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3408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2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包括电池单元,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供电,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锂电池组;集成BDU单元,用于切换多个所述锂电池组并对电动汽车进行分别供电;以及联合单元,用于连接集成BDU单元与电动汽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可控硅来配合继电器进行电池切换,通过可控硅可以实现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响应速度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和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音,效率高,成本低等;可控硅具有单向导通性,可控硅一旦导通后控制级就不起作用了,只有当阳极通过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或者在阳极上加反向电压时,可控硅才能恢复阻断状态。恢复阻断状态。恢复阻断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为了降低汽车成本和缩减汽车体积,电动汽车相关零配件的归一化也成为了主流。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压一般为330V

750V,所以现在市面上常见的电池包容量是固定的,假如说需要对车辆的电池容量进行扩容,那么就需要向电池厂家定制,这样的话成本就会很高,所以提出使用两组电池切换使用,以此达到扩容的目的;当车辆上高压并在预定的满输出功率下工作时,需要考虑在切换到另外一组电池时,两组电池的压差对继电器、保险丝和电池等元器件的冲击电流;而且只用继电器进行切换的话,可能会出现继电器拉弧和粘连;因此在进行电池扩容配电设计上需要考虑如何有效阻止继电器拉弧和粘连以及考虑其他元器件是否能够承受因电压突变导致电流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
[0004]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包括:
[0005]电池单元,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供电,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锂电池组;
[0006]集成BDU单元,用于切换多个所述锂电池组并对电动汽车进行分别供电;以及
[0007]联合单元,用于连接集成BDU单元与电动汽车。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锂电池组设置有两组,且每组锂电池组由四个并联的锂能动力电池组成。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成BDU单元包括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可控硅一和可控硅二,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和可控硅一与其中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为并联,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和可控硅二与另一个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和辅正继电器二为并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集成BDU单元还包括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主负继电器一、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换器一、DC/DC转换器二、DC滤波器一、DC滤波器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所述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与电池单元连接,且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为并联,所述主负继电器一、DC/DC转换器一、DC滤波器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与其中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主负继电器一、DC/DC转换器一、DC滤波器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为并联,所述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换器二、DC滤波器二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与另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
换器二、DC滤波器二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为并联。
[0011]进一步地,所述联合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空调控制电路、PTC加热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控制电路、油泵控制电路、气泵控制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本技术使用可控硅来配合继电器进行电池切换,通过可控硅可以实现以小功率控制大功率,功率放大倍数高达几十万倍;响应速度极快,在微秒级内开通和关断;无触点运行,无火花、无噪音,效率高,成本低等;可控硅具有单向导通性,可控硅一旦导通后控制级就不起作用了,只有当阳极通过的电流减小到一定程度或者在阳极上加反向电压时,可控硅才能恢复阻断状态;运用可控硅的这些特点可以实现电池的扩容,增加车辆的续航能力,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电路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电池单元电路图;
[0016]图3是本技术集成BDU单元电路图;
[0017]图4是本技术联合单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清楚的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下面给出具体实施例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9]结合图1

4,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包括电池单元、集成BDU单元和联合单元,其中电池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锂电池组,锂电池组设置有两组,且每组锂电池组由四个并联的锂能动力电池组成,通过对电动汽车进行供电。
[0020]集成BDU单元包括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可控硅一和可控硅二,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和可控硅一(SCR1)与其中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为并联,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可控硅二(SCR2)与另一个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和辅正继电器二为并联,
[0021]集成BDU单元还包括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主负继电器一、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换器一、DC/DC转换器二、DC滤波器一、DC滤波器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与电池单元连接,且加热正继电器一、加热正继电器二、液冷正继电器一、液冷正继电器二为并联,主负继电器一、DC/DC转换器一、DC滤波器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与其中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主负继电器一、DC/DC转换器一、DC滤波器
一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一为并联,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换器二、DC滤波器二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与另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主负继电器二、DC/DC转换器二、DC滤波器二和BMS电池管理系统二为并联。通过集成BDU单元用于切换多个锂电池组并对电动汽车进行分别供电。
[0022]联合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空调控制电路、PTC加热器控制电路、蓄电池控制电路、油泵控制电路、气泵控制电路和电机控制电路,用于连接集成BDU单元与电动汽车。其中空调控制电路包括预充电阻、空调继电器和空调熔断器,预充电阻、空调继电器并联后接入空调熔断器,空调熔断器与车载空调连接;PTC加热器控制电路包括PTC继电器和DC/DC熔断器一,PTC继电器和DC/DC熔断器一串联后接入PTC加热器;蓄电池控制电路包括三合一继电器、DC/DC熔断器二和DC/DC自带预充设备,三合一继电器、DC/DC熔断器二和DC/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元,用于对电动汽车进行供电,所述电池单元包括多个并联的锂电池组;集成BDU单元,用于切换多个所述锂电池组并对电动汽车进行分别供电;以及联合单元,用于连接集成BDU单元与电动汽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设置有两组,且每组锂电池组由四个并联的锂能动力电池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驱动电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BDU单元包括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可控硅一和可控硅二,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和可控硅一与其中一组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一、充电正继电器二、主正继电器一、辅正继电器一为并联,所述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辅正继电器二和可控硅二与另一个锂电池组连接,且充电正继电器三、充电正继电器四、主正继电器二和辅正继电器二为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山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