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空心柱体零件的加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心柱体零件的加工装置,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
[0003]司筒顶出是注塑模具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构成司筒顶出组件的零件包括司筒和司筒针两部分,司筒针成型空心柱内壁,司筒成型空心柱底部平面,同时具有顶出空心柱的功能。司筒针固定在模具后板上,不会因模具开模和顶出而运动,司筒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利用上、下顶针板螺丝固定成一体形成顶出组件,顶杆对下顶针板施加作用力,实现产品与公模仁和司筒针的分离。
[0004]然而,司筒顶出需要克服产品空心柱内壁和外壁与模具的摩擦力和包紧力,司筒结构顶出面积小,顶出时塑胶制品空心柱受力变短或歪曲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空心柱体零件的加工装置,该具有空心柱体零件的加工装置可以在具有空心柱体的注塑零件的脱模过程中分两个阶段完成脱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心柱体零件的加工装置,用于零件(100)的注塑成型,包括:安装有母模仁(2)的母模板(1)、位于母模板(1)下方并安装有公模仁(4)的公模板(5)、位于公模板(5)下方的后模固定板(18)和设置于公模板(5)与后模固定板(18)之间的2个模脚(15),2个所述模脚(15)各自的下表面与后模固定板(18)的上表面连接,间隔设置的2个模脚(15)之间水平设置有一可上下移动的顶针板,所述母模仁(2)与公模仁(4)之间形成用于成型所述零件(100)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100)包括本体(101)和成型于本体(101)上的空心柱体(102);所述公模板(5)下方设置有一公模垫板(14),该公模垫板(14)下表面两侧的边缘处分别与2个模脚(15)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公模垫板(14)与公模板(5)之间设置有一入子弹跳板(9),所述入子弹跳板(9)上安装有与空心柱体(102)对应的公模入子(6),该公模入子(6)的上部嵌入公模仁(4)内,一下端与所述顶针板连接的司筒(7)的上部穿入开设于公模入子(6)中央的通孔内,一下端固定安装于后模固定板(18)上的司筒针(8)的上部对应地嵌入司筒(7)内,从而在公模入子(6)与司筒(7)、司筒针(8)之间形成用于成型空心柱体(102)的子型腔,所述公模垫板(14)与入子弹跳板(9)之间设置有至少2个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2);所述公模板(5)的上表面间隔开设有至少2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嵌入安装有一止位块(24),每个所述止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