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22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涉及防反接电路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比较模块和开关模块,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模块用于比较信号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若信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则输出低电平给开关模块,若信号电压小于基准电压,则输出高电平给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比较模块发送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当接收低电平时开关模块开通,当接收高电平时开关模块关闭。用TL431作为比较器去检测电压判断是否使三极管导通,能够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根本,且反接情况下,TL431输出的电平也是反的,这样就导致三极管是无法导通的,既做到了防反接,也能按要求达到指定电压才会导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反接电路,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上,车载充电机起着给电动汽车充电的作用。车载充电机的dcdc模块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可以给控制模块提供控制电,以及dcdc模块不工作的时候,蓄电池会代替dcdc提供控制电给控制模块进行唤醒操作。然而蓄电池提供控制电给控制模块会消耗一定的电能,如果久而久之,电动汽车没有进行充电,就会导致蓄电池亏电,这就是该控制电路设计时考虑到了的情况。

2、本电路在未达到指定电压的情况下是不会导通消耗电能的,蓄电池在低电压的情况下不再对其进行放电,从而保护了蓄电池,防止蓄电池因为亏电再放电产生二次损坏,蓄电池的亏电本就是一种不可逆的损伤,再加上亏电情况下持续放电,更会雪上加霜,严重的话会造成蓄电池彻底损坏。

3、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防反接电路方案,大部分都是利用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作用进行的防反接,但是这样会导致mos管的栅极电压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解决了现有的防反接电路方案,大部分都是利用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作用进行的防反接,但是这样会导致mos管的栅极电压升高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包括比较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比较模块与开关模块连接,其中: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模块用于比较信号电压和基准电压的大小关系,若信号电压大于基准电压则输出低电平给开关模块,若信号电压小于基准电压,则输出高电平给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接收比较模块发送的高电平或低电平,当接收低电平时开关模块开通,当接收高电平时开关模块关闭。

3、进一步地,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和比较器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14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和比较器u1的ref端连接,所述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与比较器u1的anode端连接,且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和比较器u1的anode端均接地;所述比较器u1的cathode端与开关模块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7.4千欧,电阻r3的阻值为10千欧,比较器u1的型号为tl431。

5、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u1包括cathode单元、ref单元和anode单元,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通过ref单元与anode单元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cathode单元包括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与ref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anode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阻r7远离三极管q5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一端还与三极管q1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与电阻r9连接,所述三极管q11的发射极还通过电阻r8与三极管q1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发射极与电阻r9远离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2的集电极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均为800欧,电容c2的电容量为20皮法,电阻r8的阻值为150欧,电阻r9的阻值为10千欧。

8、进一步地,所述ref单元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0、电阻11和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2d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与anode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还与anode单元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基极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6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1与anode单元连接;所述电阻r10的阻值为3.27千欧,电阻r11的阻值为4千欧。

9、进一步地,所述anode单元包括电阻r12、电阻r13、三极管q7和三极管q8,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阻r3远离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远离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和电阻r11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电阻r11连接,所述三极管q9的发射极与电阻r14远离三极管q8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通过电阻r15与三极管q10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0的发射极分别与电阻r14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电阻r12的阻值为2.4千欧,所述电阻r13的阻值为7.2千欧,所述电阻r14的阻值为800欧,所述电阻r15的阻值为1千欧,所述电容c1的电容量为20皮法。

11、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q1和电阻r5,所述电阻r2与比较器u1的cathode端和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2得到另一端与14v电源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阻值为4.7千欧,所述电阻r4的阻值为510欧,电阻r5的阻值为9欧。

12、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通过使用三极管进行导通开关,三极管是电流型驱动器件,不会因为基极电压过高导致烧毁三极管。使用tl431作为比较器去检测电压判断是否使三极管导通,这是本方案能够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根本,而且反接情况下,tl431输出的电平也是反的,这样就导致三极管是无法导通的,这样既做到了防反接,也能按要求达到指定电压才会导通的效果。

14、(2)、该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通过比较模块和开关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比较模块与开关模块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和比较器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14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和比较器U1的REF端连接,所述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与比较器U1的ANODE端连接,且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和比较器U1的ANODE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7.4千欧,电阻R3的阻值为10千欧,比较器U1的型号为TL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U1包括CATHODE单元、REF单元和ANODE单元,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通过REF单元与ANODE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THODE单元包括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与REF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均为800欧,电容C2的电容量为20皮法,电阻R8的阻值为150欧,电阻R9的阻值为10千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REF单元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阻R10、电阻11和三极管Q6,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电阻R1和电阻R3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2和开关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2d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0与ANODE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NODE单元包括电阻R12、电阻R13、三极管Q7和三极管Q8,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电阻R13的一端均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集电极和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电阻R3远离开关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远离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8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基极和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14与三极管Q7的发射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2的阻值为2.4千欧,所述电阻R13的阻值为7.2千欧,所述电阻R14的阻值为800欧,所述电阻R15的阻值为1千欧,所述电容C1的电容量为20皮法。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电阻R2、电阻R4、三极管Q1和电阻R5,所述电阻R2与比较器U1的CATHODE端和电阻R4连接,所述电阻R2得到另一端与14V电源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比较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比较模块与开关模块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和比较器u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14v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和比较器u1的ref端连接,所述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与比较器u1的anode端连接,且电阻r3远离电阻r1的一端和比较器u1的anode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阻值为37.4千欧,电阻r3的阻值为10千欧,比较器u1的型号为tl4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u1包括cathode单元、ref单元和anode单元,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cathode单元通过ref单元与anode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thode单元包括电阻r6、电阻r7、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电阻r6的一端和电阻r7的一端均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5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与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和三极管q5的基极均与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还与ref单元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达到指定电压才导通的防反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的阻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旻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硅山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