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安全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在电动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小而速度较快,容易出现碰撞现象,而大多数碰撞事故多为追尾事故,出现碰撞时,对使用者造成的伤害较大,因此需要通过防护装置进行防护,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保护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在电动车受到碰撞发生倾倒时,无法对人体进行防护,使用安全性不够高,并且当电动车遭受碰撞时,其产生的冲击对电动车造成的损坏较大,容易导致电动车电瓶爆炸而对使用者造成二次伤害。
[0003]申请号为:202120584498.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电动车保护装置,包括电动车主体、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传感器和坐垫,所述电动车主体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杆,且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包括电动车本体(1)以及电瓶(2),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首端以及尾端,所述电瓶(2)配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提供碰撞防护的缓冲机构、用于为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尾端提供碰撞防护的抗冲击机构以及用于为所述电瓶(2)提供碰撞防护的防护机构,缓冲机构位于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中部,抗冲击机构位于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尾端中部,防护机构对应所述电瓶(2)位于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组件、缓冲梁(3)以及缓冲壳(4),缓冲组件设有两组,两组缓冲组件并列间隔设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所述缓冲梁(3)对应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设置在缓冲组件远离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一端,所述缓冲梁(3)通过缓冲组件配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所述缓冲壳(4)设置在所述缓冲梁(3)靠近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一侧且与所述缓冲梁(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壳(4)位于两组缓冲组件的外侧且所述缓冲壳(4)与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之间留有间距。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缓冲组件包括缓冲基座(5)、缓冲弹簧(6)以及缓冲块(7),所述缓冲基座(5)设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首端且与所述电动车本体(1)嵌入连接,所述缓冲基座(5)的部分突出于所述电动车本体(1),所述缓冲弹簧(6)设置在所述缓冲基座(5)突出于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部分且其一端与所述缓冲基座(5)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7)设置在所述缓冲弹簧(6)远离所述缓冲基座(5)的一端且与所述缓冲弹簧(6)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7)设置在所述缓冲梁(3)靠近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一侧且与所述缓冲梁(3)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7)与所述缓冲基座(5)相对的一侧设有防卡块,防卡块位于所述缓冲弹簧(6)内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抗冲击机构包括抗冲击支架(8)、动能吸收组件以及抗冲击挡块(9),所述抗冲击支架(8)设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尾端且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电动车本体(1)固定连接,动能吸收组件设置在所述抗冲击支架(8)远离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一端且通过所述抗冲击支架(8)配置在所述电动车本体(1)的尾端,所述抗冲击挡块(9)设置在动能吸收组件远离所述抗冲击支架(8)的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动能吸收组件包括吸能弹簧(10)以及吸能液压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贵堂,王月行,刘培利,刘文胜,田石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金尚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