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忠贞专利>正文

电子元件插立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35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子元件插立法技术,将装件盒分格,且贴元件标签,标签上依次书写插件序号、元件符号、字母代号与下标数字。同时将基板正面元件符号分为红白两种颜色,小件为红色,大件为白色。插件规律是:先贴片,后插件;先插IC周围小件,拖焊IC又插件;管脚位置、正负极性必须注意。从左至右,从上往下;先小后大,先短后长,先低后高,先窄后宽。横竖对峙,先竖后横;长度、宽度会对峙,比较长短再排序;长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定次序;宽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排次序;长、宽、高、大小会相遇,比较长短来排序,小件必然最先考虑。导线、重件、特大件不必考虑;“边界纠纷”插件技巧来解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电子公司生产工艺,即电子元件插立技巧的专利技术。二、与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专利技术人于一九九八年三月在台湾华龄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务工,应聘电子工程师职务。该公司运用美国生产技术,其电子元件插立流水线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一流设备,大陆公司设备落后于这家公司。但是该公司电子元件插立技术却十分落后,就连操作指导书上都没有插件技巧的说明,仅有几条注意事项。可以说插件没有规律,缺乏科学性,插立工序简单粗糙,插件工高兴怎么插就怎么插,想怎么插就怎么插。插件工反映眼睛很吃力疲劳,尤其是开始时,往往插错位,速度慢。而插立电子元件是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令人兴奋的是,在科技发达的美国,也未曾研究过插件规律,有关资料信息中也未介绍过插件技术,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研究生产过我所研究的新型基板,他们生产的电子产品就是有力证据。当时我在那家公司插立线上研究插件技术,即研究“最佳插件法”时,就引起外企公司和大陆公司不小的轰动,称本人是“财神”。后来深入研究,终将这项专利技术完成为前所未有的完善的插件技巧。要实施本专利技术技术,必须改进装件盒和基板,以及设计装件盒和纸箱上的标签。原装件盒不分格,无符号标签,所有元件混装在一起。基板上的字母代号和符号数字统一为一种颜色,这就难以找到要插立的元件和要插立的位置,自然也就影响了插件效率三、专利技术的目的1、设计标签,改进装件盒和基板;2、创造国际一流的插件技巧和工序。四、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1、装件盒的改进1)装件盒分为两种,一种装小件,另一种装大件。装大件的盒子高度为50毫米,装小件的盒子高度为40毫米,其它尺寸完全相同。装件盒内外均刷白漆,在装件盒横条宽边上贴元件符号标签,即小件装盒贴红色元件符号标签,大件装件盒贴兰色元件符号标签。红色元件符号标签与基板上红色元件符号对应,兰色元件符号标签与基板上白色元件符号对应。所要插立的元件装在相应空格中。2)标签形式装件盒和纸箱上标签均为反面刷胶的白纸,白纸上依次写插件序号、元件符号、字母代号和下标数字。插件序号用小圆圈内标阿拉伯数字表示。2、基板的改进将基板正面上的元件符号分为两种颜色,体积小,长度短,高度低,宽度窄的元件符号,字母代号和下标数字用红色荧光油墨印刷。体积大、长度大、宽度和高度都较大的元件符号、字母代号和下标数字用白色油墨印刷。这就很容易把大小、长短、高低、宽窄元件区分开来,尤其是要从基板中找到所要插立的小件位置比改进前容易,从而提高插件速度。3、插件技巧插件技巧编成口诀如下切记切记插件次序。先贴片,后插件;先插IC周围小件,拖焊IC又插件;管脚位置、正负极性必须注意。从左至右,从上往下;先小后大,先短后长,先低后高,先窄后宽。横竖对峙,先竖后横;长度、宽度会对峙,比较长短再排序;长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定次序;宽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排次序;长、宽、高、大小会相遇,比较长短来排序,小件必然最先考虑。导线、重件、特大件不必考虑;“边界纠纷”插件技巧来解决。注释1)先贴片,后插件需要贴片的基板,先贴片,再插立其它元件,就是说贴片是第一道工序。2)先插IC周围小件,拖焊IC又插件需要安插IC的基板,贴片后将IC四周的小件插立好,然后手工拖焊IC,再插立其它元件。3)管脚位置、正负极性必须注意对于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元件的管脚必须与基板上元件管脚位置相对应。有正负极性之分的电解电容、二极管等元件必须与基板上的正负极性相对应。4)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插件时,先从左边一个一个地往右边插件,或者从上方一个一个地往下方插立元件,这样手就不会挡住符号,也不会碰撞已插立好的元件。但是这不是绝对的,还要考虑其它几条插件原则,一切以好插件为标准。5)先小后大,先短后长,先低后高,先窄后宽对于体积小,长度短,高度低,宽度窄的元件先插,这些元件插完后,再插体积、长度、高度、宽度较大的元件,6)横竖对峙,先竖后横有的元件高度、长度、宽度差不多,甚至是同一类元件,但在基板上一元件插成横形位,另一元件插成竖形位,则先插竖形位元件,再插横形位元件。7)长度、宽度会对峙,比较长短再排序对于长度、宽度较突出,但高度差不多的元件,就比较这两种元件的长短来决定插件的先后8)长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定次序长度、高度较突出的元件碰到一块,就先插立低的元件,再插立高的元件。9)宽度、高度会对峙,比较高低排次序至于宽度、高度突出,或插立后位置高出基板较多,但长度差不多的元件,就比较这两种元件的高低决定插立次序。10)长、宽、高、大小会相遇,比较长短来排序,小件必然最先考虑如果长度、宽度、高度及大小较突出的元件在基板同一位置上,就通过比较元件长短决定插件次序,不管怎么说体积小的元件必然最先插立,这是总的原则。11)导线、重件、特大件不必考虑对于联接线和重量、体积特大的元件,如变压器等元件不在插立线上插,待其它元件全部插立且波峰焊好之后,这些元件才在手焊线上插立焊接,所以不考虑。12)“边界纠纷”插件技巧来解决在给插件工划分所插元件时,甲、乙两人所插元件中必然会出现边上的元件不好插的问题,这时仍按以上技巧来决定边上元件的插立次序。名词解释1)长度某元件两只脚在基板上插立位之间的距离,或者是某元件最长边的尺寸大小。2)高度某元件脚高出基板表面的距离,或某元件垂直边的尺寸大小。3)宽度某元件短边长度。4)大件体积、重量大的元件,也泛指长度、高度或宽度大的元件。如容量较大的电容器或热敏电阻等元件。大件在基板上符号为白色。5)小件指体积小的元件,也泛指长度、高度小或宽度窄的元件。如1、2伏稳压管,二极管等元件。小件在基板上符号为红色。4、插件工序A、插件前准备工作1)插件前工程师和技术员把基板按横竖行,或者按元件分布的疏密度分块,使每一块最多五个元件。2)工程师、技术员、拉长决定各小块插件次序,书写标签,并随时抽检插件情况,把好质量关。3)工程师、技术员、拉长用手插好十块基板,波峰焊后作样品供插件工参考。4)插件工插件前把所要插的元件标签贴于装件盒边上,并熟悉元件与符号,把装件盒上的标签与基板上符号对应起来。一般每位插件工均要准备三个小件装件盒和三个大件装件盒5)根据基板所分横行或竖行数,决定专职弯元件脚人数,一般每行三一五名弯脚工。弯脚人员把所分行中的元件脚弯好,并分类装在若干只大纸箱中,此外还得分类装于装件盒内,然后送到插件工手中,供插件之用。弯脚工岗位不分在插立线上,另外安排专门位置集中弯脚。6)插件前播立线所有人员集中弯好一些元件脚,分类装于大、小装件盒内和分类装在大纸箱内的塑料袋中备用。这些大纸箱上也贴相应元件标签。B、插件过程1)如果基板较小,元件数少,如小家电基板,则安排20人左右一条生产线循环插件,付拉长在插立线终端把关检查插件质量。如果基板大,元件数多,如电视机基板,则安排80人左右,分两条流水线循环插件,每条流水线40人左右,付拉长岗位在插立线终端,负责检查插件质量。插件前插件工熟记所插元件次序,并从基板上找到插件位,同时参考基板样品试插几次看是否合格,插件时瞄准字母代号及下标数字插立元件。2)仅一条流水线的插立线进行两次大循环,第一次大循环插立小件,这类元件插完后,付拉长发现所有红色荧光位置全部插完了,再循环一次,让每位插件工检查各自所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立电子元件的技术,首创了插件技巧,改进了装件盒和基板,其特征是:插件技巧以诗歌形式出现;装件盒上贴标签,标签以两种颜色书写,体现了插件技巧;基板上元件符号也分为两种颜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忠贞
申请(专利权)人:蔡忠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