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模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静态随机存储器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以及采用该种电路布局的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MOS管制造工艺的进步以及SOC系统的广泛运用,包括:高速移动网络通信技术、GPS全球卫星导航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对SOC系统的低功耗诉求越来越高。在目前的集成电路设计中,50%以上的SOC模块面积是由SRAM占据的,存储器功耗占整个SOC模块的25%~50%,并且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这个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因此SRAM功耗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降低SRAM的功耗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0003]近年来,为了降低SRAM功耗,产生了许多方法。例如:1,调整偏置电压技术:Intel的SRAM用提高N阱偏置电压的方法,降低亚阈值漏电,类似的还可以调整P阱,或同时调整N阱和P阱偏置;2,漏电流抑制技术:对单元中的晶体管采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MOS晶体管N1,N1的漏极电连接电源VDD;NMOS晶体管N2,N2的漏极与N1的栅极电连接,N2的栅极与反馈控制信号CA1电连接,NMOS晶体管N3;NMOS晶体管N4,N4的源极和N3的源极电连接,N4的漏极与N3的栅极电连接,N4的栅极与N3的漏极电连接;NMOS晶体管N5,N5的源极与位线BL电连接,N5的栅极与字线WL电连接,N5的漏极与N3的漏极电连接;NMOS晶体管N6,N6的源极与恢复信号B电连接,N6的栅极与恢复控制信号CB2电连接;PMOS晶体管P1,P1的源极与恢复信号A电连接,P1的栅极与恢复控制信号CA2电连接,P1的漏极与N1的栅极电连接;PMOS晶体管P2,P2的源极与N1的源极电连接,P2的栅极与N3的栅极电连接电连接,P2的漏极与N3的漏极电连接,并设置有存储节点Q;PMOS晶体管P3,P3的源极与N1的源极电连接,P3的栅极与P2的漏极电连接,P3的漏极与N4的漏极电连接,并设置存储节点QB;PMOS晶体管P4,P4的源极与N2的源极电连接,P4的漏极与N6的漏极电连接,P4的栅极与反馈控制信号CB1电连接;PMOS晶体管P5,P5的源极与N3的源极电连接,P5的栅极与N6的漏极电连接,P5的漏极和GND电连接;所述11T
‑
SRAM单元电路通过信号的调整,实现休眠及恢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1T
‑
SRAM单元电路在保持状态下,位线BL为高电平,字线WL为低电平,N5处于关闭状态;反馈信号CA1为低电平,反馈控制信号CB1为高电平,N2、P4处于关闭状态;恢复控制信号CA2为低电平,恢复控制信号CB2为高电平,P1、N6处于导通状态;恢复信号A为高电平,恢复信号B为低电平,使P2、P3、N3、N4构成的锁存器处于锁存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1T
‑
SRAM单元电路在休眠状态下,位线BL为高电平,字线WL为低电平,N5处于关闭状态;反馈信号CA1为高电平,反馈控制信号CB1为低电平,N2、P4处于打开状态;恢复控制信号CA2为高电平,恢复控制信号CB2为低电平,P1、N6处于关闭状态;恢复信号A为低电平,恢复信号B为高电平,若存储节点Q的电压为“0”、存储节点QB的电压为“1”,则P5关闭,单元电路进入休眠状态;若存储节点Q的电压为“1”、存储节点QB的电压为“0”,则N1关闭,单元电路进入休眠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11T
‑
SRAM单元电路在恢复操作阶段,当单元电路处于休眠状态时,若休眠前的存储数据为“0”,存储节点Q的电压会逐渐升高电平,但其电压低于存储节点QB的电压;若单元休眠前的存储数据为“1”,存储节点Q的电压会逐渐降低电平,但其电压高于存储节点QB的电压;单元电路按照先恢复“0”,后恢复“1”的顺序进行操作,根据恢复数据的不同,控制信号
的状态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功耗数据休眠可恢复的11T
‑
SRAM单元电路,其特征在于,恢复“0”时,位线BL被预充为低电平,然后字线WL为高电平,使N5处于打开状态,存储节点Q通N5放电至低电平,存储节点QB依然处于休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智挺,张秋明,柳云龙,吴秀龙,彭春雨,赵强,代月花,卢文娟,周永亮,戴成虎,郝礼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