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3202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沥青冷补料的试件;对试件进行动水冲刷处理;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试件的表面;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试件表面区域,并将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分析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通过灰度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通过统计学参数定量评价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取试件表面进行灰度扫描,建立灰度直方图,通过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以此来定量精准的评价黏附性的差异。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目前的评价方法处理条件单一、处理方法存在局限性、评价指标主观性大、无法定量等技术问题。定量等技术问题。定量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黏附性测试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路面长期使用后,会因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松动、剥落等现象,导致坑槽、孔洞、裂缝等病害的发生。这些病害严重影响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得到迅速、及时和有效的修复,以防止病害进一步加重。溶剂型沥青冷补料是一种由沥青、柴油、外加剂、石料等冷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可用于这些坑洞的修补工程中。溶剂型沥青冷补料不仅可以及时有效的修复破损路面,提高服务水平公路的等级和寿命,还可以随着后期强度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修补处的抗损伤能力。
[0003]在开展与溶剂型沥青冷补料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过程中,冷补料的黏附性是评价其综合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主要检验由沥青、柴油、外加剂等组成的溶剂型冷补沥青是否能有效黏附在石料表面。黏附性不足的冷补料无法使其中的各种材料充分融合,导致在使用后,一方面自身的黏附性不足,另一方面与旧路面的黏附性也不强,使得本应用于修复病害的材料无法起到修复作用。
[0004]目前,国内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的黏附性评价规范,仅在《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成品料》(JT/T972

2015)行业标准中规定了黏附性的评价方法,但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具体如下:
[0005]一是需要在沸水中处理3分钟,但在实际服役条件中,即使夏季降雨时,石料与溶剂型冷补沥青所处的水温条件也不可能达到沸水的温度,沸水处理的模拟条件有限
[0006]二是沸水处理仅是一种在静态水中的损害方法,实际服役中还存在车辆轮胎碾压路表水膜,水膜受挤压后不断冲刷冷补料,而产生动态水损害的情况;
[0007]三是关于取样,该规范要求选取250g散装冷补料进行测试,而实际情况中,倒入坑槽中的冷补料已被压实平整,依靠散装冷补料的评价效果有待提升;
[0008]四是对于黏附性的评价,该规范仅通过目测区分不同等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无法定量评价不同冷补料的黏附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黏附性的评价方法仅通过目测区分不同等级,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无法定量评价不同冷补料的黏附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获取沥青冷补料的试件;
[0012]对所述试件进行动水冲刷处理;
[0013]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
[0014]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
[0015]分析所述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
[0016]通过所述灰度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
[0017]通过所述统计学参数定量评价所述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统计学参数包括灰度平均值、灰度方差和灰度标准差中的至少一者;
[0019]所述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的大小与所述灰度平均值、所述灰度方差和所述灰度标准差中的至少一者的数值大小呈反比关系。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150~500,所述灰度方差为5625~14400,所述灰度标准差为75~120,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3级;
[0021]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80~150,所述灰度方差为900~5625,所述灰度标准差为30~75,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4级;
[0022]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0~80,所述灰度方差为0~900,所述灰度标准差为0~30,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5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包括:
[0024]采用摄像机在相同的角度及拍摄参数下,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若干次;
[0025]所述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包括:
[0026]通过MATLAB软件选取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所述灰度矢量图由不同的灰度范围组成,每个灰度的像素为0

255。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所述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包括:
[0028]采用MATLAB软件分析冷补料试件的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
[0029]对所述灰度直方图进行均衡化处理,扩展像素值的动态范围,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包括:
[0031]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上底面、下底面、侧面和截面中的至少一者。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试件进行动水冲刷处理,包括:
[0033]将所述试件放入水损害敏感性分析仪中,击实面朝上;
[0034]对所述试件进行动态孔隙水压冲刷处理。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试件进行动态孔隙水压冲刷处理,包括:
[0036]水压范围为40

60PSI;和/或,
[0037]温度范围为0

60℃;和/或,
[0038]处理时间为3

11小时。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沥青冷补料的试件包括:
[0040]制备沥青冷补料;
[0041]将所述沥青冷补料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
[0042]将所述沥青冷补料击实;
[0043]将所述沥青冷补料置于第二预设温度中养生后脱模。
[004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沥青冷补料冷却至第一预设温度,包括:将所述沥青冷补料放置于23

27℃的环境中冷却3

5小时;
[0045]所述将所述沥青冷补料击实,包括:称取900

1200g的所述沥青冷补料放置于马歇尔试模中双面击实25次或50次;
[0046]所述将所述沥青冷补料置于第二预设温度中养生后脱模,包括:将所述马歇尔试模置于90

120℃的环境中养生22

26小时后脱模。
[0047]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试件表面进行灰度扫描,建立灰度直方图,通过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以此来定量精准的评价黏附性的差异。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解决了目前的评价方法处理条件单一、处理方法存在局限性、评价指标主观性大、无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沥青冷补料的试件;对所述试件进行动水冲刷处理;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分析所述灰度矢量图的像素分布,绘制得到灰度直方图;通过所述灰度直方图获得灰度的统计学参数;通过所述统计学参数定量评价所述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学参数包括灰度平均值、灰度方差和灰度标准差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沥青冷补料的黏附性的大小与所述灰度平均值、所述灰度方差和所述灰度标准差中的至少一者的数值大小呈反比关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150~500,所述灰度方差为5625~14400,所述灰度标准差为75~120,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3级;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80~150,所述灰度方差为900~5625,所述灰度标准差为30~75,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4级;当所述灰度平均值为0~80,所述灰度方差为0~900,所述灰度标准差为0~30,所述沥青冷补料按照JT/T972

2015测定的黏附性等级为5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包括:采用摄像机在相同的角度及拍摄参数下,拍摄经过动水冲刷处理后的所述试件的表面若干次;所述选取拍摄获得的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包括:通过MATLAB软件选取图像中的所述试件表面区域,并将所述图像转换为灰度矢量图,所述灰度矢量图由不同的灰度范围组成,每个灰度的像素为0

25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评估沥青冷补料黏附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黎明曾国东方杨龙国鑫尹瑞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建盈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