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机壳它能够容纳一组驱动装置,而且驱动装置是易于拆卸的,机壳包括有第一和第二对置边的合体和一个在第一和第二边之间延伸的基本为矩形的开口,机壳进一步包括一个有对置的第一和第二端部的驱动装置保持器,保持器的第一端部可枢轴旋转地可拆卸地附接到合体的第一端部,其第二端部可枢轴旋转地可拆卸地附接到壳体的第二端部,保持器与驱动装置接触使其固定于壳体内。(*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磁盘驱动装置及类似装置的固定设备,特别是涉及把这种磁盘驱动和类似装置保持在适当位置的设备。磁盘驱动装置通常借助一对塑料导轨予以固定,塑料导轨被拧入这种磁盘驱动装置金属壳体的对置的侧表面上,导轨置于设置在计算机壳体上的相应金属通道上,在磁盘驱动装置固定在这些通道上以后,该驱动装置常常借助夹紧装置保持在位,而夹紧装置被拧到实际上是如IBM个人计算机-AT机壳机架上。遗憾的是,在这种装置中,在移开磁盘机之前,必须移开计算机壳体。这可能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对于一些使用者来说难以接受。此外,移开上面介绍的夹紧装置也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在个人用计算机内保持驱动装置而提供一个机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为个人用计算机提供机壳设备,该设备使得使用者能够快速地把驱动装置移开或装入该计算机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在其内放入多个驱动装置的计算机机壳,该机壳包括一个合体,合体有对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和一个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大体上呈矩形的开口,机壳进一步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对置侧面的驱动装置保持构件,该保持构件的第一端面可移动并枢轴式的安装到外壳的第一侧面,其第二端面安装到外壳的第二侧面。保持构件与驱动装置接触,以把驱动装置固定在外壳内,机壳还包括一个具有和一和第二侧壁的框架构件。框架构件置于保持构件的上部,框架构件的第一侧面可移开、枢轴式安装到外壳的第二侧面,余下的框架的第二侧面可移动地安装到外壳的第一侧面,以便把保持构件固定在合体外壳上。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的特征逐一在附加的权利要求中提出,然而,专利技术本身,包括它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可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而获得更好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A是机壳,保持构件,接地板的分解透视图;图1B是包括驱动支撑构件的机壳的透视图;图2是驱动支撑构件的前右侧透视图;图3是驱动支撑构件的后透视图;图4是驱动支撑构件的前左侧透视图;图5是驱动支撑构件隔架的透视图,示出了可移动的导轨;图6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多个可装在驱动支撑构件中的驱动结构;图7装在驱动支撑构件中的全高驱动装置立视图;图8是装在驱动支撑构件中并装有适配器盘的两个第一尺寸半高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9是装在驱动支撑构件中并装有适配器盘的两个第二尺寸半高驱动装置的主视图;图10是驱动支撑构件的主视图;图11是装在匹配托架上的一个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用于固定装置的导轨的接地簧片的透视图;图13是装置装入驱动装置支承构件之前,使用如图12的接地簧片的装置的导轨安装装置分解图;图14是接地簧片,导轨和导轨安装装置的导轨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装在导轨上的接地簧片的底部横截面图,导轨固定在一个驱动装置上,该横截面是沿图7中的D-D线剖切的;图16是装在壳体和驱动装置支承构件之前的接地簧片的底部横截面图,该横截面是沿图7中的E-E线剖切并示出接地簧片和周围的组件;图17是图16的接地簧片的前透视图;图18是图16的接地簧片的后透视图;图19A是表示的是壳体/驱动装置支承构件、保持架和框架的右前侧分解透视图;图19B是图19A的保持架的左后侧透视图;图20表示的是图16的簧片和包含固定着驱动装置附加托架的周围部件的底部横截面图;图21是保持架的右前侧透视图;图22表示的是驱动装置支承构件的锁紧元件的一侧横截面图;图23表示计算机壳体/驱动装置支承组件的一侧横截面图,示出了在该组件上装配保持架的初始阶段情况;图24表示计算机壳体/驱动装置支承组件的一侧横截面图,示出了在该组件上装配保持架的中期阶段情况;图25表示计算机壳体/驱动装置支承组件的一侧横截面图,示出了在该组件上装配保持架的最后阶段情况;图26表示保持架前盖的后透视图;图27表示保持架和前盖设置在壳体上之前的计算机壳体侧视图;图28表示了前盖上部设置在计算机壳体上期间的一侧横截面图;图29表示了前盖上部安装在计算机壳体上以后的一侧横截面图;图30是前盖下部安装在完整的计算机壳体后的一侧横截面图。图1A是个人计算机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它包括一封装装置或外壳合体15与一个磁盘机支承构件20,外壳15是用导电材料制造的并呈普通的平行六面体形状,更准确地说,外壳15包括前板和后板构件15A、15B,顶板和底板15C、15D,以及侧板15E、外壳15的平行六面体结构余下的第六个侧面为图1所示是敞开的。开放的腔室25形成于外壳15内,用于安装计算机组件和有关的装置例如磁盘机支承构件20。如图1B所示,当磁盘机支承构件20装入壳体15时,基本上跨越外壳15的前板15A的整个内表面和外壳15内部的大部分,支承构件20固定在外壳15的几个位置上并构成外壳15的附加结构整体,这得在后面详细讨论。磁盘机支承构件20是由电绝缘的、坚固的刚性材料制成,例如象聚碳酸酯/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塑料。磁盘机支承构件20在附图2的右前侧透视图中更详细示出。在个人用计算机工业中,术语“全高度”磁盘机用来表示磁盘机的特定尺寸,术语“半高度”用来表示约为“全高度”驱动装置的一半高度,硬盘和软盘驱动装置在全高度或半高度型中是通用的。磁盘机支承构件20包括多排用于放置多个堆垛起来的磁盘机隔架,更具体地说,构件20包括共同构成隔架C的隔架C1和C2。隔架C可以用来容纳单个全高度磁盘机或分别放置在隔架C1和C2内的两个半高度磁盘机,构件20还包括一个大体上类似隔架C的隔架D。隔架D包括D1和D2。隔架D可容纳单个全高度磁盘机或分别地放置在隔架D1和D2内的两个半高度磁盘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磁盘机支承构件20还包括如图2所示的半高度隔架E,磁盘机支承构件20还包括如图2所示的在其上部的隔架A和B。更具体地说,磁盘机支承构件20大体上平行的侧壁30和35,构件20进一步包括整体模制而成,并在侧壁30和35之间延伸的前壁40,如图2和图3中的构件20的右后部透视图所示。再返回到图2,可知构件20的前壁40包括多个开口45、50和55,它们与隔架C、D和E相配合提供多个通道,磁盘机通过诸通道装入这些空腔内。隔架A和B也有类似的开口。由图2可知,隔架A、B、C、D和E形成于在构件20的侧壁30和35之间延伸的大体上平行的搁板20A、20B、20C、20D、20E和20F之间,搁板20F是搁板20A-20F的最上层的搁板,搁板20A、20B、20C、20D、20E和20F按一定间距叠置,以在它们之间分别形成隔架A、B、C、D和E。前壁40的周边有多个螺栓孔60以使得磁盘机按照将要被说明的方式牢固地被栓接到外壳15的内部。如图1B所示,外壳15的前板构件15A包括多个螺栓接受孔65,在构件20置于外壳15内时,孔65与构件20上的对应螺栓孔60互相对准,此时,螺栓70位于相应的孔对60-65内,并用适当的紧固件固定住,以把构件20的前壁40牢固地固定到壳体15的前构件15A上。再返回到图3,可知磁盘机支承构件20包括各自带有孔75的4个固定块70,当构件20按照图1B设置在外壳15内侧时,构件20的孔75各自与侧构件15E上的相应的螺纹孔80互相对准。为更清楚起见,靠近相应的孔80的侧构件15E之一部分,以大约4倍实际尺寸示于图3中。构件20的左侧透视图示于图4,更清楚地描绘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容纳多个磁盘驱动装置的计算机机壳其特征在于:有一合体,它包括对置的第一和第二侧边和一个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侧边之间延伸的基本为矩形的开口一个包括第一和第二对置端部的磁盘驱动装置保持器构件,所述保持器的第一端部是可枢轴旋转地可拆卸地 附装到所述合体的第一侧端,所述保持器的第二端部可附装到所述合体的第二侧边,所述保持器构件与所述磁盘驱动装置接触以将所述驱动装置夹持在所述的合体内,并且有一个包括第一和第二对置端部的前盖结构被安装在一个所述保持器的顶部,所述前盖结构的第一 端部是可枢轴旋转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合体的第二侧边部,剩下的所述前盖结构的第一端部可枢轴旋转地可拆卸的附装到所述的合体的第一端部以便在所述合体上夹持住保持器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温K库克,约翰R德维特,保尔J加林尼斯,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