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状体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3197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过形成第1垫55,系垫59等导电膜的板状体50或经第1垫55,系垫59等导电膜形成半刻蚀的板状体50,可以利用半导体厂的后工序制造混合IC。而且因为可以不采用支撑底板制造,所以作为混合IC,可以制造薄型,散热性优良的混合IC。(*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解决传统的混合IC的各种问题的板状体。历来,装在电子设备内的电路装置为用于便携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等,要求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作为该电路装置多用混合IC,作为底板主要采用陶瓷底板,金属底板,印刷电路板或软性底板。附图说明图17是示出其一例的图,以下说明其具体的结构。首先有前述的底板1,在底板1上导电图形用Cu形成。该导电图形是系垫2,连接垫3,外部引出用电极4,芯片电阻或芯片电容等无源元件9连接用的固着垫5,以及与这些垫构成一体的配线6等,根据混合IC电路按照所希望形状图形化。而且在前述系垫2上固着半导体元件7,把半导体元件7上的连接电极和前述连接垫3用金属细线8电连接。前述无源元件9经焊锡等焊料,银膏等与固着垫5固着,在垫4上经前述焊料或银膏固着外部引线10。而且考虑耐环境性,通过树脂密封等方法进行密封。在这里底板1的整个面上通过模子形成绝缘性树脂11。也有用标准框20,实现混合IC的,图18是用标准框20实现图17的图形的。在小岛21上固着半导体元件22,在小岛21的近旁配置的连接垫23和前述半导体元件22经金属细线24实现电连接。也有在连接垫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状体,具有由平坦面构成的第1表面,以及和与前述第1表面对置设置的,由平坦面构成的第2表面,其特征为:在前述第2表面上形成在与半导体元件装载区或其近旁设置的多个第1垫相当的图形掩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本则明小林义幸阪本纯次真下茂明大川克实前原荣寿高桥幸嗣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