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散热器之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505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CPU散热器之改良构造,其主要包括有一基座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系由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而呈“L”型之鳍片单元并列粘接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鳍片单元之平面上冲制有数个弯折90度之连接部,而该连接部在接近鳍片单元之弯折处有一扣孔,且于连接部之悬空端具有一再向下弯折之凸扣对应于扣孔,后一鳍片之连接部穿过前一鳍片单元之平面并依其连接部前缘之凸扣勾于前一鳍片单元对应的扣孔上以连接成一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利用复数个鳍片单元上设有连接部与扣孔而可相互接触成散热鳍片装置于基座上,而易于组装,并可视发热源体之大小,自由调整散热鳍片上所接触鳍片单元之数目的CPU散热器之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习用之CPU散热器如图18所示,其主要包括具有相当厚度之基座(a),开于基座(a)之上缘设置有散热片(b),其中,该散热片(b)上系间隙地设置有若干柱状之散热单元(b1)而呈铝挤型固设于基座(a)上而成。将上述构造组合使用时,可将基座(a)紧密贴置于发热源体(c)上,使得发热源体(c)产生之热经由基座(a)传导,再经由散热片(b)之柱状散热单元(b1)传至空气当中,其不足之处在于此种CPU散热器之组装结构,其组成方式于实际使用上,由于该散热片(b)系为以若干柱状之散热单元(b1)间隔设置而呈铝挤型固设于基座(a)上,无法针对实际应用时发热源体(c)的大小与热度而调整柱状散热单元(b1)之间隔与数量,且柱状散热单元(b1)之散热系借该柱状散热单元(b1)之表面与空气相接触而达到散热效果,但因柱状散热单元(b1)本身具有较大之厚度,故虽具有散热效果,但散热效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习知之缺失改良而成的一种“散热鳍片之组装结构”,旨在利用一鳍片单元之弯折部插入另一鳍片单元之缺口部中,使该弯折部前端之凸块嵌入另一鳍片之弯折部上之插孔而叠组成散热鳍片,并利用设于散热鳍片中,该等鳍片单元下方之接触面而可粘接于基座上端;其中散热鳍片系由鳍片单元接组而成,而较习用之柱状散热单元于等体积下具有较多散热面积,而拥有较佳之散热性,且组装容易,更可依实施时发热源体之大小而自由调整接组散热鳍片上鳍片单元数量,而达到散热之最大效能。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CPU散热器之改良构造,其主要包括有一基座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系由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而呈“L”型之鳍片单元并列粘接于基座上,其特殊之处在于鳍片单元之平面上冲制有数个弯折90度之连接部,而该连接部在接近鳍片单元之弯折处有一扣孔,且于连接部之悬空端具有一再向下弯折之凸扣对应于扣孔,后一鳍片之连接部穿过前一鳍片单元之平面并依其连接部前缘之凸扣勾于前一鳍片单元对应的扣孔上以连接成一体。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CPU散热器之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基座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系由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而呈“L”型之鳍片单元并列粘接于基座上,其特殊之处在于鳍片单元之平面上、下两侧边缘开有通槽的外侧分别对称设有延伸出鳍片单元之平面的钩部凸扣,后一鳍片的钩部分别钩住前一鳍片相应部位的扣孔以连接成一体。鳍片单元之平面上至少冲制有二个弯折90度之连接部。连接部之悬空端具有一向下弯折处对应于扣孔的凸扣是三角形的。在鳍片单元之平面上,另外冲设有一个以上均布之凸部,且该凸部之高度等于每二鳍片单元之间之间隙。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构造确实能保证组装容易,可依实施时发热源体之大小而自由调整接触散热鳍片中鳍片单元数量,且较习用之散热单元于等体积下具有较多散热面积,而拥有较佳之散热性,且未见于业界相关产品之中。2.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可靠。3.该构造中的凸扣在对应的扣孔中更加牢固,不会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方形凸扣构成第一种构造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方形凸扣构成第一种构造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3凸扣勾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三角形凸扣构成第一种构造的前视图。图8是本技术三角形凸扣构成第一种构造的侧视图。图9是图8的B部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8凸扣勾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12是本技术鳍片单元上设有复数个均布凸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种构造的立体图。图14是本技术第二种构造的前视图。图15是本技术第二种构造的俯视图。图16是本技术第二种构造的侧视图。图17是图12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18是习用散热片之侧视图。图号说明a——基座 b——散热片 b1——散热单元 c发热源体1——基座2——散热鳍片21——鳍片单元21A——第一鳍片单元21B——第二鳍片单元211——接触面212——连接部213——凸扣214——扣孔215——凸部216——通槽3——发热源体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基座1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2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2系由多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211而呈“L”型之鳍片单元21并列粘接于基座上,鳍片单元21之平面上至少冲制有二个弯折90度之连接部212,而该连接部212在接近鳍片单元21之弯折处具有一扣孔214,且于连接部212之悬空端具有一再向下弯折之三角形凸扣213(如图7、图8所示)或方形凸扣213(如图2、图3所示)对应于上述之扣孔214。在鳍片单元21A之平面上,另外冲设有6个均布排列的凸部215,该凸部之高度等于鳍片单元21A与鳍片21B之间的间隙。致组合时,得由第二鳍片单元21B之连接部212穿过第一鳍片单元21A之平面,而借其连接部212前缘之三角形凸扣213勾于第一鳍片单元21A对应的扣孔214上以连接成一体(如图3所示)。如上述构造组装时,散热鳍片2可以复数个鳍片单元21依序接组而成,并利用设于该散热鳍片2之鳍片单元21下方所具接触面211而可粘接于基座1上端,如图1所示,而达成组装容易,且可依实施时发热源体3之大小而自由调整接组散热鳍片2上鳍片单元21数量之目的。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参阅图13、图14、图15所示,该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基座1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2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21A、21B系由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而呈“L”之鳍片单元21A、21B并列粘接于基座1上,鳍片单元21A、21B上、下两侧侧边开有通槽216的外侧分别对称冲制有延伸出鳍片单元21A、21B之平面的钩部凸扣213,后一鳍片21B的钩部凸扣213钩住前一鳍片21A相应部位的钩部凸扣213以连接成一体。如上述构造组装时,散热鳍片2可以复数个鳍片单元21依序接组而成,并利用设于该散热鳍片2之鳍片单元21下方所具接触面211而可粘接于基座1上端,且将后一散热鳍片单元21B的钩部凸扣213钩住前一鳍片单元21A的钩部凸扣213(如图17所示),而达成组装容易,且可依实施时发热源体3之大小而自由调整接组散热鳍片2上鳍片单元21数量之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CPU散热器之改良构造,其主要包括有一基座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系由数个于下方折有一接触面而呈“L”型之鳍片单元并列粘接于基座上,其特征在于鳍片单元之平面上冲制有数个弯折90度之连接部,而该连接部在接近鳍片单元之弯折处有一扣孔,且于连接部之悬空端具有一再向下弯折之凸扣对应于扣孔,后一鳍片之连接部穿过前一鳍片单元之平面并依其连接部前缘之凸扣勾于前一鳍片单元对应的扣孔上以连接成一体。2.一种CPU散热器之改良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基座及在其上之散热鳍片等所组成,而该散热鳍片系由数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城桑园赐福五金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