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用无源器件构成的微波人工带隙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48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无源器件构成的微波人工带隙材料,包括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在介质覆铜板上设计、制作符合使用要求的图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图形结构的水平缝隙间和垂直的通孔(6)内分别固接无源的电容器(1)或/和电感器(4),构成二维的复合平面网络结构,即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二维高阻抗电磁波表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阻抗电磁波表面材料,具体是指微波频段的高阻抗电磁波表面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微波人工带隙材料,又称电磁波晶体,在这里具体是指微波频段的高阻抗电磁波表面,因其具有广泛的用途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当该材料用于微波天线反射面,或微波滤波器的基板及微波屏蔽材料等时,具有非常特异的性能。但是,由于目前用于微波的天线基板(反射面)、微波滤波器的基板等的高阻抗电磁波表面都是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制成,具有特殊图形的材料,例如采用介质覆铜板(介质覆铜板可以是单层、双层或多层)作为一种金属材料,在介质覆铜板上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制造各种具有周期性图形结构。利用各种不同的周期性的图形,能够使一频带的表面电磁波不能通过,从而在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的微波频段内具有电磁波的带阻特性-即具有带隙特点。但是,由于这种微波人工带隙材料是单纯用印刷电路技术制得,因受其图形尺寸和材料厚度的限制,使带隙调节范围,即实际上能够调节和改变的适用频率范围十分有限,不能满足某些场合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一种能增大带隙调节范围、缩小体积的微波人工带隙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冶文陈鸿李宏强宋文仙王素玲廖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