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7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下模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且多个型芯和多个型腔一一对应,每个型芯与对应型腔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上模上设有注入口,且注入口与每个模腔室内连通,且上模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型芯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流道槽用以供相邻两个模腔室连通,通过在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走。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注塑模具通常分为单腔模具和多腔模具,对于多腔模具而言,如此和实现塑料原料均匀分流到每个模腔内是提高产品良品率的关键,目前多模腔注塑模具的多个模腔通常是相互独立的,且在注塑时通常加压注塑的模式进行注塑以确保每个模腔室内加入的塑料浆料充分,但其仍然难以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原料分布较为均衡,并最终使得次品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实现各模腔室内的原料分布均匀的多模腔注塑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所述下模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且多个所述型芯和多个所述型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与对应所述型腔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上设有注入口,且所述注入口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所述流道槽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型芯和多个所述型腔分别在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多个模腔室呈线性间隔分布,其结构简单,且布局合理。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所述流道槽交叉分布。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相邻两个产品之间对应流道槽处形成的成型件连接效果更佳。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上端的边缘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杆,所述上模边缘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导向孔,多个所述定位杆与多个所述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定位杆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且所述上模可相对于多根所述定位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定位杆穿过导向孔以使得上模沿导向杆滑
动至靠近或远离下模,其定位销效果佳,且对位方便。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安装在所述下模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上模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上模沿多根所述定位杆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开闭更加方便,自动化程度更高。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两根伸缩缸,两根所述伸缩缸分别安装在所述下模两侧的中部,两个所述伸缩缸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上模两侧的中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缸同步伸长或收缩以驱动所输送上模移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下端的边缘处沿环向凹设有密封槽,多个所述型芯位于所述密封槽的环内,所述下模上端的边缘处嵌设有环形的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突出于所述下模的上端面,并与所述密封槽配合,多个所述型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环内,所述上模移动与所述下模贴合时,所述密封圈伸入到所述密封槽内以将所述上模和下模贴合面之间的边缘处密封。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后二者贴合面的边缘密封效果佳。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的上端设有一个气流槽,所述气流槽的一端与任意一个所述型腔贯通,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圈内侧边缘处,所述下模的侧壁上设有一个接口,所述接口延伸至与所述气流槽靠近所述密封圈内侧的一端连通,所述接口处用以与负压设备连通,所述负压设备用以对所述模腔室内抽负压。
[0019]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在注入口注料前,先通过负压设备将多个模腔室内抽为负压,这样有利于各模腔室内进料均衡。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口处还设有压强感应器。
[002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来知晓模腔室内的负压量。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负压设备和压强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23]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通过压强感应器所感知的数据来反馈控制负压设备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多模腔注塑模具的结构简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的结构简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上模的结构简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连接图。
[0028]图中:1上模、11型芯、12注入口、13流道槽、14导向孔、15密封槽、2下模、21型腔、22定位杆、23密封圈、24气流槽、25接口、3驱动件、31伸缩缸、4负压设备、5压强感应器、6控制器、7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30]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11,所述下模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21,且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11与对应所述型腔21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1上设有注入口12,且所述注入口12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通过在所述上模的下端设置流道槽将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如此使得各模腔室之间通过流道槽连通,这样可使得每个模腔室内的进料量较为均衡,且相邻模腔室之间的可通过流道槽来平衡原料量,另外成型后的多个产品还可通过流道槽处对应形成的成型件连接为一体,便于后期多个产品同步从模具中取走。
[0031]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分别在所述上模1和下模2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如此使得多个模腔室呈线性间隔分布,其结构简单,且布局合理。
[003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13,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下端具有多个型芯(11),所述下模(2)的上端凹设有多个型腔(21),且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型芯(11)与对应所述型腔(21)上下对齐并共同围合形成一个模腔室,所述上模(1)上设有注入口(12),且所述注入口(12)与每个所述模腔室内连通,且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设有至少一条贯通的流道槽(13),所述流道槽(13)用以供相邻两个所述模腔室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型芯(11)和多个所述型腔(21)分别在所述上模(1)和下模(2)相互靠近的一侧呈线性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下端位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具有多条流道槽(13),且相邻两个所述型芯(11)之间至少具有两条所述流道槽(13)交叉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上端的边缘环向间隔设有多个竖向设置的定位杆(22),所述上模(1)边缘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导向孔(14),多个所述定位杆(22)与多个所述导向孔(14)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定位杆(22)穿过对应所述导向孔(14),且所述上模(1)可相对于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腔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3),所述驱动件(3)安装在所述下模(2)上,且其驱动端与所述上模(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3)用以驱动所述上模(1)沿多根所述定位杆(22)滑动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同共科技赤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