

9,从而减少对细菌(其可以是致病的或共生的)的免疫应答,病原体已经明显颠覆了唾液酸作为“自我”系统(Carlin等人(2009)Blood 113:3333

3336)。体内Siglec

9唾液酸配体的其它来源是肿瘤分泌粘蛋白,如MUC1、MUC2、MUC16;Siglec

9显示与来自癌症患者血清的粘蛋白结合(Ohta等人(2010)Biochem.and Biophys.Res.Comm.402:663

669;Belisle等人(2010)Mol.Cancer 9:118)。
[0012]Siglec

9通过酪氨酸激酶(可能是c

Src或Lck)进行Tyr

433和Tyr

456的磷酸化并且充当抑制性受体(Avril等人,(2004)J.Imm.173:6841

6849)。在ITIM结构域中近端Tyr

433上磷酸化后,Siglec

9结合SHP

2/PTPN11和SHP

1/PTPN6。由于突变不会排除Siglec

9的酪氨酸磷酸化或抑制功能,所以膜远端ITIM基序看起来不显著贡献。已显示Siglec

9抑制大鼠嗜碱性白血病细胞中的FcεRI介导的活性,其先前已用于表征称为KIR(杀伤细胞Ig样受体)的NK细胞上表达的抑制性受体类别(杀伤细胞Ig样受体)(Avril等人,(2004)J.Imm.173:6841

6849)。磷酸酶活性另外与以下各项相关:细胞内钙动员减少和对
多种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减少(Ulyanova,T.等人,(1999)Eur J lmmunol 29,3440

3449;Paul,S.P.等人,(2000).Blood 96,483

490)以及与信号转导和免疫应答的阻断,部分是通过相邻活化受体上的信号传导分子的去磷酸化,包括含有ITAM基序的那些、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受体。已经提出含有ITIM的Siglec受体与活化受体之间的缔合可由结合并桥接这些受体的细胞外配体介导(Macauley SM.等人,(2014)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4,653

666)。
[0013]一些但并非所有的Siglec配体诱导受体下调(Macauley SM.等人,(2014)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14,653

666)。已经对酪氨酸激酶受体(Monsonego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降低Siglec

9的细胞水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降低Siglec

9的细胞水平而不抑制Siglec

9与一种或多种Siglec

9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体进一步抑制Siglec

9与一种或多种Siglec

9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4.一种分离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降低Siglec

9的细胞水平并抑制Siglec

9与一种或多种Siglec

9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降低Siglec

9的细胞表面水平、降低Siglec

9的细胞内水平、降低Siglec

9的总水平或其任何组合。6.如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诱导Siglec

9降解、Siglec

9裂解、Siglec

9内化、Siglec

9脱落、Siglec

9表达下调或其任何组合。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体降低体内Siglec

9的细胞水平。8.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抑制Siglec

9的细胞表面簇集。9.如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抗Siglec

9抗体抑制一种或多种Siglec

9活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Siglec

9抗体,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Siglec

9活性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a)Siglec

9与一种或多种Siglec

9配体的结合,任选地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Siglec

9配体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含唾液酸的糖蛋白、含唾液酸的糖脂以及其任何组合;(b)降低一种或多种细胞的增殖,所述一种或多种细胞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树突细胞、骨髓源性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K细胞、M1巨噬细胞、M1嗜中性粒细胞、M1 NK细胞、活化的M1巨噬细胞、活化的M1嗜中性粒细胞、活化的M1 NK细胞、M2巨噬细胞、M2嗜中性粒细胞、M2 NK细胞、单核细胞、破骨细胞、T细胞、T辅助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M1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的M1小神经胶质细胞以及M2小神经胶质细胞;(c)抑制一种或多种细胞的迁移,所述一种或多种细胞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树突细胞、骨髓源性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K细胞、M1巨噬细胞、M1嗜中性粒细胞、M1 NK细胞、活化的M1巨噬细胞、活化的M1嗜中性粒细胞、活化的M1 NK细胞、M2巨噬细胞、M2嗜中性粒细胞、M2 NK细胞、单核细胞、破骨细胞、T细胞、T辅助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小神经胶质细胞、M1小神经胶质细胞、活化的M1小神经胶质细胞以及M2小神经胶质细胞;(d)抑制一种或多种细胞的一种或多种功能,所述一种或多种细胞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树突细胞、骨髓源性树突细胞、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NK细胞、M1巨噬细胞、M1嗜中性粒细胞、M1 NK细胞、活化的M1巨噬细胞、活化的M1嗜中性粒细胞、活化的M1 NK细胞、M2巨噬细胞、M2嗜中性粒细胞、M2 NK细胞、单核细胞、破骨细胞、T细胞、T辅助细胞、细胞毒性T
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艾利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